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父母的這5種做法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建議父母們都要看看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每句話、每個舉動、每個眼神,甚至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在生活當中,很多父母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以及教養方式,

下面是貓爸總結了生活中父母5個常見的危險行為,如果你有這些行為,如果你不想毀掉孩子的一生,貓爸建議你馬上停止這些錯誤的舉動吧!

1、一直否定孩子

很多家長總是在貶低自己的孩子,覺得孩子渾身都是毛病,哪都不好,

見到孩子就只有批評,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越來越成器。但是孩子總在批評和否定的環境中成長,長大了會出現什麼情況?下面是一位小時候經常被爸爸否定的女大學生工作後的感想:

我在公司極其沒有自信,父親形容我的詞時常在我腦海出現,我覺得我也確實像他形容的一樣沒用。在講究7分做人,3分做事的公司,我覺得自己在做人做事上太沒有經驗,也沒有自信。

我遇見了一個對我很好的男友,但是由於我們的家庭不算門當戶對,我一直有所猶豫結婚的事。我不知道怎麼擁有自信的狀態,怎麼和大家自然交流,怎麼才能不逃避人群,不逃避和其他人溝通,我覺得自己在這些方面幾乎是沒有進步,知識我可以在進步,可是在這些自信心,溝通能力,勇氣等方面,我這麼多年幾乎沒有一點長進,也許父親說的對,我是個愚昧的人,
永遠都是。

每個人心裡都期待能夠安心,如果孩子總在批評和否定中成長,她就會永遠不安心,這種不安心會讓孩子心裡沒有安全感,會不自信,會不願意在人前表現從而逃避交往。日本築波大學教授安梅勅江等研究人員在2005年至2008年間,以大阪府和三重縣約400名嬰幼兒為研究物件,通過向其父母進行問卷調查和觀察親子行動等,瞭解他們在出生後4個月至兩歲半之間的心理發育情況。

結果顯示,如果父母在嬰兒出生後4至9個月內經常對其表揚,這些孩子在長到1歲半時社會適應能力將明顯高於同齡孩子。

2、讓孩子產生罪惡感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這些父母會經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

他們連電影也沒看過,他們為孩子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如果不是為了照顧孩子,自己早就在事業上有所建樹了等等。其實父母這樣做會使孩子產生罪惡感,孩子的壓力會很大,內心的愧疚感會很強。這句話的背後隱藏著父母對子女們的期待與要求,當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孩子會自責,甚至會自殘、自殺等。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採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

3、父母經常拿孩子跟別的孩子比

愛攀比的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癡心。哪個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優秀呢?而這裡還隱藏了一點點兒父母的虛榮和憂慮。這些父母希望能通過自己現在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通過對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較來鞭策孩子,加強孩子內心的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但事實並不像父母們想的那樣。

心理學研究表明,攀比造成的苛求不僅會使孩子變得自卑,還會使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研究表明,4歲以下的孩子,如果總聽媽媽說自己不如鄰居及同事的某個小孩,心理壓力會增大,會有被拋棄的恐慌。而當孩子漸漸長大,意識到媽媽只是嘮叨,並不會真的拋棄他時,他會變得肆無忌憚,不再在乎媽媽的任何批評。所以父母們應該用一個平和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小孩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樣樣都比別人的孩子強。

4、父母經常當著孩子面吵架

父母倘若當著孩子的面吵架,那麼,在爭吵時的神情舉止,孩子也都會看在眼裡,更會記在心裡,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非常暴躁。另外,據統計,百分之八十的恐懼婚姻的成年人,在幼年都有父母感情不和或經常吵架的經歷,對婚姻失望,甚至恐懼,這是在他們幼年的心理就形成的一種不安全因素,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影響的。最後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還會對孩子造成下面這兩種嚴重的影響:

學習障礙:上課時坐立不安,對老師傳授的知識聽不進去,做功課粗心大意,無法順利完成作業,不遵守紀律。社會適應能力差:不合群,無法正常跟同伴交往,對待問題,不是畏畏縮縮膽小怕事,就是大打出手。

5、對孩子有求必應甚至不求也應

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總是傾其所有滿足孩子。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今天,給孩子太多滿足已是司空見慣了。有的五六歲的孩子剛說了兩句自己喜歡畫畫,轉天父母就去報個繪畫初級班,男孩子喜歡“舞刀弄槍”,家長又立馬報個跆拳道兒童班。但是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發現,什麼都不缺的孩子卻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快樂,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在家長心裡,“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有條件要滿足孩子,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滿足孩子。”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造成孩子長大成人後不懂堅守,進入職場屢受挫。

