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粵商鄭觀應:練得一手“忍”功夫

鄭觀應(前右四)與家人合影。

熊月之

近代中國處於一個全面、深刻而持續的轉型時代,

國家所處的國際環境、國內環境,社會的生產方式、經濟結構,社會流動的橫向與縱向管道,人們的知識來源、知識結構,人們的倫理觀念、價值觀念,都處於迅速變動之中。面對這樣的變局,身處其間的個人,何以自處,何以選擇自己的發展路徑,何以調適自己的行為方式?為什麼有的人能順時應變,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而有的人則抱殘守缺、四處碰壁?這是整個時代的重大課題,
也是每個人都面臨的切身問題。

粵商鄭觀應(1842-1921)一生都處在大轉型時代。這是一個在事功發展路徑、治學、修身等方面都相當成功的人,是一個對時代變動有敏銳感悟的人,一個恰當地選擇自己的事功發展路徑、順時調適自己行為方式的人,一個既善於讀有字之書、也善於讀無字之書的人,一個由中華文化孕育出來的大聰明人,一個難得的通人。

發展路徑,商儒兼業

鄭觀應80年生涯中,決定其一生事功的關鍵時期,是他到上海習商以後的開頭24年,即1858-1882年。

幼年時代,父親鄭文瑞給鄭觀應設計的發展路徑,是那個時代年輕人通常都會走的路徑,即讀書―科舉―做官。鄭文瑞本是讀書人出身,想必也參加過科舉考試,但不順利,然後在家鄉設帳授徒。他要鄭觀應走科舉道路,是順理成章的事。17歲那年,鄭觀應參加童子試,攀登科舉考試的第一級臺階,

結果未中。第一次應試未中是很正常的,那個時代,三試、四試未中也都是司空見慣的。但是,鄭觀應一試未中之後,父親就不再要求兒子繼續應試,而是改弦更張,讓他到上海學習經商。

鄭文瑞為什麼沒有堅持要兒子在科舉道路上繼續走下去?可能是他自己對科舉一路不那麼有興趣,可能是他認為鄭觀應的資質不適合科舉考試,可能是他受家鄉許多人經商、當買辦的影響,

覺得經商更有發展前途,也可能幾方面兼而有之。鄭文瑞本人是一個比較通達的人,他認為子弟正確的發展路徑,首選讀書,其次經商,但經商不忘讀書,所謂“子弟讀書非甚穎異,即命之經商,而戒不得廢書”。他讚賞古人“學者以治生為急”的觀點,不贊成一個人不顧自己天賦資質與生存環境而走科舉考試的獨木橋。

如果說人生路途中的第一個重大轉折,

即放棄科舉,赴滬習商,主要是出於父親的主張,那麼,到上海以後的路,就主要是鄭觀應自己走的了。他到上海那年,17歲,按照傳統的說法,正是從十五志學向二十弱冠過渡的階段,是過了少年進入青年的階段,也是人生觀形成階段。

在上海的頭24年中,鄭觀應的精力主要投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經商。鄭觀應在新德洋行習商、寶順洋行當買辦、生祥茶棧做通事、合夥經營公正輪船公司、參與創辦太古輪船公司、參股於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上海造紙公司、上海機器織布局等企業,都可以歸納為經商一途。鄭觀應經商很成功。到1882年,他到底有多少資產,無法確知,但是,從他投資那麼多企業,從李鴻章專門為他在賑災中的重要貢獻而奏請將其事蹟載入方志,可以想見其資產一定相當可觀。

二是讀書。內容有三方面:一是英語。在新德洋行習商期間,他曾跟隨叔父鄭廷江學習英語。在寶順洋行期間,曾有兩年時間,在英華書館夜校,向傅蘭雅學習英語。英華書館是當時上海最著名的業餘英語學校,1865年開辦,設在石路(今福建中路),每月學費為5兩銀子。二是西書。當時的上海是西書薈萃之地,先前墨海書館所出版的西書還在流通,新的西學知識大量湧入。江南製造局翻譯館、京師同文館新譯的西書,傳教士出版的《教會新報》(後改《萬國公報》),《上海新報》《申報》上刊載的新學知識,以及在買辦生涯中可能接觸到的西書,都是鄭觀應留心閱讀的內容。三是中國傳統文化典籍。鄭觀應到上海以前,已經研讀過許多中國典籍,到上海以後,他研讀了一大批儒家、道家、佛家的典籍。

