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家之言丨《芳華》:那年我們都曾卑瑣自私

2017年就剩20來天,年初的計畫是100本,孕期產後都沒有歇著,計畫大概是能完成的了。

今天記錄一下NO.92《芳華》——嚴歌苓

聽說這個小說被馮小剛拍成了電影,各種原因一再延期公映,最後定檔12.15,

網上造勢蠻多,很受期待。禁不住好奇心,想知道究竟是個怎樣的故事,所以花了一晚上時間讀完了。

劉峰

故事的一條主線是發生在文工團團員劉峰和林丁丁之間的觸摸事件。

一直暗戀林丁丁的劉峰在誤以為林丁丁也有意於他的情況下,向林丁丁表白了,慌亂中還摸到了林丁丁的脖子。這件事因誤會而生,卻在那個年代被無限放大,集體宣洩痛駡這個曾經是全軍標兵的劉峰。劉峰受到紀律處分、下放連隊,後參加了1978年的援越戰爭失去右臂,復員後回到山東老家給劇團看門,又南下海南、北上北京討生活,

癌症在北京逝去。

劉峰的善良,和他因為善良被對待的方式,大概是最能引起讀者內心起伏的點了。這個在文工團一直幫助他人的老好人,被所有人視為理所應當的奉獻者,在觸摸事件後又被所有人指責;這個在海南無私幫助站街女的善心人,到離開時還不得不花錢擺脫;這個在戰場上用最後一絲力氣給運輸車指路的軍人,一直心心念念那個剛15歲就犧牲的新兵……他的善良沒有得到尊重反而成為一種落井下石之根源。

“一旦發現英雄也會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會格外擁擠。我們高不了,我們要靠一個一直高的人低下去來拔高,要靠相互借膽來體味我們的高。為什麼會對劉峰那樣?我們那群可憐蟲,

十幾二十歲,都缺乏做人的看家本領,只有在融為集體、相互借膽迫害一個人的時候,才覺得個人強大一點。”這是敘述者蕭穗子最後的反思,她說出了觸摸事件誇大的根本,也道出了我們很多人內心的怯懦和自私。

而劉峰真實的善良,卻被大家認為如神壇上的神人那般虛空,太好的人讓人產生不了認同感,“我們由於人性的局限,在心的黑暗潛流裡,從來沒有相信劉峰是真實的。

何小曼

何小曼的故事是第二條線。

她是讓人同情的,也讓人佩服的。她的童年少年經歷,給她內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由此產生的缺乏安全感是那麼深刻。她因為是媽媽帶來的“拖油瓶”在家裡過的毫無存在感,一件毛衣讓她最終下決心離開那個家。但來到文工團之後依然被排擠被嘲弄,她唯一獲得的一點關懷來自那個善良的劉峰,沒有人願意與她共舞時候劉峰站出來了,在劉峰肩上起舞的時候,默然生出情愫。

她戰地護士的事蹟突然給她帶來了圍觀和關注,一時無法承受竟突發精神疾病,也真是一種悲哀。其實,小曼需要的只是她在乎的人能給予一些關愛,來自媽媽的擁抱,那麼遙不可及。

何小曼陪伴了劉峰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於她,是一種幸福。

小說中的其他人,郝曉雯、林丁丁、蕭穗子,那個局勢動盪的年代裡那些年輕的人兒,她們的選擇她們的思考她們的故事,莫不帶有當年的時代印記。

曾經言行無忌,曾經自私醜惡,但那時誰不是那樣呢?

“我們的卑瑣自私,都是與生俱來,都被共同的人性弱點框定,我們恨,我們無奈,但我們又不得不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我們無法懲罰自己……”

故事是簡單的,

卻是值得我們回味自身的。

感悟

小說的魅力大概就是啟迪我們通過閱讀他人來思考自身、思考社會、思考人類,由小及大的共情共振。

(轉自熱愛生活的小白微信公眾號)

通州檢察公眾號

微信號 : bjtzjcy

但來到文工團之後依然被排擠被嘲弄,她唯一獲得的一點關懷來自那個善良的劉峰,沒有人願意與她共舞時候劉峰站出來了,在劉峰肩上起舞的時候,默然生出情愫。

她戰地護士的事蹟突然給她帶來了圍觀和關注,一時無法承受竟突發精神疾病,也真是一種悲哀。其實,小曼需要的只是她在乎的人能給予一些關愛,來自媽媽的擁抱,那麼遙不可及。

何小曼陪伴了劉峰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於她,是一種幸福。

小說中的其他人,郝曉雯、林丁丁、蕭穗子,那個局勢動盪的年代裡那些年輕的人兒,她們的選擇她們的思考她們的故事,莫不帶有當年的時代印記。

曾經言行無忌,曾經自私醜惡,但那時誰不是那樣呢?

“我們的卑瑣自私,都是與生俱來,都被共同的人性弱點框定,我們恨,我們無奈,但我們又不得不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我們無法懲罰自己……”

故事是簡單的,

卻是值得我們回味自身的。

感悟

小說的魅力大概就是啟迪我們通過閱讀他人來思考自身、思考社會、思考人類,由小及大的共情共振。

(轉自熱愛生活的小白微信公眾號)

通州檢察公眾號

微信號 : bjtzj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