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主打國民智能電動車,威馬EX5來了

對於威馬,我知道你們有很多的疑問,我也是。這是一個特別低調的新興汽車品牌,2015年12月份成立,昨晚,威馬汽車用了兩年時間第一次對外公開亮相其首款產品:電動SUV EX5。

再一輪又一輪的新興汽車品牌浮出水面,

我知道你們想問的是什麼:威馬屬於互聯網造車嗎?

互聯網造車這幾年還有另外一個不太好的稱呼:PPT造車!威馬的商業模式還是比較接地氣的,在溫州造了自己的工廠,管理團隊也都是叫的出名字的人物,團隊裡汽車人和互聯網人的比例大概是7:3。

用兩三年時間帶來了首款SUV產品,EX5雖然明年4月份北京車展接受預定,但現場來看就是一款量產車的模樣,產品屬性上會有著非常強的互聯功能。

從這個背景和威馬的動作來看,威馬不是PPT造車,而更像是傳統車企在造車。

在這次品牌發佈會上,威馬談了不少概念,比如要融合創新,造“人工智慧+”汽車造福大眾、向超級智慧移動終端方向等等,對於EX5的產品資訊點透露卻並不多。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抱著對威馬EX5的第一款產品來看這場發佈會的,而威馬真的僅僅只是亮相了產品,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次EX5的亮相更多是讓外界對威馬定下心:你們看,我把量產車帶來了。

所以威馬他們的模式其實更像傳統車企,

從他們的作風也看的出來,這是一家相對低調務實的新品牌。但產品上和傳統車企的產品大不同,EX5會是一款很強互聯網思維的車型,會100%聯網,通過“AI+硬體+軟體+服務”結合的方式,提供全場景智慧交互服務。

對於首款車型EX5,目前已知的關鍵資訊點是起步價20w,續航600km,這個續航資訊還是之前對外公佈的,可見當晚對產品的資訊透露是少之又少。雖然續航看著還挺輕鬆,

但畢竟是電動車,我相信所有人都會關注到另外一個問題:如何解決充電?

對於威馬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一個是利用現有的社會共用充電樁資源,另一個是規劃建設屬於威馬的超級充電站,最後還有就是聽起來挺完美的家用充電樁。所以從這塊來看,

威馬整了個自己的APP,告訴用戶充電樁在哪," 查、導、充、付 " 一步到位,你們找去吧。另外,屬於威馬自己的充電樁也在規劃當中。

我們可以以上海為例看看市面上的情況,充電樁的覆蓋率毫無疑問是國內最高的幾個城市,有資料顯示上海充電樁的數量和新能源汽車的量已經非常接近,不說充電樁和新能源汽車的比例達到1:1,但現有資源做到2:1是沒有問題的。但有一個尷尬的現象是,大家一邊抱怨充電樁不夠,一邊是充電樁的利用率卻不足10%。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絕對和充電硬體設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也意味著充電樁不僅僅只是鋪量的問題,還要充分解決充電樁資源利用率的問題,如果充電樁數量上去了,但利用率依然像現在這樣可憐的不到10%,那麼對於所有的新能源汽車來說是噩耗,繼續鋪量的工作也更加困難。別跟我談10後90%的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的大膽猜測,硬體設備跟不上,新能源就不可能大步往前走,所以像威馬的充電模式是共用資源和自建資源。

如果你問我EX5的看點是什麼?我覺得除了這車的實際體驗如何,另外就是產品本身上的小心思。

這類新興品牌的產品,它沒有歷史包袱,加上又是電動產品,所以可以做的比傳統車企更大膽,從產品角度來講也需要有足夠多的創新點,以此來博取更多的關注度。特斯拉也好,曾經的樂視汽車也好,產品上都給大家帶來眼前一亮的東西,只是前者活下來了,後者沒有。

EX5身上有什麼讓人讚歎的點?隱藏式門把手不稀奇,特斯拉已經有了。自由旋轉的中控顯示幕也不新鮮,比亞迪和上汽的概念產品中都見到過、人臉識別開門功能聽起來是挺潮流,就是沒帶鑰匙也能開門,有點美國車密碼鎖的意思。

另外像車窗智慧交互也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功能,可以期待一下。我們可以看到EX5在產品上確實整合了很多不錯的想法,不過想挑起大家的興奮點還是有點難,只能說到時候期待下實車看看實際體驗。

與蔚來和車和家不同的是,威馬的產品定位是20w的起步價,用威馬的話說是大家買得起用的爽的一款產品。國內消費者在接受度上相信都會是這類新興汽車品牌都會存在的問題,真正的競爭力還是要靠產品和價格去體現,對於EX5的價格已經略知一二,那麼剩下的就是產品的一個期待了。

威馬創始人沈暉的一番話有了讓人對EX5更多期待理由,因為他說道: ”請大家保持耐心,當我們宣佈量產的時候,是真正地吧安全穩定、品質可靠、使用者體驗上乘的產品大量交到使用者手裡“。EX5究竟怎樣,明年就能揭曉了,因為即使不是車主,想體驗EX5也能在威馬出行產品的租憑服務中租到的。

大家一邊抱怨充電樁不夠,一邊是充電樁的利用率卻不足10%。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絕對和充電硬體設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也意味著充電樁不僅僅只是鋪量的問題,還要充分解決充電樁資源利用率的問題,如果充電樁數量上去了,但利用率依然像現在這樣可憐的不到10%,那麼對於所有的新能源汽車來說是噩耗,繼續鋪量的工作也更加困難。別跟我談10後90%的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的大膽猜測,硬體設備跟不上,新能源就不可能大步往前走,所以像威馬的充電模式是共用資源和自建資源。

如果你問我EX5的看點是什麼?我覺得除了這車的實際體驗如何,另外就是產品本身上的小心思。

這類新興品牌的產品,它沒有歷史包袱,加上又是電動產品,所以可以做的比傳統車企更大膽,從產品角度來講也需要有足夠多的創新點,以此來博取更多的關注度。特斯拉也好,曾經的樂視汽車也好,產品上都給大家帶來眼前一亮的東西,只是前者活下來了,後者沒有。

EX5身上有什麼讓人讚歎的點?隱藏式門把手不稀奇,特斯拉已經有了。自由旋轉的中控顯示幕也不新鮮,比亞迪和上汽的概念產品中都見到過、人臉識別開門功能聽起來是挺潮流,就是沒帶鑰匙也能開門,有點美國車密碼鎖的意思。

另外像車窗智慧交互也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功能,可以期待一下。我們可以看到EX5在產品上確實整合了很多不錯的想法,不過想挑起大家的興奮點還是有點難,只能說到時候期待下實車看看實際體驗。

與蔚來和車和家不同的是,威馬的產品定位是20w的起步價,用威馬的話說是大家買得起用的爽的一款產品。國內消費者在接受度上相信都會是這類新興汽車品牌都會存在的問題,真正的競爭力還是要靠產品和價格去體現,對於EX5的價格已經略知一二,那麼剩下的就是產品的一個期待了。

威馬創始人沈暉的一番話有了讓人對EX5更多期待理由,因為他說道: ”請大家保持耐心,當我們宣佈量產的時候,是真正地吧安全穩定、品質可靠、使用者體驗上乘的產品大量交到使用者手裡“。EX5究竟怎樣,明年就能揭曉了,因為即使不是車主,想體驗EX5也能在威馬出行產品的租憑服務中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