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資料、計算力、演算法為核心,AI正驅動行業數位化轉型

英特爾預計,到2020年,平均每位互聯網用戶每天會產生1.5GB的流量,自動駕駛汽車每天產生4TB資料,一家智慧工廠每天產生1PB資料,而一個雲視頻提供商每天產生的視屏資料量更是會達到750PB。

資料洪流會對所有的產業進行衝擊,而這個時代也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最大機遇。預計到2020年,全球的聯網智慧設備數量將會突破500億大關,而因為人口關係,中國的資料總量將達到800EB,成為世界資料資源第一大國。

數據是什麼?毫不誇張來講,資料就是智慧時代的原油。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新油田”。英特爾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 網路平臺事業部總經理Sandra Rivera指出,

數字經濟正顯現出蓬勃活力,雲計算、大資料、5G以及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發展給行業帶來嶄新機遇,而以資料、計算力、演算法為核心的人工智慧是數位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作為技術創新者,英特爾正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通過資料來構建未來社會,為合作夥伴帶來新的業務機會,共贏已經到來的資料洪流時代。在眾多新技術中,英特爾在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沉浸式媒體和5G四大領域投入重兵。

因為這四個行業有著相同的特點,那就都是由資料所驅動,而且將徹底改變現在的產業與商業模式。”Sandra Rivera強調, “各個垂直領域需求十分廣泛,這表明不同行業對於從邊緣、網路再到雲端都需要十分靈活的架構。為了充分挖掘資料價值,整個行業必須攜手共同加快市場化進程。英特爾致力於與重要合作夥伴一起創新各種解決方案,加速行業的數位化轉型。

今天的新技術層出不窮,而新技術的核心是資料。由於技術不斷創新,現在每個行業都在走向智慧化,智慧醫院、智慧工廠、智慧交通等,形象地說,資料就是智慧化時代的石油。從互聯網到物聯網,從雲計算到大資料,資訊技術創新步伐不斷加快。

那麼,在各個不同的行業領域,資料洪流將產生怎樣的變革?來自零售、生命科學、生物識別等行業的英特爾用戶代表如京東、諾禾致源以及海鑫分享了他們對於業務變革的深邃見解,以及企業的最新的成功實踐。

首先在零售行業,“雙11”每年快速攀升的銷售資料讓人心驚,這背後的資料量更是驚人,各大零售商越來越多地開始與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的科技公司結合,

加速擁抱數位創新時代。在零售領域,虛擬雲貨架、貨架互動屏、視頻客流分析、無人店等技術已開始成形。阿裡推出的無人店“淘咖啡”、菜鳥智慧倉庫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有AI技術的身影。而京東無人倉採用智慧物流機器人協同,通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等技術,在商品分揀、運輸、出庫等環節實現自動化。蘇甯在智慧零售轉型過程中,與英特爾AI團隊強化合作,為智慧門店等多元化場景平臺賦能。

蘇甯雲商IT總部執行副總裁喬新亮認為,商業1.0時代更多是實體經濟,規模由小向連鎖化、規模化發展,關注到商品和供應鏈後端。商業2.0開始走向互聯網,電商可以記錄消費行為,數位經濟迎來大發展。商業3.0更多是新零售,線上線下融合。到了商業4.0是智慧零售,聚焦在用戶和應用科技兩個層面。而智慧零售前端要感知資料,利用人工智慧、圖像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捕捉用戶行為,後端運用雲計算、大資料進行處理、分析、預測等。智慧零售是為了讓用戶過得更好,這是一個趨勢。

對於零售未來發展,蘇甯將其定義為智慧零售,京東則推出“無界零售”理念。京東集團副總裁翁志認為,線下零售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未來零售方式一定是線上線下融合。京東無界零售包括消費者無界,超越時間和空間;場景無界,線上線下充分融合;供應鏈無界,供應鏈全部打通,互通有無;行銷無界,無處不在。具體來說是線上技術線下化,線下門店資料化,這些人工智慧、感知識別、智慧供應鏈等技術在京東無人超市、智慧便利店已有所呈現。