三是著述。重視立言本是儒家傳統,鄭觀應先是編輯《道言精義》《陶齋志果》等書,而後撰寫《救時揭要》《易言》等書,直接介入時務問題的討論。對時務問題的興趣和討論,導致他日後名著《盛世危言》的誕生。

四是賑災與捐納。1870年代後期,華北地區發生嚴重旱災,鄭觀應帶頭捐獻鉅款,並組織賑災活動。為賑濟山西災荒,他與經元善等人創辦籌賑公所, 將辦公地點設在自己家中,還遵母遺囑將積存的1000兩白銀捐給直隸賑災。與賑災相一致,鄭觀應納資捐得郎中、道員銜。捐納讓鄭觀應獲得了紳士的身份,在某種意義上彌補了他沒有科舉功名的缺憾,為他與官紳打交道提供了方便。

澳門2002年發行的鄭觀應誕辰一百六十周年紀念郵票。

鄭觀應的精力財力投放方式,有其過人之處。眾所周知,近代早期上海買辦,多為廣東人,莫仕揚、鄭廷江、曾寄圃、徐榮村、徐潤、唐廷植、唐廷樞、唐瑞芝、唐國泰、楊桂軒……一長串的買辦名單,構成廣東籍的買辦群體,用王韜的話,即上海買辦 “半皆粵人為之”。鄭觀應如果單是當買辦,經商,並不突出,但他在經商、讀書、著述、賑災四方面齊頭並進,綜合優勢就是別人不可相比的。經商是聚財,賑災、捐納是散財,光聚不散,便成守財奴。鄭觀應恰當地處理好聚財與散財的關係,使其財富在人生意義中發揮了更大的更多方面的效益。讀書是蓄才,著述是亮才,光蓄不亮,無以贏得名聲與地位。鄭觀應成功地將求利與求義、蓄才與亮才、求利與求名結合起來,即其所謂“求利中不失其求名之望,求名中可遂其求利之心”。1882年以後,他被李鴻章等洋務大員看中、提拔,先後走到上海機器織布局、上海電報局、輪船招商局等多家洋務企業的領導崗位上;他能與盛宣懷、經元善、謝家福等江浙紳商建立深厚的友誼,建立起對日後發展極為有用的人脈關係,就與他兼通中西的綜合實力、亦商亦儒的複合身份有關。

治學路徑,中西兼習

“經書爛熟方西學,博古通今事大賢”,這是鄭觀應《訓子》詩中的兩句,也可以看作是他夫子自道。鄭觀應的一生,是不斷學習的一生,學習的內容不分中西,中西兼習。

從《易言》、《盛世危言》到《盛世危言後編》中,從《羅浮待鶴山人詩草》中,可以看出他的傳統學問的功底相當厚實,不但對四書五經能純熟地引用,而且時常引用二十四史以及漢唐至明清諸名家的著作。他對於道家著作的研究,對於傳統強身醫術的熟悉,已經達到了專家的水準。至於西學,前已述及,他相當留心閱讀西學書籍,這從《盛世危言》中對西書的廣泛徵引可以看得很清楚。他與傳播西學的李提摩太,與通曉西學的容閎、王韜、何啟、胡禮垣、伍廷芳、陳熾等人有廣泛交往,在著述中時常引用歐美哲人名言,自稱:“涉足孔孟之庭,究心歐美之學。方言略曉,漫詡通才。” “究心”二字,並非自誇,是他認真研究西學的寫實。

鄭觀應對西學的關注,是長期堅持不懈的。民國年間,他與陳省三通信,討論中國時局,多處引用《密勒氏評論報》所載美國韋羅貝博士關於中國時局的演說內容;晚年在致子弟信中,多處引用美國、英國、德國哲人語錄,甚至在《新解老序》這樣比較純粹的學術序言中,他還道及西人最新的關於佛、老之學的研究成果。

