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煤炭供給結構將持續優化

兩艘輪船靠泊在黃驊港煤炭碼頭。前三季度,黃驊港貨物輸送量達2.06億噸,

同比增長11.97%。

隨著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全國煤炭市場供需關係正在由基本平衡向更高水準的動態保障發展。“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定價機制等一系列長效機制對維護行業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預計2018年我國煤炭供給結構將繼續優化,市場供需將總體平衡略有寬鬆

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資料。

今年前10個月,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4.1%,實現利潤同比增長628.8%。

煤炭產業利潤快速增長背後,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密切相關。今年以來,隨著去產能工作持續推進,煤炭生產、供應和消費量增加,市場供需基本平衡,行業效益逐步好轉,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隨著我國煤炭產業佈局、消費結構、供需格局發生變化,部分地區供給不平衡問題開始顯現,

對資源品種、運力配置提出了新挑戰。

經濟運行品質顯著提高

煤炭行業是去產能的重點行業之一。自去年國務院印發《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檔以來,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實現了煤炭過剩產能有效化解,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運行品質提高、效益提升。

資料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煤炭產量28.53億噸,同比增長4.8%;煤炭淨進口2.2億噸,

同比增長12.8%;全社會煤炭庫存減少1億噸以上;初步測算,全國煤炭消費量32.6億噸左右,同比增長3.7%。

日前在“2018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連維良表示,今年以來市場供需保持總體平衡,但受諸多因素影響,特別是歷史積累的違法違規問題制約了產能釋放,局部地區出現煤炭供應偏緊、價格波動情況。隨著促進優質產能釋放、提升煤炭運輸能力等措施的落實,

煤炭的產量、運量和庫存量均明顯增加,從全域看,當前煤炭供需總體是平衡的。

“隨著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優質產能逐步釋放,落後產能淘汰退出,煤炭運輸通道建設加快,全國煤炭市場供需關係正在由基本平衡向更高水準的動態保障發展,煤炭經濟運行品質也顯著提高。”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說。

今年前9個月,前8家煤炭企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38.92%,

市場集中度提高,我國煤炭穩定供應保障能力增強。全國煤礦數量由2015年底的1.2萬處左右,減少到目前的不足8000處,大型現代化煤礦已經成為全國煤炭生產供應的主體。此外,煤炭上下游一體化發展取得了新進展,現代煤化工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有探索、有實踐、有經驗。

引導煤價處於合理區間

引導煤價處於合理區間是全面提高供給體系品質的重要標誌。去年,煤炭上下游企業在互利共贏、自主協商基礎上建立的“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定價機制,對於保障煤炭穩定供應,維護行業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立‘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的定價機制,既是市場價值規律的體現,也是體制機制保障,更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大進展。”王顯政說。

記者瞭解到,從今年運行的實際情況看,全國大型煤炭企業中長期合同簽訂量一般超過80%,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價格穩定在560元/噸至570元/噸的合理區間。

王顯政表示,實踐證明中長期合同既有利於優化資源和運力配置,穩定煤炭供應基本面,也有利於上下游協調發展,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減少價格波動。因此,建議煤炭供需雙方構建新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提高煤炭直購直銷供需中長期合同比重,穩定市場、穩定價格,促進煤炭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

“當前,煤價向合理區間下行,既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結果,也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結果,更是煤炭及下游相關產業健康發展共同期待的結果。”連維良說,目前市場煤價仍處於相對高位,政府相關部門將繼續通過採取綜合措施,引導煤價下行並處於合理區間。

連維良表示,煤炭價格長期處於高位既不利於落後產能和高成本產能的退出,也不利於全社會降低用能成本,更不利於上下游行業協調發展;低煤價也不利於煤炭行業安全發展和全社會節能降耗,更不利於清潔能源發展。政府有能力通過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行業運行機制,引導煤價圍繞合理區間波動,避免大起大落。

記者瞭解到,國家相關部門已建立了增減掛鉤指標交易制度、最高和最低庫存制度、調峰和應急儲備產能制度、特殊情況下的減量化生產制度等一系列長效機制,能夠有效防範煤炭產能過剩,從而有效防範煤價跌出合理區間下限。

處理好去產能與優結構

當前,煤炭行業經濟效益穩步回升。從未來走勢看,我國宏觀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煤炭需求將保持基本穩定。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政策措施效應逐步顯現,煤炭優質產能比重不斷增加,有效供給品質不斷提升。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預測,2018年我國煤炭供給結構將繼續優化,市場供需將總體平衡略有寬鬆。

