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大歷史,就是有趣!

這陣子想來無事讀了一下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突然間發現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去看待:事出必有因的觀念貫穿整部文章,這使得整部文章與傳統的史書相比,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在裡面,

讀者不再枯燥的去記憶相關的時間或者事件,而是通過邏輯思維的方式去“理解”一段歷史或者是一個朝代,而且對於每一個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都用正反兩面的觀點進行點評以其達到最公正的評價;另外,作者在整部文章都透露出濃濃地思辨哲學,並將大歷史觀呈現給廣大的讀者。或許可以從黃學者(我一直認為只有堅持做學問的大家,才有資格被稱作是學者,
因為只有大家才真正的明白學無止境,學海無涯)這個人的一系列個人經歷中窺探一些東西,作為一個有志氣有血性的青年曾在國家危難之際加入抗戰,雖然未能在軍事史上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這段難能可貴的經歷也為他日後成為歷史學家埋下了伏筆。黃學者作為一個熱愛寫作的人,從弱冠之年開始就未曾間斷過,退伍之後果斷地回歸了歷史長河的大懷抱。
由於作品數年無人問津而被學校解雇,在這樣的尷尬境地,黃學者等來了“一陣風”,而這一道“風”也將黃學者這個異類“刮”進了歷史的畫卷中,他的《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運用大歷史觀使得更多的普通讀者可以接觸到“晦澀”的中華歷史。這裡我並不是在表達這個學者的“偉大”功績,而是以一個普通作者的身份來感謝這樣一個史學家。

國學大師錢穆老先生曾在完成《國史大綱》後,

發表了一段引論,其中最受爭議的無疑是那段對待歷史的四條信念,Mark在這裡為了方便以後回味: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歷史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歷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足。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推諉于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變,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自身國家不發生關係。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於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我估計沒有任何一個歷史學家可以準確地說出學習歷史到底能夠給一個正常的人帶來多少財富,但是我還是相信歷史文化的力量是長久存在的,它可以讓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變得有趣、厚重,可以使一個國家屹立不倒。這些道理曾經有很多我們認為的“成功”人士說過,比如像,任正非。

仰望歷史長河中每一顆星辰,我們都能感受到其無比璀璨的光輝。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才有這次的始於城牆的行走,只是想去尋找那一點點歷史所留下的痕跡。城牆作為一座古都最外層的文化實體,往往累積著大量有關這座城池的歷史,而開封作為八朝古都,其城牆的建造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魏國(也稱梁國),這是開封歷史上第一次作為都城(那是開封還稱作大樑),而後五代時期後唐、後樑、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定都開封,雖然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段大分裂時期,但是由於開封特殊的地位,使得開封局部地區的農業發展沒有大規模的破壞(傳統中國封建社會,農業是第一大產業,是人民幸福安康生活的根基),這也為北宋時期開封的經濟繁華奠定重要的基礎,在開國皇帝趙匡胤軍人般的規劃下,北宋開始了經濟多元化的先例,並且形成了可以媲美唐朝的另一個文化巔峰,而且科技有了長足的發展(四大發明的出現等,但是在北方遊牧民族不斷襲擾的北宋末年,火藥依舊未能成為北宋軍人手中的利器,可見這個強盛王朝背後所隱藏的巨大問題)。從北宋以後,雖有金國定都“汴京”,但是依舊無法阻擋開封衰落的態勢。

作為開封古都的象徵,重建之後的大樑門,相當大氣,由於開封留存的城牆還算完整,在大樑門的兩側還有相當長一段野城牆。

大樑門

由於開封悠久的歷史以及多次黃河氾濫等原因,造就了開封獨特的城摞城現象。

第一層馬道

第二、三層馬道

一般的城牆都包含城門、牆體、女牆、垛口、角樓、甕城、馬面等部分構成,原來大樑門外是有一層甕城的,後來拆除了。

透過城牆上的垛口看開封

城牆上

但是我還是相信歷史文化的力量是長久存在的,它可以讓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變得有趣、厚重,可以使一個國家屹立不倒。這些道理曾經有很多我們認為的“成功”人士說過,比如像,任正非。

仰望歷史長河中每一顆星辰,我們都能感受到其無比璀璨的光輝。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才有這次的始於城牆的行走,只是想去尋找那一點點歷史所留下的痕跡。城牆作為一座古都最外層的文化實體,往往累積著大量有關這座城池的歷史,而開封作為八朝古都,其城牆的建造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魏國(也稱梁國),這是開封歷史上第一次作為都城(那是開封還稱作大樑),而後五代時期後唐、後樑、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定都開封,雖然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段大分裂時期,但是由於開封特殊的地位,使得開封局部地區的農業發展沒有大規模的破壞(傳統中國封建社會,農業是第一大產業,是人民幸福安康生活的根基),這也為北宋時期開封的經濟繁華奠定重要的基礎,在開國皇帝趙匡胤軍人般的規劃下,北宋開始了經濟多元化的先例,並且形成了可以媲美唐朝的另一個文化巔峰,而且科技有了長足的發展(四大發明的出現等,但是在北方遊牧民族不斷襲擾的北宋末年,火藥依舊未能成為北宋軍人手中的利器,可見這個強盛王朝背後所隱藏的巨大問題)。從北宋以後,雖有金國定都“汴京”,但是依舊無法阻擋開封衰落的態勢。

作為開封古都的象徵,重建之後的大樑門,相當大氣,由於開封留存的城牆還算完整,在大樑門的兩側還有相當長一段野城牆。

大樑門

由於開封悠久的歷史以及多次黃河氾濫等原因,造就了開封獨特的城摞城現象。

第一層馬道

第二、三層馬道

一般的城牆都包含城門、牆體、女牆、垛口、角樓、甕城、馬面等部分構成,原來大樑門外是有一層甕城的,後來拆除了。

透過城牆上的垛口看開封

城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