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米7周年:從發燒到黑科技,從暴跌到再出發

據悉,今年的米粉節上,小米幾位聯合創始人與許多小米同事一起準備了10萬張親筆簽名的感恩明信片,

會隨商品一同奉上。

7年前的今天,十來個人一起喝碗小米粥創立了一家小公司,他們不會想到,這家叫小米的公司會在短時間內做出這麼大的成績。

從發燒到探索黑科技,小米7年交出了這些答卷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小米不吝和眾人分享它在不同時間和不同領域的成績。

2014年第三季度小米成為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智慧手機廠商;2014年底,

小米估值超過450億美元,成為當時全球估值最高的科技初創公司;榮登BCG“2016年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50強”榜單。

今年2月,為給松果晶片預熱,小米公佈了6年多時間裡小米大事記,包括:

2010 年 8 月,小米推出了MIUI首個內測版本,到如今,MIUI 全球聯網啟動用戶數量超過 2 億,支援 54 國語言。

2011年 8 月,小米手機1 發佈,作為國內首款雙核 1.5 GHZ的智能手機,掀起“為發燒而生”的熱潮。

2013 年 7 月,小米發佈紅米手機,開啟國民千元旗艦智能手機時代。

2015 年 5 月,小米Note 頂配版發佈,成為當時的安卓機皇。

2016年 10月,小米發佈全面屏概念手機小米Mix,

91.3%的屏占比與創新設計引人關注。

2017年2月,小米發佈自主研發的松果澎湃S1晶片

……

人們習慣將小米的成功歸於互聯網思維策略,而在電子行業分析師@潘九堂看來,小米的成就,是天時(移動互聯網發展)、地利(中國經濟、人口大紅利/消費大升級/硬體產業鏈)與人和(小米創業團隊)的綜合結果。

出貨量暴跌36%,小米遇到了這些新問題

不過,漂亮成績單的背後,還有小米不願正面回應的銷量暴跌的問題。

IDC的資料顯示,2016年小米手機出貨量為4150萬台,同比暴跌36%,在中國市場落後于OPPO、華為與vivo,這三家公司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分別為7840萬部、7660萬部和6920萬部,同比增長122.2%、21.8%與96.9%。

小米引以為傲的智慧手機系列在市場上正逐漸失去魅力,業界分析,原因在於以下三點:

對手們競相推出性價比手機,小米手機產品優勢喪失;

過於重視互聯網行銷模式,忽略了線下銷售管道,這導致OPPO、vivo等廠商做大;

對供應鏈把控能力不強,產能不足也制約了手機的銷量表現。

雷軍今年年會演講(Source:小米)

在今年初的年會上,總結了2016年的成敗得失後,雷軍表示,過快發展透支了一部分成長性,今年小米將繼續放慢節奏。

話雖如此,雷軍給小米定下的目標卻一點也不含糊,比如2017小米整體收入破千億元;聚焦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慧和互聯網金融5大核心戰略;彌補線下短板,今年開200家店,未來三年計畫1000家小米之家……

7年再出發,小米將交出什麼新答卷?

比如2017小米整體收入破千億元;聚焦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慧和互聯網金融5大核心戰略;彌補線下短板,今年開200家店,未來三年計畫1000家小米之家……

7年再出發,小米將交出什麼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