西學資源,在鄭觀應那裡,不只是富國強國之學,也是強身之學。他曾經將中外衛生方面的知識,彙編為《中外衛生要旨》一書,認為西人在衛生方面有許多可采之處。

修身路徑,儒道兼修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兩大資源,兩千年來一直在發生重要影響,即儒家與道家,一剛勁有為,一清淨無為,一進取,一退避,一入世,一出世。這兩大資源,相互補充,對許多人產生過影響。進而為儒,退而近道,是支撐許多傳統官紳進退的文化資源,最典型的是蘇東坡。值得指出的是,這兩種文化資源,在一般士人那裡,是在不同時期、不同境遇下交替發生作用的,仕途得意,則奮發進取,仕途失意,則歸隱山林,但在鄭觀應身上,則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同時發生影響,直到老年。

鄭觀應與道家的因緣,在於他自幼體弱多病。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中,道家在治病強身方面,資源最為豐富。這是鄭觀應走近道家的最初原因。道家思想本自成體系,治病強身與避世自保、出世成仙源於同理,鄭觀應在接受其治病強身理念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之中接受了那些避世自保、出世成仙的觀念。他在搏擊商場、盡職官場、身體強健時,其心靈深處起作用的主要是儒家文化資源,在他商場失意或體弱多病時,道家的文化資源就不知不覺地占了上風,浸潤著他的心靈。特別是晚年,他對道教的信仰已進入癡迷狀態。

傳統時代,儒、釋、道三大教中,道教被認為是中下層人信仰的宗教,一般讀書人不大會公開宣稱自己信仰道教。鄭觀應則不然,他公開表明自己的信仰。他通道、修道,受到家人指責,友朋引為笑柄,但他不為所動,笑駡由人,自己信仰如故。這說明他對道教確實有不同於凡俗的理解,說明他在信仰方面不人云亦云。

後人論及鄭觀應對道教的信仰,正面評價少而負面評價多,這不足為奇。從唯物論立場來看,所謂陽神、陰神、金丹、關竅、華池、爐鼎、性命雙休、長生不老之類,簡直迷信之至,愚不可及!但是,道家思想、道教信仰,在鄭觀應生命系統中,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其作用也不全是負面的。在為善積德一面,已有學者論及,在德性修養方面,它為鄭觀應在商場受挫、官場不順時,提供了安身立命的避風港,使他不至於在挫折、困境中一蹶不振。鄭觀應一生,自稱遇到“七險九難”,在與無能無德的彭汝琮共事問題上,在上海機器織布局經費虧空問題上,在太古洋行因替人擔保受累而被拘捕的問題上,在受到上海小報《蘇報》惡意譭謗問題上,鄭觀應都受到意想不到的沉重打擊,猝然臨之,無力招架,以致身心交瘁, “上司朋友責于外,父兄妻孥怨于內,進退維谷,申訴無門”。但是,他都沒有因此倒下。鄭觀應的性格中,本有耿直、剛烈、不隨流俗、嫉惡如仇的一面,依著他的天性,在那些場景下,他會拍案而起,據理抗爭,乃至玉碎珠沉,但他沒有那樣做,而是退避忍讓,甚至代人受過,最後都挺了過來。“忍”的功夫,將鄭觀應性格中的耿直剛烈轉化為宏毅堅韌。鄭觀應晚年將陳白沙、尹和靖、富弻、曾國藩等先哲關於“忍”在人生修煉中的重要性的語錄抄示子弟,諄諄告誡他們,要學會“忍”字,稱自己一生“命途多舛,惟有忍耐順受之而已”。

如果將鄭觀應的人生事功發展路徑、治學路徑、修身路徑作為一整體來考察的話,可以歸結為一點,即不走極端,兼顧兩頭,商儒兼業,中西兼習,儒道兼修。這一特點,在他的生活中,還可以找出許多例證,如上文已經述及的聚財兼顧散財,結交朋友,兼顧故鄉(廣東人)與他鄉(江浙人),為人處世兼顧義利,也兼顧原則與人情。對於後者,有一典型的例證。他對於康有為激進變法的那一套主張不贊成,有原則分歧,曾明確地對康有為作了表示。但是,戊戌政變以後,康有為遭到追捕,其親屬被人接到澳門避難,鄭觀應“念其救國之心,罹此重禍,甚可扼腕”,特地匯洋100元,供康親屬日用。

