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瑩說育兒」老師班級群留言家長微博怒斥!學習究竟是誰的事?

“這是一個為師的人在班級群裡說的話嗎?”

引來眾多網友圍觀

↓↓↓

截圖中的文字均來自老師

劃一下重點:

再慢的學生老師都願意教

但有些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問題

家長卻希望老師

每天留堂給孩子輔導

“要老師用生命給你的孩子輔導嗎?”

顯然,這最後一句話

刺激到了這名家長

瞬間引起網友集體討論

評論數高達近3000條

爭論的焦點是究竟孩子學習是誰的責任?

其實這背後,也說明了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老師和家長到底誰來負責?這又不禁讓我們想起,前段時間,教孩子做作業引發的爭議

↓↓↓

還有“升級版”——陪娃兒寫作業,寫到喝農藥

網友笑稱,每一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

上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輔助,學校傳輸知識,家庭培養能力和品格習慣。但除此之外,我們應該正視一個問題,學習的責任更多的應該在誰呢?學習究竟是誰的事呢?

很多家長都會與孩子有過這樣的對話吧?

“我負責掙錢,你好好學習,只要你學習好了,爹媽再苦再累都值得” (給孩子無形的壓力,學習是為了償還父母的苦和累,是為你們學習的)

“你要考到多少分,就答應給你買個什麼什 麼,一直在用有條件要求的形式來要求孩子去學習” (交換原則)

孩子一回家,家長的第一句就是“有作業嗎?趕快去寫吧。”(第一時間把完成作業變成你家長的第一要務,你比她關心,著急。讓孩子越發覺得是在給家長完成作業) 完成的好了家長開心,不好了家還在那個暴怒,也許你根本沒意識到,這是在本末倒置把孩子學習的事攬在自己身上,嚴重的還在後面,孩子慢慢就會學會了“要脅”家長,(反正給你學呢,我幹嘛不趁機有條件?)提條件,

稍微不滿足就給家長臉色不好好學習寫作業了。

滿足了孩子的條件,孩子依舊沒能如約好好學習或者寫作業,說孩子孩子不高興,抵觸,因為他知道你的軟肋,就是在乎成績,那他會更不好好學習,如此反復,家長變得束手無策。

不知道以上場景和對話,你是否有共鳴?

誰更在乎,就是誰的事,這件事對誰有直接影響就是誰的事,我們要把孩子的責任還給她,把我們對孩子的愛也還給她,父母和孩子之間要互相尊重平等,千萬不能拿家長所謂對孩子的“愛”和孩子的“責任”錯位。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不能拿“我愛你”還有買東西來和孩子交換,這樣讓孩子就養成了推卸自己的責任的習慣,目的達不到就對自己不負責任了。

家長該做的:

家長能做的不是每天叨叨叨,回來就把自己和孩子關在一個屋子裡看著寫作業,而是應該讓孩子清楚自己的責任-----學習是為了什麼,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至少這一點,你每天盯著成績只看他錯在哪裡,每天嘮叨這寫作業寫作業,等等這樣的方式是培養不出孩子學習興趣的,只會讓他更加討厭學習;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專注,短時高效;而非好無方法的一味的看著。

除此之外,就放手給孩子。

比如,家庭作業誰來記著做,是孩子而不是家長,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作業不寫需要承擔後果的是他自己;

作業誰來檢查?他自己來檢查,你檢查後告訴錯了,他改了,下次他還會錯,因為印象不深刻,自己檢查不僅深刻,還能培養孩子寫過之後認真檢查的習慣,如果作業他沒有檢查,那麼承擔後果的也是他自己。作為家長你需要做的只是挺住自尊心可能會面臨的班級群公佈的孩子作業打了多少分。

在比如孩子如果學習遇到困難,家長需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指責,怎麼總做錯,而是説明孩子找到錯誤的原因和根本點,然後想辦法一起解決

是馬虎?那麼就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可以更專注認真。

如果是不會,那麼要幫助孩子,教會孩子如何歸納總結,找到掌握不夠的知識點,加以鞏固,注意是幫助孩子學會,而不是每次都要你來歸納總結。教會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幫忙。

大包大攬孩子永遠不會成長,我們要學會放手,把孩子的責任還給孩子,做家長該做的,做孩子需要的。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包括我們的孩子,自己變了孩子才會慢慢迎合我們的改變,改變自己從把責任還給孩子開始吧!

育兒的路上有苦也有甜, 如果你有育兒故事,育兒經驗想,育兒困擾,育兒問題,來和小瑩【yanyufeixue】一起聊聊吧!

平臺獨家約稿,沒有平臺授權,謝絕轉載

不知道以上場景和對話,你是否有共鳴?

誰更在乎,就是誰的事,這件事對誰有直接影響就是誰的事,我們要把孩子的責任還給她,把我們對孩子的愛也還給她,父母和孩子之間要互相尊重平等,千萬不能拿家長所謂對孩子的“愛”和孩子的“責任”錯位。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不能拿“我愛你”還有買東西來和孩子交換,這樣讓孩子就養成了推卸自己的責任的習慣,目的達不到就對自己不負責任了。

家長該做的:

家長能做的不是每天叨叨叨,回來就把自己和孩子關在一個屋子裡看著寫作業,而是應該讓孩子清楚自己的責任-----學習是為了什麼,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至少這一點,你每天盯著成績只看他錯在哪裡,每天嘮叨這寫作業寫作業,等等這樣的方式是培養不出孩子學習興趣的,只會讓他更加討厭學習;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專注,短時高效;而非好無方法的一味的看著。

除此之外,就放手給孩子。

比如,家庭作業誰來記著做,是孩子而不是家長,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作業不寫需要承擔後果的是他自己;

作業誰來檢查?他自己來檢查,你檢查後告訴錯了,他改了,下次他還會錯,因為印象不深刻,自己檢查不僅深刻,還能培養孩子寫過之後認真檢查的習慣,如果作業他沒有檢查,那麼承擔後果的也是他自己。作為家長你需要做的只是挺住自尊心可能會面臨的班級群公佈的孩子作業打了多少分。

在比如孩子如果學習遇到困難,家長需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指責,怎麼總做錯,而是説明孩子找到錯誤的原因和根本點,然後想辦法一起解決

是馬虎?那麼就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可以更專注認真。

如果是不會,那麼要幫助孩子,教會孩子如何歸納總結,找到掌握不夠的知識點,加以鞏固,注意是幫助孩子學會,而不是每次都要你來歸納總結。教會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幫忙。

大包大攬孩子永遠不會成長,我們要學會放手,把孩子的責任還給孩子,做家長該做的,做孩子需要的。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包括我們的孩子,自己變了孩子才會慢慢迎合我們的改變,改變自己從把責任還給孩子開始吧!

育兒的路上有苦也有甜, 如果你有育兒故事,育兒經驗想,育兒困擾,育兒問題,來和小瑩【yanyufeixue】一起聊聊吧!

平臺獨家約稿,沒有平臺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