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影燈下默默奉獻 開封中醫院外科醫護力爭每台手術做到極致

(趙志恒)人們對“美”的追求有很多,可以是秀麗的景色,可以是姣好的面容,可以是精緻的食物,而對於開封市中醫院外科王暉主任、梁衛民醫生、張玉龍醫生,麻醉科全體醫護人員來說,

力爭使每一台手術做到極致,使患者功能恢復最好,外觀最漂亮,才是他們所追求的“最美”。

2017年12月11日中午15點,從早上忙碌到現在的外科主任王暉與其醫療團隊剛結束上午的手術臺工作,換下工作服,準備簡單吃點午餐,小憩一下,為之後病房工作做準備。

突然聽到護士長急切的呼喚聲:“王主任、王主任,緊急情況,緊急情況,快到手術室……”,源於職業反應,王暉主任在聽到護士長聲音的瞬間,抓起工作服,向著手術室邊跑邊喊:“通知麻醉科,準備手術,快、快、快”,轉瞬間,彌漫著午飯香味的醫生辦公室又是寂靜一片,只剩下香味蔓延的盒飯和空無人煙的房間。

原來,午休時間,急診科接到一位91歲高齡患者,急需做睾丸鞘膜翻轉術,

病人年事已高,躺在手術室已經神志不清,面對如此高的風險,站在手術臺前的外科團隊沒有猶豫,沒有停頓,經過緊急詳細的術前商議,王暉主任帶領其團隊,在麻醉科等科室的協同下,經過幾個小時的辛苦操作,成功為老人完成手術,減緩老人身體肌痛。

王主任及外科團隊剛安置好老人,安排好術後注意事項,正要去繼續他們不算午餐的午餐,還沒有走到辦公室,護士長熟悉的呼喚聲又一次響徹整個病區:“王主任、王主任,緊急情況,緊急情況,快到手術室……”!

原來,此時心病科轉來一位89歲嵌頓疝患者,急需進行腸梗阻及疝氣修補術,“這名患者主要是高齡,狀況緊急,手術風險較大,但是,假若不及時手術,患者易卡住腸管大網膜,

從而導致腸壞死及炎症等症狀,後果就是要截掉部分腸子,考慮到患者具體狀況,我們為了避免手術後遺症,及時採用腸梗阻及疝氣修補術。”王暉主任、梁衛民醫生、張玉龍醫生及外科護士在忙而不亂的情況下做術前準備,一場無言的戰爭又將開始……

從手術臺下來,將患者安返病房已是晚上20點20分,拖著疲憊的身軀,王主任及其團隊成員走出手術室,“非常完美,患者的梗阻腸管成功保住了,

在術中,我們一同為患者修補腹股溝疝,最大限度的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這一天,雖然辛苦,但為患者保住腸管的完整性的成就感和喜悅感,是其他職業無法體會到的。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有時真的挺自豪的。”

連續數小時的高強度手術背後,是醫者的敬業與奉獻。從醫以來,王主任及其團隊從未專門休過假期,每天很早就來到醫院,而完成一天的工作和手術,往往都要到傍晚7、8點鐘,遇到複雜手術甚至需要到淩晨。“既然選擇了成為一名外科醫生,選擇了這個專業和職業,那麼就必須要全力以赴做好。”面對稱讚與榮譽,這些每天都要在手術臺旁站立數小時的鐵人醫療工作者們並沒有太多喜悅,對他們而言,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往往都要到傍晚7、8點鐘,遇到複雜手術甚至需要到淩晨。“既然選擇了成為一名外科醫生,選擇了這個專業和職業,那麼就必須要全力以赴做好。”面對稱讚與榮譽,這些每天都要在手術臺旁站立數小時的鐵人醫療工作者們並沒有太多喜悅,對他們而言,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