“我們也要看到,煤炭行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十分突出。”王顯政指出,全國煤炭產能過剩態勢並沒有根本改變,煤炭市場供需平衡的基礎還比較脆弱,煤礦關閉退出人員安置難度大,資產債務處理困難,“三供一業”移交難,企業歷史負擔重,煤礦一線工種招工難等問題還較為突出,相當一部分企業實現了扭虧但尚未脫困,實現行業健康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王顯政指出,當前仍要堅定不移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法依規堅決退出達不到標準要求的產能,堅決退出安全風險高的產能,加快退出資源枯竭、生產成本高、煤質差、開採難度大、扭虧無望的落後產能;努力發展先進產能,加快減量置換、兼併重組,推進煤炭建設專案和具備核增生產能力的煤礦儘快完善手續。

“我們也要處理好去產能與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的關係,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廣泛運用互聯網、大資料和先進的採礦技術、工藝、裝備,優化生產佈局,大力發展煤炭開採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轉變煤炭生產方式,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推動煤炭綠色高效開發,提升產業發展水準。”王顯政說,在促進煤炭清潔利用方面,要大力發展煤炭清潔利用與轉化技術裝備,適度發展煤化工產業,推動煤炭由單純作為燃料向燃料與原料並重轉變,轉變煤炭消費方式,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此外,還應加快發展煤電聯營,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努力發展大型骨幹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能力;加快推動煤炭市場體系建設,鼓勵煤炭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融合發展,發展和完善煤炭期貨市場,鼓勵大型企業運用期貨套期保值功能,化解經營風險,加強管理,推動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引導煤價處於合理區間

引導煤價處於合理區間是全面提高供給體系品質的重要標誌。去年,煤炭上下游企業在互利共贏、自主協商基礎上建立的“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定價機制,對於保障煤炭穩定供應,維護行業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立‘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的定價機制,既是市場價值規律的體現,也是體制機制保障,更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大進展。”王顯政說。

記者瞭解到,從今年運行的實際情況看,全國大型煤炭企業中長期合同簽訂量一般超過80%,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價格穩定在560元/噸至570元/噸的合理區間。

王顯政表示,實踐證明中長期合同既有利於優化資源和運力配置,穩定煤炭供應基本面,也有利於上下游協調發展,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減少價格波動。因此,建議煤炭供需雙方構建新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提高煤炭直購直銷供需中長期合同比重,穩定市場、穩定價格,促進煤炭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

“當前,煤價向合理區間下行,既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結果,也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結果,更是煤炭及下游相關產業健康發展共同期待的結果。”連維良說,目前市場煤價仍處於相對高位,政府相關部門將繼續通過採取綜合措施,引導煤價下行並處於合理區間。

連維良表示,煤炭價格長期處於高位既不利於落後產能和高成本產能的退出,也不利於全社會降低用能成本,更不利於上下游行業協調發展;低煤價也不利於煤炭行業安全發展和全社會節能降耗,更不利於清潔能源發展。政府有能力通過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行業運行機制,引導煤價圍繞合理區間波動,避免大起大落。

記者瞭解到,國家相關部門已建立了增減掛鉤指標交易制度、最高和最低庫存制度、調峰和應急儲備產能制度、特殊情況下的減量化生產制度等一系列長效機制,能夠有效防範煤炭產能過剩,從而有效防範煤價跌出合理區間下限。

處理好去產能與優結構

當前,煤炭行業經濟效益穩步回升。從未來走勢看,我國宏觀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煤炭需求將保持基本穩定。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政策措施效應逐步顯現,煤炭優質產能比重不斷增加,有效供給品質不斷提升。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預測,2018年我國煤炭供給結構將繼續優化,市場供需將總體平衡略有寬鬆。

“我們也要看到,煤炭行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十分突出。”王顯政指出,全國煤炭產能過剩態勢並沒有根本改變,煤炭市場供需平衡的基礎還比較脆弱,煤礦關閉退出人員安置難度大,資產債務處理困難,“三供一業”移交難,企業歷史負擔重,煤礦一線工種招工難等問題還較為突出,相當一部分企業實現了扭虧但尚未脫困,實現行業健康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王顯政指出,當前仍要堅定不移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法依規堅決退出達不到標準要求的產能,堅決退出安全風險高的產能,加快退出資源枯竭、生產成本高、煤質差、開採難度大、扭虧無望的落後產能;努力發展先進產能,加快減量置換、兼併重組,推進煤炭建設專案和具備核增生產能力的煤礦儘快完善手續。

“我們也要處理好去產能與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的關係,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廣泛運用互聯網、大資料和先進的採礦技術、工藝、裝備,優化生產佈局,大力發展煤炭開採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轉變煤炭生產方式,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推動煤炭綠色高效開發,提升產業發展水準。”王顯政說,在促進煤炭清潔利用方面,要大力發展煤炭清潔利用與轉化技術裝備,適度發展煤化工產業,推動煤炭由單純作為燃料向燃料與原料並重轉變,轉變煤炭消費方式,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此外,還應加快發展煤電聯營,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努力發展大型骨幹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能力;加快推動煤炭市場體系建設,鼓勵煤炭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融合發展,發展和完善煤炭期貨市場,鼓勵大型企業運用期貨套期保值功能,化解經營風險,加強管理,推動企業商業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