很多這樣的孩子在初入職場的時候都會犯這樣的毛病,一旦有些許他們得不到的,立馬“急得跳腳”或是“另謀高就”。某外企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就表示:“年輕新人的特點是需要甜頭,而且,給他回報的週期要短,頻率要高,總之這是需要哄著照顧的一幫人,他們認為十年磨一劍太久遠,只想一年磨十劍。可職場不是你們家,同事領導也不是兄弟爹媽,耐不住等待的後果就是靠邊站。”這時貓爸這個80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90後的後輩新人了,但更不幸的是00後馬上也要工作了,真不知道到時候要如何與他們打交到。

所以說,今天的家長請不要過度滿足孩子,物以稀為貴,適當吊一吊孩子的胃口,會讓他們覺著更幸福;相反過度滿足,也會使人丟失了期望,磨滅了追求,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還記得貓爸小時候,玩具這種奢侈品還真不是每個孩子都有的,那會兒能有個泡泡的塑膠包裝膜都很難得了,偶爾得到一張然後一個個擠破,看著一張本來佈滿氣泡的包裝紙都癟了,十分有滿足感。所以貓爸那代人現在在公司都成了中間力量了,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沒架子,工作認真踏實、服從安排、要求不多。但是現在公司的中層經理、總監甚至高管都是這群人。

3、父母經常拿孩子跟別的孩子比

愛攀比的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癡心。哪個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優秀呢?而這裡還隱藏了一點點兒父母的虛榮和憂慮。這些父母希望能通過自己現在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通過對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較來鞭策孩子,加強孩子內心的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但事實並不像父母們想的那樣。

心理學研究表明,攀比造成的苛求不僅會使孩子變得自卑,還會使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研究表明,4歲以下的孩子,如果總聽媽媽說自己不如鄰居及同事的某個小孩,心理壓力會增大,會有被拋棄的恐慌。而當孩子漸漸長大,意識到媽媽只是嘮叨,並不會真的拋棄他時,他會變得肆無忌憚,不再在乎媽媽的任何批評。所以父母們應該用一個平和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小孩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樣樣都比別人的孩子強。

4、父母經常當著孩子面吵架

父母倘若當著孩子的面吵架,那麼,在爭吵時的神情舉止,孩子也都會看在眼裡,更會記在心裡,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非常暴躁。另外,據統計,百分之八十的恐懼婚姻的成年人,在幼年都有父母感情不和或經常吵架的經歷,對婚姻失望,甚至恐懼,這是在他們幼年的心理就形成的一種不安全因素,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影響的。最後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還會對孩子造成下面這兩種嚴重的影響:

學習障礙:上課時坐立不安,對老師傳授的知識聽不進去,做功課粗心大意,無法順利完成作業,不遵守紀律。社會適應能力差:不合群,無法正常跟同伴交往,對待問題,不是畏畏縮縮膽小怕事,就是大打出手。

5、對孩子有求必應甚至不求也應

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總是傾其所有滿足孩子。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今天,給孩子太多滿足已是司空見慣了。有的五六歲的孩子剛說了兩句自己喜歡畫畫,轉天父母就去報個繪畫初級班,男孩子喜歡“舞刀弄槍”,家長又立馬報個跆拳道兒童班。但是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發現,什麼都不缺的孩子卻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快樂,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在家長心裡,“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有條件要滿足孩子,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滿足孩子。”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造成孩子長大成人後不懂堅守,進入職場屢受挫。

很多這樣的孩子在初入職場的時候都會犯這樣的毛病,一旦有些許他們得不到的,立馬“急得跳腳”或是“另謀高就”。某外企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就表示:“年輕新人的特點是需要甜頭,而且,給他回報的週期要短,頻率要高,總之這是需要哄著照顧的一幫人,他們認為十年磨一劍太久遠,只想一年磨十劍。可職場不是你們家,同事領導也不是兄弟爹媽,耐不住等待的後果就是靠邊站。”這時貓爸這個80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90後的後輩新人了,但更不幸的是00後馬上也要工作了,真不知道到時候要如何與他們打交到。

所以說,今天的家長請不要過度滿足孩子,物以稀為貴,適當吊一吊孩子的胃口,會讓他們覺著更幸福;相反過度滿足,也會使人丟失了期望,磨滅了追求,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還記得貓爸小時候,玩具這種奢侈品還真不是每個孩子都有的,那會兒能有個泡泡的塑膠包裝膜都很難得了,偶爾得到一張然後一個個擠破,看著一張本來佈滿氣泡的包裝紙都癟了,十分有滿足感。所以貓爸那代人現在在公司都成了中間力量了,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沒架子,工作認真踏實、服從安排、要求不多。但是現在公司的中層經理、總監甚至高管都是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