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中甲到國足,中國足協又一新政出臺,這回中國足球有救了

中國男足在世預賽的靈光一現,沒有奇跡般的打進世界盃決賽圈,有遺憾也有欣慰,裡皮的到來,讓我們看到中國足球正在發生變化,而中國足協為了保證能夠再進世界盃,

也開始認真起來,又出臺了一項新政。

放眼中國足壇,不管是外援還是教練,都是世界上星光閃耀的大牌,外援成為俱樂部取勝的關鍵法寶,而外教更是蔚然成風,16支球隊14個外教,哪怕是跟歐洲聯賽對比,都要高出不少。

不過,本賽季一結束,韓國教練張外龍突然辭職,至此韓籍教練全軍覆沒。而歐洲籍雖然是主流,但是足協卻有意為難這些外教,準備“下決心培養本土教練”。此前,足壇大佬範志毅就呼籲要重視本土教練的培養,只有他們才能真正扭轉中國足球的命運。

或許,足協也是下定了決心,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山東魯能的李霄鵬、上海申花的吳金貴、長春亞泰的陳金剛,還有中甲的高洪波、李鐵、王寶山等人,國家隊的孫繼海、邵佳一、賈秀全、肇俊哲,從中甲到國足,無不透露著中國足協要重點培養本土教練,為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做出規劃。

為了能夠再進世界盃,蔡振華就曾定下“男足要成為世界盃常客”的目標,這樣一來,本土教練和青訓工作將成為未來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夠良好的運轉下去,說不定國足就真的能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