鄭觀應所處的轉型時代,是一個舊的秩序逐漸破壞、新的秩序正在建立尚未完全建立的時代,身處這一時代、並且對這一時代的特點有所感悟的人,在事功發展、治學、修身方面,都會用自己的理性來審視一切,從而作出自己的抉擇。鄭觀應是對這一時代的特點有敏銳感悟的人,所以,他一隻眼睛看中國,一隻眼睛看西方,一隻眼睛看歷史,一隻眼睛看現實,虛心學習,潛心思索。他的一部分知識、一部分原則、一部分價值觀念來源於中國文化,另一部分來源於西方,對於事功發展、治學、修身諸方面的大關節處,他都經過自己的理性思考。鄭觀應以他的大聰明,恰當地處理了這些轉型時代的矛盾,成功地書寫了屬於他自己的歷史。對此,鄭觀應沒有總結過,但有過類似的表達。在《盛世危言》中,鄭觀應寫了一段隱然以通才自況的話:

今之公卿大夫,墨守陳編,知古而不知今;游士後生,浪讀西書,知今而不知古,二者偏執,交相弊也。夫中國生齒四百兆,其中豈無一、二通才洞悉古今利弊、統籌中外局勢、思欲斟酌損益,為國家立富強之基?

這其實可以看作是鄭觀應對自己行事哲學的自述,即綜核古今,融合中西,洞悉利弊,統籌全域,斟酌損益。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都可以歸納為經商一途。鄭觀應經商很成功。到1882年,他到底有多少資產,無法確知,但是,從他投資那麼多企業,從李鴻章專門為他在賑災中的重要貢獻而奏請將其事蹟載入方志,可以想見其資產一定相當可觀。

二是讀書。內容有三方面:一是英語。在新德洋行習商期間,他曾跟隨叔父鄭廷江學習英語。在寶順洋行期間,曾有兩年時間,在英華書館夜校,向傅蘭雅學習英語。英華書館是當時上海最著名的業餘英語學校,1865年開辦,設在石路(今福建中路),每月學費為5兩銀子。二是西書。當時的上海是西書薈萃之地,先前墨海書館所出版的西書還在流通,新的西學知識大量湧入。江南製造局翻譯館、京師同文館新譯的西書,傳教士出版的《教會新報》(後改《萬國公報》),《上海新報》《申報》上刊載的新學知識,以及在買辦生涯中可能接觸到的西書,都是鄭觀應留心閱讀的內容。三是中國傳統文化典籍。鄭觀應到上海以前,已經研讀過許多中國典籍,到上海以後,他研讀了一大批儒家、道家、佛家的典籍。

三是著述。重視立言本是儒家傳統,鄭觀應先是編輯《道言精義》《陶齋志果》等書,而後撰寫《救時揭要》《易言》等書,直接介入時務問題的討論。對時務問題的興趣和討論,導致他日後名著《盛世危言》的誕生。

四是賑災與捐納。1870年代後期,華北地區發生嚴重旱災,鄭觀應帶頭捐獻鉅款,並組織賑災活動。為賑濟山西災荒,他與經元善等人創辦籌賑公所, 將辦公地點設在自己家中,還遵母遺囑將積存的1000兩白銀捐給直隸賑災。與賑災相一致,鄭觀應納資捐得郎中、道員銜。捐納讓鄭觀應獲得了紳士的身份,在某種意義上彌補了他沒有科舉功名的缺憾,為他與官紳打交道提供了方便。

