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HTC不是最慘的,三個月賣了八十台的酷派M7比它更悲催!

長江後浪推前浪,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如華為、OPPO、小米之流,業績蒸蒸日上,出貨量與日俱增,形勢可謂一片大好。提起犯愁的,當然也不在少數,昔日威名赫赫的摩托羅拉、打遍天下的諾基亞、與蘋果分庭抗禮的HTC,
無一例外折戟在智能手機大潮中,其中尤以HTC跌得最慘,摔得最猛!

HTC何許人也?曾經的安卓老大,蘋果的勁敵,世界上第一款被微軟NSTL認證合格的掌上型電腦、第一款運行安卓系統的手機、第一款全金屬三段式手機……諸多的榮譽,

數不清的第一,皆出自HTC之手!只可惜流年已逝,繁華如夢,現今的HTC,不僅完全被蘋果三星碾壓得毫無底氣,更連大陸的二線廠商都比不過,頗有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之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HTC在大陸推出新旗艦HTC 10,一上市便面臨無人問津的窘境。

開賣兩周,該機在大陸最大的兩家零售網站(京東、天貓)的銷量僅達200部左右,這點可憐的銷量甚至還不如華為小米一天出貨量的零頭。一代巨頭竟淪落到如此境地,HTC可以說相當讓人驚歎了!

本來HTC已經夠慘了,然而蜀黍卻沒想到,原來大陸還有一家手機廠商比HTC還慘,

以致於新機上市三個月,總共可見的銷量也不過百台——比HTC 10當初的窘境更讓人難以置信。

它就是酷派M7。

酷派M7發佈於今年8月16日,是酷派總裁劉江峰帶領數百人的研發團隊,三百餘個日日夜夜,打磨而出的精品,號稱“在品質、交互和體驗等方面,

代表了新酷派的全新產品水準”。不過雖然口號吹得震天響,但該機實際上卻相當乏善可陳:外觀設計上,COOL M7採用6.9mm的一體化超薄金屬機身,正面配備了iPhone類似的圓形Home鍵,背部佈局也和iPhone 7 Plus頗為雷同,差不多就是低配版的“iPhone7 Plus”。

配置方面,COOL M7也是妥妥的中低端級別:高通驍龍625處理器,

5.5寸 FHD屏,4+64GB存儲規格,前攝1300萬+後攝1200萬圖元的攝像頭,3200mAh電池,運行全新的自主UI系統Journey UI6……總體看來差不多與紅米Note4 X處於同一水準。

但該機的定價,卻遠超紅米Note4 X。作為“一款用心、用情、用智慧打造的不一樣的產品”,酷派對該機可以說給予厚望,定位也相當高端,直接2699起售,相當於同款配置的紅米價格的兩倍還多!

結果可想而知,M7一經發佈便在網上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一時之間吐槽紛紛,吃瓜群眾們一致認為2699元定價過高。試想,一款沒有雙攝、沒有全面屏、沒有強大品牌背書,更沒有明星代言廣告宣傳的中端機要想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幾近於癡人說夢。如今三個多月過去了,M7在京東自營的累計評價不過40幾個,以此推算其銷量僅在八十台左右(還不包括酷派員工自購和媒體評測機)。

其實酷派淪落到如此境地,也是非常讓人感到遺憾的。作為曾經和華為並列的“酷聯中華”四大巨頭之一,酷派不缺實力,不缺技術,更不缺粉絲,酷派大神F2、大神Note3等皆屬精品。但是,當曾經的螻蟻如今已進化為巨象,酷派卻還躺在功勞薄上吃老本,聯姻360之後又被樂視拋棄,最後搞出個M7這樣的失敗之作,只能讓人歎惋!

回顧過往,硝煙四起的手機戰場上,看不到敵人;你爭我奪之間,反應慢的、不尊重市場的、自以為是的,只能被淘汰,即使你曾不可一世,曾萬人敬仰,掙扎之後還是免不了被淘寶的命運。HTC如此,酷派如此,下一個,會是誰呢?

直接2699起售,相當於同款配置的紅米價格的兩倍還多!

結果可想而知,M7一經發佈便在網上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一時之間吐槽紛紛,吃瓜群眾們一致認為2699元定價過高。試想,一款沒有雙攝、沒有全面屏、沒有強大品牌背書,更沒有明星代言廣告宣傳的中端機要想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幾近於癡人說夢。如今三個多月過去了,M7在京東自營的累計評價不過40幾個,以此推算其銷量僅在八十台左右(還不包括酷派員工自購和媒體評測機)。

其實酷派淪落到如此境地,也是非常讓人感到遺憾的。作為曾經和華為並列的“酷聯中華”四大巨頭之一,酷派不缺實力,不缺技術,更不缺粉絲,酷派大神F2、大神Note3等皆屬精品。但是,當曾經的螻蟻如今已進化為巨象,酷派卻還躺在功勞薄上吃老本,聯姻360之後又被樂視拋棄,最後搞出個M7這樣的失敗之作,只能讓人歎惋!

回顧過往,硝煙四起的手機戰場上,看不到敵人;你爭我奪之間,反應慢的、不尊重市場的、自以為是的,只能被淘汰,即使你曾不可一世,曾萬人敬仰,掙扎之後還是免不了被淘寶的命運。HTC如此,酷派如此,下一個,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