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尋夢環遊記》告訴我:家庭之愛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

本文投稿作者:雲吞

週末,我去看了一部評分很高的動畫片,

沒想到在電影快結束的時候,絲毫不顧形象地稀裡嘩啦哭成一個淚人。

自以為身經百戰,看破無數套路,但看完這部動畫片後才發現,其實是因為沒有遇到講故事的高手罷了。

故事其實不難看懂。

小男孩米格出生在墨西哥一個鞋匠家族,

他心懷音樂夢想,但音樂卻是家族禁忌。亡靈節那天,因為夢想與家人發生衝突的米格意外踏入了亡靈世界——所有死去的人都在那裡生活,如果誰不再被任何一個活著的人記得,那麼他將永遠消失。在亡靈世界的那一晚,米格發現了家族“音樂禁忌之謎”。

故事中有兩條主線:

一條是小男孩米格爾追尋音樂夢想,後來懂得了夢想和家人一樣重要的溫情線,這一條線是留給孩子看的。另一條是看完整部電影,才會被震撼的關於生死、記憶和愛的更複雜的情感,這一條,則是留給了那些懷念逝去親人的大人們。

導演用極其溫情的筆觸告訴我們:夢想,家庭,親情,和解,愛,這些美好的詞彙,究竟是什麼意義。

這部動畫片,有2點讓我很有感悟

第一點,就是米格爾的這句話:

"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不唱歌了!"

米格爾的曾曾祖父埃克托當年為了追求音樂,拋棄了家庭,曾曾祖母一人靠做鞋為生,拉扯孩子長大,撐起整個家族。當曾曾祖母把家族鞋業做大時,也立下了一個規矩,

族人世代不再接觸音樂。曾曾祖父的靈像也不得供奉。

在影片中,有三次曾曾祖母拿花瓣祝福米格爾,態度是360°反轉...

第一次曾曾祖母祝福完畢後,加了一個條件:以後不許碰音樂。米格爾回到現實世界,拿起了吉他,違背了約定,立馬被送回了亡靈世界。

倔強的米格爾決定去尋找自己的曾曾祖父幫助。

第二次,歷經艱難險阻,曾曾祖母拿花瓣祝福米格,把他送回現實世界,沒有了不許碰音樂的條件,只是說讓米格爾回到現實世界,一家人在一起。結果被大反派破壞。

第三次,曾曾祖母拿花瓣祝福米格,只讓他儘快回到現實世界,然後強調“沒有任何條件”,因為“我們愛你”。

影片最後,米格爾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曾曾祖父,其實他非常愛自己的家庭,想千方百計去看自己的女兒。(小米格的太奶奶)。太奶奶年歲已高,快要遺忘了爸爸。

這時小米格曾曾祖父的快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時,他拼命喊著:“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不唱歌了!”。正是這句話,讓我在電影院哭成了淚人。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只是一個單純的冒險故事,而是用無數動人細節,表達了一個普世道理:被家人牽掛和支持,是多麼幸福和重要的事。它就像一個立體的盒子,層層推進,把陳舊的親情故事詮釋出了新意和高度。

選擇“夢想成功”?還是追隨“家庭溫暖”?這部動畫片告訴我們:解決所有矛盾的終極武器,還是親情。這個世界,誰都希望家庭和夢想二者兼得,可當兩者只能選一時,親情顯然是更重要的。

自己的母親去世,喪葬期間沒流過幾次淚,是自己太無情嗎?

而評論裡面有一個回答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至親離去的一瞬間通常不會使人感到悲傷,而真正讓你悲痛的,是打開冰箱的半盒牛奶,那窗臺上隨風微曳的綠籮,那安靜折疊在床上的絨被,還有那深夜裡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嘩。”

因為這一切都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你,你依然記得對她的愛。

第二點讓我很有感悟的

就是孩子與父母的想法差異

我的夢想VS父母期待

米格爾一心夢想成為音樂家,更希望自己能和偶像歌神德拉庫斯一樣,創造出打動人心的音樂,但他的家族卻世代禁止族人接觸音樂。

為了追求音樂,米格在廣場上給音樂人擦鞋,被奶奶發現攆回家,自己偷偷在閣樓擺上偶像歌神德拉庫斯的海報,反復播放模仿歌神的作品。

“我的夢想”和“父母期待”,同時交織在一起。在這一刻讓我想到的,是家庭教育的衝突。每個陪孩子看“動畫片”的父母,想必也在這個衝突發生時,想起了自己家庭的夢想與現實。

想起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段經歷,自己也曾像米格爾一樣對喜歡的事那麼倔強。

讀大學的時候,瞞著爸媽報讀了新聞專業。媽媽一直希望自己能讀女孩子都讀的會計專業,以後的生活能安安穩穩,天天打著“我都是為你好,以後你就知道媽媽的苦心”的名義讓我申請轉專業,開啟唐僧式的嘮叨。

我生氣媽媽的不理解,根本不知道我的意願,每每說到這事兒,我就會固執地堅持不學會計。直到大四開始實習了,才讓我的想法慢慢改變,終於意識到自己的一味固執並不利於家庭的相處。最後還是考了一個會計證滿足了媽媽的期待。

鼓勵孩子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很容易,但如果孩子勇敢追求的夢想,家長、老師並不認可、並不看好,怎麼辦?這確實是一個現實的難題。