澳門2002年發行的鄭觀應誕辰一百六十周年紀念郵票。

鄭觀應的精力財力投放方式,有其過人之處。眾所周知,近代早期上海買辦,多為廣東人,莫仕揚、鄭廷江、曾寄圃、徐榮村、徐潤、唐廷植、唐廷樞、唐瑞芝、唐國泰、楊桂軒……一長串的買辦名單,構成廣東籍的買辦群體,用王韜的話,即上海買辦 “半皆粵人為之”。鄭觀應如果單是當買辦,經商,並不突出,但他在經商、讀書、著述、賑災四方面齊頭並進,綜合優勢就是別人不可相比的。經商是聚財,賑災、捐納是散財,光聚不散,便成守財奴。鄭觀應恰當地處理好聚財與散財的關係,使其財富在人生意義中發揮了更大的更多方面的效益。讀書是蓄才,著述是亮才,光蓄不亮,無以贏得名聲與地位。鄭觀應成功地將求利與求義、蓄才與亮才、求利與求名結合起來,即其所謂“求利中不失其求名之望,求名中可遂其求利之心”。1882年以後,他被李鴻章等洋務大員看中、提拔,先後走到上海機器織布局、上海電報局、輪船招商局等多家洋務企業的領導崗位上;他能與盛宣懷、經元善、謝家福等江浙紳商建立深厚的友誼,建立起對日後發展極為有用的人脈關係,就與他兼通中西的綜合實力、亦商亦儒的複合身份有關。

治學路徑,中西兼習

“經書爛熟方西學,博古通今事大賢”,這是鄭觀應《訓子》詩中的兩句,也可以看作是他夫子自道。鄭觀應的一生,是不斷學習的一生,學習的內容不分中西,中西兼習。

從《易言》、《盛世危言》到《盛世危言後編》中,從《羅浮待鶴山人詩草》中,可以看出他的傳統學問的功底相當厚實,不但對四書五經能純熟地引用,而且時常引用二十四史以及漢唐至明清諸名家的著作。他對於道家著作的研究,對於傳統強身醫術的熟悉,已經達到了專家的水準。至於西學,前已述及,他相當留心閱讀西學書籍,這從《盛世危言》中對西書的廣泛徵引可以看得很清楚。他與傳播西學的李提摩太,與通曉西學的容閎、王韜、何啟、胡禮垣、伍廷芳、陳熾等人有廣泛交往,在著述中時常引用歐美哲人名言,自稱:“涉足孔孟之庭,究心歐美之學。方言略曉,漫詡通才。” “究心”二字,並非自誇,是他認真研究西學的寫實。

鄭觀應對西學的關注,是長期堅持不懈的。民國年間,他與陳省三通信,討論中國時局,多處引用《密勒氏評論報》所載美國韋羅貝博士關於中國時局的演說內容;晚年在致子弟信中,多處引用美國、英國、德國哲人語錄,甚至在《新解老序》這樣比較純粹的學術序言中,他還道及西人最新的關於佛、老之學的研究成果。

西學資源,在鄭觀應那裡,不只是富國強國之學,也是強身之學。他曾經將中外衛生方面的知識,彙編為《中外衛生要旨》一書,認為西人在衛生方面有許多可采之處。

修身路徑,儒道兼修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兩大資源,兩千年來一直在發生重要影響,即儒家與道家,一剛勁有為,一清淨無為,一進取,一退避,一入世,一出世。這兩大資源,相互補充,對許多人產生過影響。進而為儒,退而近道,是支撐許多傳統官紳進退的文化資源,最典型的是蘇東坡。值得指出的是,這兩種文化資源,在一般士人那裡,是在不同時期、不同境遇下交替發生作用的,仕途得意,則奮發進取,仕途失意,則歸隱山林,但在鄭觀應身上,則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同時發生影響,直到老年。

鄭觀應與道家的因緣,在於他自幼體弱多病。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中,道家在治病強身方面,資源最為豐富。這是鄭觀應走近道家的最初原因。道家思想本自成體系,治病強身與避世自保、出世成仙源於同理,鄭觀應在接受其治病強身理念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之中接受了那些避世自保、出世成仙的觀念。他在搏擊商場、盡職官場、身體強健時,其心靈深處起作用的主要是儒家文化資源,在他商場失意或體弱多病時,道家的文化資源就不知不覺地占了上風,浸潤著他的心靈。特別是晚年,他對道教的信仰已進入癡迷狀態。

