華文網

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原因在哪?摩根大通這麼看

摩根大通的一位專家週四表示,隨著該經濟巨頭進入下一階段的擴張,消費和創新將成為中國未來幾年的兩大主要增長動力。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地區副董事長Jing Ulrich表示,

未來3年,中國的消費將從目前的4萬億美元增長到6萬億美元,這一增長數字與德國消費市場的規模大致相當。

在創新方面,中國政府不僅鼓勵科技企業走出國門,而且還鼓勵製造業等老產業採取新的經營方式。Ulrich是研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知名專家,

他說,這將提振中國的增長前景。在中國廣州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間隙,Ulrich強調了中國最新的創新:“中國的支付系統在規模和複雜程度上是世界第一,共用經濟也是世界第一。所以我們真的看到了創新在整個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許多中國科技公司正在東南亞和北亞地區“播下種子”,Ulrich表示,她期待更多的海外投資。

在全球經濟復蘇的推動下,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已經大大超過了預期。

這已提振了企業盈利,並使該國得以削減金融杠杆,而這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Ulrich表示,陷入困境的鋼鐵行業中,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實現盈利,這是中國經濟中高風險債務的一個主要來源。她指出,如今85%的鋼鐵公司都在賺錢,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5%。

“自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金融杠杆率首次下降,因為企業——來自銀行的沉重借款人,終於賺了很多錢。所以,他們償還了部分債務,結果就是我們看到杠杆率下降了。話雖如此,許多中國銀行的增長如此之快,以至於隨著成長與放貸,就需要更多的資金。所以我認為對於較小的銀行來說,需要在進入新的一年之前,補充它們的資本狀況。”Ulrich補充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四上午發佈了對中國金融體系的評估報告。該機構表示,對33家銀行的壓力測試顯示,其中27家銀行的資本金不足,占銀行業總資產的四分之三。

本文由專注協力廠商理財宜盛寶翻譯整理,僅供交流之用,原文來自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