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堂堂大宋朝,為什麼要對外國人買房實行“限購令”

宋朝是由軍人出身的趙匡胤建立的封建王朝,趙匡胤害怕軍人奪權,就對內採取了重文輕武的方針,抑制武將的權力。在歷史上,宋朝給人感覺是積貧積弱的印象,但是這些都是政府藏富於民的表現,

據史料統計,宋代是中國封建王朝經濟最發達的時代,貿易往來遍佈整個亞洲。不僅陸地上有貿易交流,海上也開拓了固定的航線。

一旦有商業交流,就必定會伴隨著居民的遷徙。有些中國人去海外做生意,覺得那邊的環境不錯,

就有可能定居在國外;有些外國人來到中國,對中國很喜歡,於是攜家帶口搬到中國來定居的人也不少。

宋朝政府最早出臺類似移民方案,中國人去外國定居有二個條件:一、不是刑期未滿的罪犯;二、不是滿腹經綸的學者,其餘的人都可以隨意隨時移民海外。這在《宋會要輯稿》刑法2之57中有明確的記載。從這二個條件可以看出,宋朝那個時候就有意識對於防止人才流失的防患,

否則宋朝也很難成為古代文人最輝煌燦爛的時代。

但是在《宋會要輯稿》刑法2之21中又記載了一條禁令,外國人來中國定居是有種種條件限制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允許外國人在中國買房,跟今天的“限購令”非常像。宋仁宗景祐二年頒佈禁令說:“廣州每年多有蕃客帶妻兒過廣州居住,今後禁止廣州,不得賣與物業。”廣州當時屬於中國最大的港口城市,遷居至此的外國人多如牛毛,

宋仁宗在禁令裡面特別強調了“不得賣與物業”,限制廣州人把房子賣給老外。

我們不禁有疑問,堂堂大宋朝,應該有廣大的胸襟才是,為何要禁止外國人來買房子呢?其實只要有經濟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泡沫,在南宋的前期,宋朝的房地產確實出現了泡沫,國內商人買房囤地,抬高房價,造成價格虛高,很多人都買不起,如果再讓外國那些商人也加入“炒房團”,

那非常有可能把房地產的泡沫進一步吹大。

然而在北宋的時候,宋朝皇帝發佈禁令,主要還是怕老外買了房子之後在中國長期定居,進而學到中國先進的技術,掌握中國經濟的秘密。那個時候很多老外都抱著“師華長技以制華”的目的來中國偷學技術,其中不乏有許多國外的間諜。宋朝政府不光禁止他們買房,還不允許老外買中國的地圖、史書、地方誌等包含中國當時資訊的書籍。

如果有外國使臣來到宋朝,宋朝必定會配備“館伴”若干名,寸步不離地跟著那群使臣,表面上是為了讓人家吃好玩好,盡地主之誼,實則是監視人家,防止他們複製我們的地圖和史書。由此可見,宋朝為了防止資訊外泄,也是挖空心思,殫精竭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