人工智慧的一大基礎就是海量資料。與人工智慧一樣,自動駕駛的發展速度也是令人難以置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作為未來最為重要的網路邊緣設備,自動駕駛將資料與人工智慧進行結合,正在推動著交通運輸業的快速演變。之所以說資料,是因為一台無人駕駛汽車每天所產生的資料可能是一個線民產生資料的2500倍。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科技部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余凱博士指出,自動駕駛未來一定是邊緣計算、雲計算的最大場景。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汽車市場,同時也對交通問題帶來了很多挑戰,通過利用人工智慧可以讓交通出行未來變得更加美好。“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將帶來汽車行業的革命”,餘凱表示,“地平線將堅持'演算法+晶片'軟硬一體的方向,打造自主學習汽車的‘大腦’,建立透明開放的平臺,攜手行業客戶和合作夥伴共同推動智慧駕駛領域的發展,應對未來交通出行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目前地平線與英特爾已經在多個領域多層面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例如雙方在CES 2017上聯合發佈的基於BPU架構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以及智慧安防領域的技術和商業合作。今年10月,地平線獲由英特爾領投的近億美元A+輪融資,雙方的合作進一步加深。餘凱同時宣佈,將在明年1月開幕的拉斯維加斯CES 2018上,和英特爾聯合展示最新的智慧駕駛研究成果,包括聯合的實車演示。

在生命科學領域,資料量也是非常驚人的。“近幾年來,醫療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無論是從政策層面、社會層面還是技術層面,從基層醫療衛生的普及化到國家大健康醫療規劃,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很多變化。”英特爾行業解決方案中國區總經理梁雅莉表示,“醫療行業的複雜性無法想像,比如銀行資訊系統的整體IT架構只是一個交易性的關係,但沒有任何其他一個行業是所有資訊化都跟人有關,凡是涉及到人的安全、健康等問題就會變得很複雜,所以如何進一步加快醫療行業轉型和優化醫療體驗,實際上不止是一個IT技術課題,更是整個社會的課題。”

例如在基因測序領域,這是健康醫療行業近些年來出現的新的類型,基因資訊本身就是海量的資料,如果考慮到地球上的人類和物種,可以想像這是一個何等規模的海量資料庫,20年前,當人類測出首個DNA序列時,前後耗時13年,花費30億美金,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今天已經可以做到在一天之內,完成一個人全套的基因的資料和分析。“因為基因行業的資料越來越多,通量越來越大,相對來說對計算平臺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現在BT行業對IT平臺、IT計算、IT存儲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田仕林表示。

田仕林指出,隨著生物演算法的逐漸成熟,生物資料通量也急劇提升,這也必然帶來對分析軟體和流程的全面優化創新,所以對於精准醫療而言,計算能力依然是其面臨的最大瓶頸之一。自2016年6月英特爾發起“英特爾精准醫療夥伴計畫”以來,英特爾就一直致力於實現“到2020年,一天即24小時內完成基因資料的收集、分析和解讀”的願景。而作為“英特爾精准醫療合作夥伴計畫”的重要成員之一,諾禾致源在基因檢測、腫瘤檢測和遺傳檢測等方面均處於國際領先水準,其高通量測序平臺使其成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此外,英特爾正幫助諾禾致源基於私有雲和整個平臺架構解決對大規模資料存儲的需求,到2018年,諾禾致源計畫首先將HPC平臺轉化為私有雲平臺,並且逐步把50%甚至更高的業務轉移到公有雲平臺,最後構建起公有雲和私有雲的混合雲平臺架構。

最後,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顯而易見將會徹底改變。Sandra Rivera指出,5G是計算以及通信的完美融合,在5G的計算能力邊緣設備當中被實現,就可以打造全新的用戶案例和全新的使用場景。新的服務已經開始湧現,包括物聯網領域,智慧工廠,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很多這些項目都在早期的試點項目當中,有著巨大的潛力。例如在遭遇自然災害時,採用無人機打造的空中氣球基站,可以把在災難中已經缺失的通訊訊號進行非常好的恢復。現在無人機主要是基於LTE的無線通訊信號,但是隨著5G的時代的到來,它的頻寬可以更大,可以更加精確地定位那些需要救援的位置。隨著5G時代的到來,可以對資料進行更加有效的分析,可以識別音訊和具體當地的信號,也可以對圖像進行非常好的即時處理,更加精確地識別哪些地方需要救援。

