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她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這個皇帝再也不立後?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為了謀奪帝位,打著“靖難之役”的幌子,逼退了自己的侄兒建文帝朱允文,緊接著起草詔書登基,他在建文帝的忠臣方孝儒那裡碰了一個硬釘子,沒過多久,

冊立皇后,又在當朝美女徐妙錦這裡碰了一個軟釘子。

徐妙錦是明朝開國元勳魏國公徐達的第三個女兒,徐妙錦才貌俱佳,甚至超過他的姐姐仁孝皇后皇后。仁孝皇后皇后在永樂五年去世,而徐妙錦是新皇后的不二人選,朱麗一心想將徐妙錦引入皇宮,

填補她姐姐所留下的那張空白的龍床。

徐妙錦心底就瞧不起這位冷血暴力的永樂皇帝。他盯上了尹峰,請辭安瑗的書信,婉言的謝絕了朱棣的美意,徐妙錦自小熟讀詩書,深知暴君如惡狼絕對不能夠過度性的刺激,暴君一旦被激怒,可能會大開殺戒。

因此她巧妙設祠,反復強調自己生於豪門大戶,生性淡泊,不貪慕榮華,一心向佛有無入世之戀,寧願遠離俗塵凡事,

常伴青燈古,了卻餘生,並沒有用著性子一味地強調她不想進宮,更不想母儀天下,不想成為金絲雀。

徐妙錦的性子較為剛烈,寫了一封“拒婚信”,內容大抵是這樣:“臣女生長華門,性甘淡泊。不羨禁苑深宮,鐘鳴鼎食;願去荒庵小院,青磬紅魚。不學園裡夭桃,

邀人欣賞;願作山中小草,獨自榮枯。聽牆外秋蟲,人嫌其淒切;睹窗前冷月,自覺清輝。蓋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觀賞異趣。矧臣女素耽寂靜,處此幽曠清寂之境,隔絕榮華富貴之場,心胸頓覺朗然。

乃日昨阿兄遣使捧上諭來,臣女跪讀之下,深感陛下哀憐臣女之至意,臣女誠萬死莫贖也。伏思陛下以萬乘之尊,宵旰勤勞,自宜求愉快身心之樂。幸外有台閣諸臣,袍笏躋蹌;內有六宮嬪禦,

粉黛如雲。而臣女一弱女子耳。才不足以輔佐萬歲,德不足以母儀天下。既得失無裨于陛下,而實違臣女之素志。臣女之所未願者,諒陛下亦未必強願之也。

臣女願為世外閒人,不作繁華之想。前經面奏,陛下猶能憶之也。伏乞陛下俯允所求,並乞從此弗以臣女為念,則尤為萬幸耳。蓋人喜夭桃穠李,我愛翠竹丹楓。從此貝葉蒲團,青燈古佛,長參寂靜,了此餘生。臣女前曾荷沐聖恩,萬千眷注。

伏懇再哀而憐之,以全臣女之志願,則不勝銜感待命之至。”

徐妙錦出家為尼,死後火葬,骨灰送入徐達家族墓地。

徐妙錦也算是一代奇女子,不堪與暴君同寢,甘願忍受一輩子的孤獨寂寞,皇帝沒得到的美女,當然別人也無法消受,要換是別人,這個決定肯定不那麼輕易的拿的。

可是這代價也確實有點大,但封建社會,弱女子要想拒絕與九五之尊,皇帝的求婚簡直是難於上青天,幾百年後,我們也不得不對她表示敬佩。

當然,朱棣確實要蠻橫無理,堪稱猛虎,沒有想到他對自己的小姨子應霸王硬開弓,卻被拒絕,朱棣決定在此也不立新皇后,這也多少有點,讓人覺得意外。

究竟是深愛徐妙錦呢,不願立後,還是多少對自己有點失望,弱女子寧願出家都不願嫁給自己,估計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幾百年後,我們也不得不對她表示敬佩。

當然,朱棣確實要蠻橫無理,堪稱猛虎,沒有想到他對自己的小姨子應霸王硬開弓,卻被拒絕,朱棣決定在此也不立新皇后,這也多少有點,讓人覺得意外。

究竟是深愛徐妙錦呢,不願立後,還是多少對自己有點失望,弱女子寧願出家都不願嫁給自己,估計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