傳統時代,儒、釋、道三大教中,道教被認為是中下層人信仰的宗教,一般讀書人不大會公開宣稱自己信仰道教。鄭觀應則不然,他公開表明自己的信仰。他通道、修道,受到家人指責,友朋引為笑柄,但他不為所動,笑駡由人,自己信仰如故。這說明他對道教確實有不同於凡俗的理解,說明他在信仰方面不人云亦云。

後人論及鄭觀應對道教的信仰,正面評價少而負面評價多,這不足為奇。從唯物論立場來看,所謂陽神、陰神、金丹、關竅、華池、爐鼎、性命雙休、長生不老之類,簡直迷信之至,愚不可及!但是,道家思想、道教信仰,在鄭觀應生命系統中,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其作用也不全是負面的。在為善積德一面,已有學者論及,在德性修養方面,它為鄭觀應在商場受挫、官場不順時,提供了安身立命的避風港,使他不至於在挫折、困境中一蹶不振。鄭觀應一生,自稱遇到“七險九難”,在與無能無德的彭汝琮共事問題上,在上海機器織布局經費虧空問題上,在太古洋行因替人擔保受累而被拘捕的問題上,在受到上海小報《蘇報》惡意譭謗問題上,鄭觀應都受到意想不到的沉重打擊,猝然臨之,無力招架,以致身心交瘁, “上司朋友責于外,父兄妻孥怨于內,進退維谷,申訴無門”。但是,他都沒有因此倒下。鄭觀應的性格中,本有耿直、剛烈、不隨流俗、嫉惡如仇的一面,依著他的天性,在那些場景下,他會拍案而起,據理抗爭,乃至玉碎珠沉,但他沒有那樣做,而是退避忍讓,甚至代人受過,最後都挺了過來。“忍”的功夫,將鄭觀應性格中的耿直剛烈轉化為宏毅堅韌。鄭觀應晚年將陳白沙、尹和靖、富弻、曾國藩等先哲關於“忍”在人生修煉中的重要性的語錄抄示子弟,諄諄告誡他們,要學會“忍”字,稱自己一生“命途多舛,惟有忍耐順受之而已”。

如果將鄭觀應的人生事功發展路徑、治學路徑、修身路徑作為一整體來考察的話,可以歸結為一點,即不走極端,兼顧兩頭,商儒兼業,中西兼習,儒道兼修。這一特點,在他的生活中,還可以找出許多例證,如上文已經述及的聚財兼顧散財,結交朋友,兼顧故鄉(廣東人)與他鄉(江浙人),為人處世兼顧義利,也兼顧原則與人情。對於後者,有一典型的例證。他對於康有為激進變法的那一套主張不贊成,有原則分歧,曾明確地對康有為作了表示。但是,戊戌政變以後,康有為遭到追捕,其親屬被人接到澳門避難,鄭觀應“念其救國之心,罹此重禍,甚可扼腕”,特地匯洋100元,供康親屬日用。

鄭觀應所處的轉型時代,是一個舊的秩序逐漸破壞、新的秩序正在建立尚未完全建立的時代,身處這一時代、並且對這一時代的特點有所感悟的人,在事功發展、治學、修身方面,都會用自己的理性來審視一切,從而作出自己的抉擇。鄭觀應是對這一時代的特點有敏銳感悟的人,所以,他一隻眼睛看中國,一隻眼睛看西方,一隻眼睛看歷史,一隻眼睛看現實,虛心學習,潛心思索。他的一部分知識、一部分原則、一部分價值觀念來源於中國文化,另一部分來源於西方,對於事功發展、治學、修身諸方面的大關節處,他都經過自己的理性思考。鄭觀應以他的大聰明,恰當地處理了這些轉型時代的矛盾,成功地書寫了屬於他自己的歷史。對此,鄭觀應沒有總結過,但有過類似的表達。在《盛世危言》中,鄭觀應寫了一段隱然以通才自況的話:

今之公卿大夫,墨守陳編,知古而不知今;游士後生,浪讀西書,知今而不知古,二者偏執,交相弊也。夫中國生齒四百兆,其中豈無一、二通才洞悉古今利弊、統籌中外局勢、思欲斟酌損益,為國家立富強之基?

這其實可以看作是鄭觀應對自己行事哲學的自述,即綜核古今,融合中西,洞悉利弊,統籌全域,斟酌損益。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