在遠端醫療中5G也將得到應用。5G能極大地提升頻寬能力,極低的時延,通過高清流媒體,可以實現遠端醫療,哪怕病人和醫生相隔半個地球,也可以把一群專家聚集在一起,實現遠端的醫療會診,醫生們也無需親自看到病人,就能夠瞭解病人的狀況,即時診斷,更好地為病人提供治療方案。

此外在公共安全領域,也是非常關鍵的5G投資熱點。例如5G在員警系統中的交通攝像頭,可以實現精確的、即時的人臉識別。通過即時的渲染,以及即時的資訊共用,再結合5G環節下的人臉識別技術,我們能夠打造非常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人工智慧、5G以及人臉識別這三項技術的結合將會徹底顛覆安防領域。

從以上各個行業應用案例可以看出,發展和升級實體經濟,需要整個生態系統的有效合作,從硬體社設備廠商,軟體方案廠商,網路平臺服務商,到應用創新技術提供商,英特爾都將和產業鏈裡每個環節的夥伴做深入的合作,打造一個豐富、有活力的多元化的生態體,在行業創新應用上取得全新的突破。

智慧技術的創新日益加速,實體行業正面裡面重大變革。新一輪行業變革的實質,在於以資料為驅動、實現價值創新。在這其中,英特爾始終堅持創新與合作,為行業變革提供技術賦能。

蘇甯雲商IT總部執行副總裁喬新亮認為,商業1.0時代更多是實體經濟,規模由小向連鎖化、規模化發展,關注到商品和供應鏈後端。商業2.0開始走向互聯網,電商可以記錄消費行為,數位經濟迎來大發展。商業3.0更多是新零售,線上線下融合。到了商業4.0是智慧零售,聚焦在用戶和應用科技兩個層面。而智慧零售前端要感知資料,利用人工智慧、圖像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捕捉用戶行為,後端運用雲計算、大資料進行處理、分析、預測等。智慧零售是為了讓用戶過得更好,這是一個趨勢。

對於零售未來發展,蘇甯將其定義為智慧零售,京東則推出“無界零售”理念。京東集團副總裁翁志認為,線下零售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未來零售方式一定是線上線下融合。京東無界零售包括消費者無界,超越時間和空間;場景無界,線上線下充分融合;供應鏈無界,供應鏈全部打通,互通有無;行銷無界,無處不在。具體來說是線上技術線下化,線下門店資料化,這些人工智慧、感知識別、智慧供應鏈等技術在京東無人超市、智慧便利店已有所呈現。

人工智慧的一大基礎就是海量資料。與人工智慧一樣,自動駕駛的發展速度也是令人難以置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作為未來最為重要的網路邊緣設備,自動駕駛將資料與人工智慧進行結合,正在推動著交通運輸業的快速演變。之所以說資料,是因為一台無人駕駛汽車每天所產生的資料可能是一個線民產生資料的2500倍。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科技部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余凱博士指出,自動駕駛未來一定是邊緣計算、雲計算的最大場景。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汽車市場,同時也對交通問題帶來了很多挑戰,通過利用人工智慧可以讓交通出行未來變得更加美好。“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將帶來汽車行業的革命”,餘凱表示,“地平線將堅持'演算法+晶片'軟硬一體的方向,打造自主學習汽車的‘大腦’,建立透明開放的平臺,攜手行業客戶和合作夥伴共同推動智慧駕駛領域的發展,應對未來交通出行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目前地平線與英特爾已經在多個領域多層面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例如雙方在CES 2017上聯合發佈的基於BPU架構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以及智慧安防領域的技術和商業合作。今年10月,地平線獲由英特爾領投的近億美元A+輪融資,雙方的合作進一步加深。餘凱同時宣佈,將在明年1月開幕的拉斯維加斯CES 2018上,和英特爾聯合展示最新的智慧駕駛研究成果,包括聯合的實車演示。