或許孩子有自己的夢想,對喜歡的事有追求,但很多都是敢怒不敢言。看完動畫片那晚,我去看了一場街舞比賽,很意外的是,現場參賽的,有很多很多年紀較小的小朋友!觀眾席裡,家長比年輕人更多。我確實驚訝到了,我以為,像街舞這樣的活動,會被家長貼上“不務正業”的標籤而不被喜歡的。

比賽期間,我與旁邊一位家長攀談了一下,那位媽媽表示,她是主動送孩子學街舞的(孩子剛上2年級)。

“孩子說學街舞是她的夢想。其實學習街舞也是一種技能,我也期待他喜歡的事情能堅持到,我不想因為自己的不情願而讓孩子日後有遺憾”。說完這句話,她就開始為剛上舞臺準備表演的孩子舞團歡呼鼓掌。

有時,我自己會給別人不少建議,不過其實我也不敢想像:假如如果我有孩子了,孩子也想堅持一個我不喜歡的夢想,或他的夢想超出了我的理解,我會怎麼做?我還會支持嗎?還是像動畫片開始那樣堅決反對......

無論孩子的夢想是否能被實現,父母的期待是否能被理解,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落到一點上:人間有愛,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更值得我們去依靠。

影片結束時,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誰?家人對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又是什麼呢?小時候的夢想,有實現到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感悟

幼稚園創意親子手工,感謝您的關注!

影片最後,米格爾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曾曾祖父,其實他非常愛自己的家庭,想千方百計去看自己的女兒。(小米格的太奶奶)。太奶奶年歲已高,快要遺忘了爸爸。

這時小米格曾曾祖父的快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時,他拼命喊著:“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不唱歌了!”。正是這句話,讓我在電影院哭成了淚人。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只是一個單純的冒險故事,而是用無數動人細節,表達了一個普世道理:被家人牽掛和支持,是多麼幸福和重要的事。它就像一個立體的盒子,層層推進,把陳舊的親情故事詮釋出了新意和高度。

選擇“夢想成功”?還是追隨“家庭溫暖”?這部動畫片告訴我們:解決所有矛盾的終極武器,還是親情。這個世界,誰都希望家庭和夢想二者兼得,可當兩者只能選一時,親情顯然是更重要的。

自己的母親去世,喪葬期間沒流過幾次淚,是自己太無情嗎?

而評論裡面有一個回答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至親離去的一瞬間通常不會使人感到悲傷,而真正讓你悲痛的,是打開冰箱的半盒牛奶,那窗臺上隨風微曳的綠籮,那安靜折疊在床上的絨被,還有那深夜裡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嘩。”

因為這一切都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你,你依然記得對她的愛。

第二點讓我很有感悟的

就是孩子與父母的想法差異

我的夢想VS父母期待

米格爾一心夢想成為音樂家,更希望自己能和偶像歌神德拉庫斯一樣,創造出打動人心的音樂,但他的家族卻世代禁止族人接觸音樂。

為了追求音樂,米格在廣場上給音樂人擦鞋,被奶奶發現攆回家,自己偷偷在閣樓擺上偶像歌神德拉庫斯的海報,反復播放模仿歌神的作品。

“我的夢想”和“父母期待”,同時交織在一起。在這一刻讓我想到的,是家庭教育的衝突。每個陪孩子看“動畫片”的父母,想必也在這個衝突發生時,想起了自己家庭的夢想與現實。

想起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段經歷,自己也曾像米格爾一樣對喜歡的事那麼倔強。

讀大學的時候,瞞著爸媽報讀了新聞專業。媽媽一直希望自己能讀女孩子都讀的會計專業,以後的生活能安安穩穩,天天打著“我都是為你好,以後你就知道媽媽的苦心”的名義讓我申請轉專業,開啟唐僧式的嘮叨。

我生氣媽媽的不理解,根本不知道我的意願,每每說到這事兒,我就會固執地堅持不學會計。直到大四開始實習了,才讓我的想法慢慢改變,終於意識到自己的一味固執並不利於家庭的相處。最後還是考了一個會計證滿足了媽媽的期待。

鼓勵孩子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很容易,但如果孩子勇敢追求的夢想,家長、老師並不認可、並不看好,怎麼辦?這確實是一個現實的難題。

或許孩子有自己的夢想,對喜歡的事有追求,但很多都是敢怒不敢言。看完動畫片那晚,我去看了一場街舞比賽,很意外的是,現場參賽的,有很多很多年紀較小的小朋友!觀眾席裡,家長比年輕人更多。我確實驚訝到了,我以為,像街舞這樣的活動,會被家長貼上“不務正業”的標籤而不被喜歡的。

比賽期間,我與旁邊一位家長攀談了一下,那位媽媽表示,她是主動送孩子學街舞的(孩子剛上2年級)。

“孩子說學街舞是她的夢想。其實學習街舞也是一種技能,我也期待他喜歡的事情能堅持到,我不想因為自己的不情願而讓孩子日後有遺憾”。說完這句話,她就開始為剛上舞臺準備表演的孩子舞團歡呼鼓掌。

有時,我自己會給別人不少建議,不過其實我也不敢想像:假如如果我有孩子了,孩子也想堅持一個我不喜歡的夢想,或他的夢想超出了我的理解,我會怎麼做?我還會支持嗎?還是像動畫片開始那樣堅決反對......

無論孩子的夢想是否能被實現,父母的期待是否能被理解,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落到一點上:人間有愛,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更值得我們去依靠。

影片結束時,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誰?家人對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又是什麼呢?小時候的夢想,有實現到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感悟

幼稚園創意親子手工,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