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來生態旅遊區邂逅“最美田園”

我想去江南聆聽屋畔的流水、醉臥滄桑的古道;

我想去大漠仰望筆直的孤煙、沉醉橘紅的落日;

我想去北國細數千里的冰封、觸碰萬里的飄雪;

……

可最後,我留在了西南之境,留在了這一處田園——“幸福田園”。

因為這裡春有百花溪水,夏有涼亭拱橋,秋有明月清影,冬有軟雪流冰。

從城市到鄉村 來一段古韻悠長的漫步

國慶長假,亦是中秋,天氣溫涼,是最適宜旅行的時節。這時候,“幸福田園”裡水泥路旁的樹葉還是油綠油綠的,漸次露出幾朵白芙蓉,

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樣子。

不管你是自駕,還是騎行,還是步行,小編建議您首先可抵達“幸福田園”的幸福驛站。驛站中綠樹蔥郁,在林蔭下喝一杯茶,時光就這樣慢了下來,茶的幽香夾雜著秋日午後的閒情,可以一坐數小時。

微抬視線,就可以看到驛站門前的兩棵桂花樹,微風過處,灑下了一地金黃,屋後果樹掛滿了沉甸甸的橘子和柚子,望之便生津止渴垂涎三尺。

蘇東坡曾有詩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驛站以竹搭建,花木錯落其間,當真是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如果登上頂層的陽光棚,從上往下俯瞰風景,心境也會隨之開闊起來。

採擷眾家之美 在這裡形成了“幸福田園”

在“幸福田園”景區中,分別有地下瀑布、幸福菜園、紫薇園、聖人水韻、濟善橋、江安省綠道、農耕文化博物館、以及濕地公園,且這些景區全部都免費開放。其中尤以濕地公園最為奪目。濕地公園中的景色千姿百態,拱橋眷戀著湖水,假山俯瞰著百花,長亭橫臥在紫薇花架下,連接湖水三岸。花卉繁多,荷花、蘆葦、紫薇、美人蕉、菖蒲等都成片生長,更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在房屋前綿延開去。

行走在幸福村中,仿佛“穿越”進入古代。其實,這裡並不是刻意打造一座古鎮,因為這就是古樸的民居。整齊的房屋採用了小高層風格,多為兩到三層,房屋色彩也採用了紅白相間的明麗色彩,有的樓下還有一排紅燈籠,看起來傳統而時尚。道路用方石鋪砌而成,隔一段也會有圓形卵石,兩者交錯,平添幾分可愛。

“幸福田園”建成之路:充分體現群眾“六個自主”

雖然現在許多人慕名來到幸福村一瞻此地之美,幸福村村民也為此自豪。然而當初幸福村還是一片產業單一、交通不便、低窪潮濕的純農村區域,村民收入僅靠農業種植,幸福感更是一言難盡。在經過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土地綜合整治後,幸福村大變樣了。

“幸福田園”是成都市“小規模組團式生態化”新農村綜合體建設示範項目。“幸福田園”項目的第一大特色就是:項目由群眾發起、自願參與,自主組建投資公司組織實施,在拆舊建新、配套建設、產業發展、後續管理全過程中,充分體現群眾“六個自主”。

據悉,“幸福田園”在起初規劃時,就以打造“體驗式旅遊度假村落”為目標。所以,旅遊資源開發團隊利用土地整理節約出來的建設用地招引社會資本,建設遊客驛站中心、田園農家客棧、主題鄉村度假酒店、生態鄉村會所等休閒旅遊項目。

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以建設用地、湖面用地、庭院門面等資源入股,由投資方實施整體招商、品牌打造、規模發展、特色經營、統一管理。

而在收益分配方面,也按入股份額進行分紅,保障產業發展和農民收益“雙軌並進”。

幸福村從落後農業村成功轉型為“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名副其實的幸福美麗新村。幸福村的實踐,成功破解了“人往哪裡去、土地怎麼用、資金哪裡來”等城鎮化發展中的難題,推進了農民變居民“人的城鎮化”、產村相融“有品質的城鎮化”、四態融合“有品質的城鎮化”。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到郊區、山區休閒旅遊成了城裡人遠離喧囂、回歸自然、釋放心情的一種選擇,也給農村群眾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發展鄉村旅遊要注重規劃建設與地方特色相結合、注重開發建設與自然承受力相結合、注重休閒旅遊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今年國慶,來“幸福田園”提升你的幸福感,約嗎?

延伸:想瞭解更多生態旅遊區遊玩地看這裡!

魯家灘,山水畫軸,徐徐展開。

柏萃花木村,遠離喧囂,獨享寧靜。

壽安編藝公園,指尖藝術,新穎奇特。

花田囍事,醉人花海,忘盡歸程。

田園綠道,騎行之路,低碳健康。

烏龍島,歸隱田園,親近自然。

陳家桅杆,神秘古樸,歷史悠遠

國色天鄉,放肆桀驁 ,忘盡煩惱。

江安省生態漂流,揚起水花,揮灑青春。

“幸福田園”是成都市“小規模組團式生態化”新農村綜合體建設示範項目。“幸福田園”項目的第一大特色就是:項目由群眾發起、自願參與,自主組建投資公司組織實施,在拆舊建新、配套建設、產業發展、後續管理全過程中,充分體現群眾“六個自主”。

據悉,“幸福田園”在起初規劃時,就以打造“體驗式旅遊度假村落”為目標。所以,旅遊資源開發團隊利用土地整理節約出來的建設用地招引社會資本,建設遊客驛站中心、田園農家客棧、主題鄉村度假酒店、生態鄉村會所等休閒旅遊項目。

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以建設用地、湖面用地、庭院門面等資源入股,由投資方實施整體招商、品牌打造、規模發展、特色經營、統一管理。

而在收益分配方面,也按入股份額進行分紅,保障產業發展和農民收益“雙軌並進”。

幸福村從落後農業村成功轉型為“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名副其實的幸福美麗新村。幸福村的實踐,成功破解了“人往哪裡去、土地怎麼用、資金哪裡來”等城鎮化發展中的難題,推進了農民變居民“人的城鎮化”、產村相融“有品質的城鎮化”、四態融合“有品質的城鎮化”。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到郊區、山區休閒旅遊成了城裡人遠離喧囂、回歸自然、釋放心情的一種選擇,也給農村群眾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發展鄉村旅遊要注重規劃建設與地方特色相結合、注重開發建設與自然承受力相結合、注重休閒旅遊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今年國慶,來“幸福田園”提升你的幸福感,約嗎?

延伸:想瞭解更多生態旅遊區遊玩地看這裡!

魯家灘,山水畫軸,徐徐展開。

柏萃花木村,遠離喧囂,獨享寧靜。

壽安編藝公園,指尖藝術,新穎奇特。

花田囍事,醉人花海,忘盡歸程。

田園綠道,騎行之路,低碳健康。

烏龍島,歸隱田園,親近自然。

陳家桅杆,神秘古樸,歷史悠遠

國色天鄉,放肆桀驁 ,忘盡煩惱。

江安省生態漂流,揚起水花,揮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