在生命科學領域,資料量也是非常驚人的。“近幾年來,醫療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無論是從政策層面、社會層面還是技術層面,從基層醫療衛生的普及化到國家大健康醫療規劃,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很多變化。”英特爾行業解決方案中國區總經理梁雅莉表示,“醫療行業的複雜性無法想像,比如銀行資訊系統的整體IT架構只是一個交易性的關係,但沒有任何其他一個行業是所有資訊化都跟人有關,凡是涉及到人的安全、健康等問題就會變得很複雜,所以如何進一步加快醫療行業轉型和優化醫療體驗,實際上不止是一個IT技術課題,更是整個社會的課題。”

例如在基因測序領域,這是健康醫療行業近些年來出現的新的類型,基因資訊本身就是海量的資料,如果考慮到地球上的人類和物種,可以想像這是一個何等規模的海量資料庫,20年前,當人類測出首個DNA序列時,前後耗時13年,花費30億美金,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今天已經可以做到在一天之內,完成一個人全套的基因的資料和分析。“因為基因行業的資料越來越多,通量越來越大,相對來說對計算平臺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現在BT行業對IT平臺、IT計算、IT存儲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田仕林表示。

田仕林指出,隨著生物演算法的逐漸成熟,生物資料通量也急劇提升,這也必然帶來對分析軟體和流程的全面優化創新,所以對於精准醫療而言,計算能力依然是其面臨的最大瓶頸之一。自2016年6月英特爾發起“英特爾精准醫療夥伴計畫”以來,英特爾就一直致力於實現“到2020年,一天即24小時內完成基因資料的收集、分析和解讀”的願景。而作為“英特爾精准醫療合作夥伴計畫”的重要成員之一,諾禾致源在基因檢測、腫瘤檢測和遺傳檢測等方面均處於國際領先水準,其高通量測序平臺使其成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此外,英特爾正幫助諾禾致源基於私有雲和整個平臺架構解決對大規模資料存儲的需求,到2018年,諾禾致源計畫首先將HPC平臺轉化為私有雲平臺,並且逐步把50%甚至更高的業務轉移到公有雲平臺,最後構建起公有雲和私有雲的混合雲平臺架構。

最後,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顯而易見將會徹底改變。Sandra Rivera指出,5G是計算以及通信的完美融合,在5G的計算能力邊緣設備當中被實現,就可以打造全新的用戶案例和全新的使用場景。新的服務已經開始湧現,包括物聯網領域,智慧工廠,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很多這些項目都在早期的試點項目當中,有著巨大的潛力。例如在遭遇自然災害時,採用無人機打造的空中氣球基站,可以把在災難中已經缺失的通訊訊號進行非常好的恢復。現在無人機主要是基於LTE的無線通訊信號,但是隨著5G的時代的到來,它的頻寬可以更大,可以更加精確地定位那些需要救援的位置。隨著5G時代的到來,可以對資料進行更加有效的分析,可以識別音訊和具體當地的信號,也可以對圖像進行非常好的即時處理,更加精確地識別哪些地方需要救援。

在遠端醫療中5G也將得到應用。5G能極大地提升頻寬能力,極低的時延,通過高清流媒體,可以實現遠端醫療,哪怕病人和醫生相隔半個地球,也可以把一群專家聚集在一起,實現遠端的醫療會診,醫生們也無需親自看到病人,就能夠瞭解病人的狀況,即時診斷,更好地為病人提供治療方案。

此外在公共安全領域,也是非常關鍵的5G投資熱點。例如5G在員警系統中的交通攝像頭,可以實現精確的、即時的人臉識別。通過即時的渲染,以及即時的資訊共用,再結合5G環節下的人臉識別技術,我們能夠打造非常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人工智慧、5G以及人臉識別這三項技術的結合將會徹底顛覆安防領域。

從以上各個行業應用案例可以看出,發展和升級實體經濟,需要整個生態系統的有效合作,從硬體社設備廠商,軟體方案廠商,網路平臺服務商,到應用創新技術提供商,英特爾都將和產業鏈裡每個環節的夥伴做深入的合作,打造一個豐富、有活力的多元化的生態體,在行業創新應用上取得全新的突破。

智慧技術的創新日益加速,實體行業正面裡面重大變革。新一輪行業變革的實質,在於以資料為驅動、實現價值創新。在這其中,英特爾始終堅持創新與合作,為行業變革提供技術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