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該不該學興趣班?終於有答案了!

有位媽媽提問說:我家孩子4歲半了,想送去學點東西,但又不知道學什麼好,問孩子喜歡什麼,她總說什麼都不喜歡,想送她去學跳舞,感覺以後長大會有氣質些。不知是該按寶寶的心意還是按自己的想法做,

這可怎麼辦好?

這位媽媽很多父母都跟你有一樣的想法,送孩子去學跳舞,女孩子將來長大氣質出眾,多好的事。但你還是得多觀察孩子平時喜歡看什麼動畫,愛靜還是愛動。你可以叫孩子試試,給孩子講一些跳舞人的故事,播放相關的視頻,試學一節課,觀察孩子平時是否喜歡唱唱跳跳的。

在孩子6歲之前,很多父母都不知如何教育最好。上週末我送佳寶去畫畫就碰上一個媽媽也送5歲的孩子去畫畫,她說她的孩子跳舞學了半年嫌太累就不肯去了,然後又學鋼琴,3個月後說手疼又不去了,再後來又學架子鼓,台拳道,書法等都沒堅持下去,現在又來學畫畫了,孩子太愛動希望畫畫能讓她安靜點。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可事實是這個5歲的孩子太活躍了。一會跟老師說不要畫這個,老師給她換個題材又說這個不好看,終於安扶好她已經過去半小時了。然而這還沒完,課間幾乎每兩分鐘就要大喊一次老師:“我要蠟筆;我要水粉;我要鉛筆;我要勾線筆;我不會畫了。。。。。。”於是每喊一次所有的小朋友都看向她,讓其他孩子也跟著躁動起來。直到後來本來安靜畫畫的佳寶也坐不住了,

我心裡那個抓狂啊。孩子媽媽抱歉的說:不知道孩子適合學什麼,於是所有的興趣班都讓她去學學看,看她對什麼感興趣,再精心培養。

很多家長不管孩子是否有興趣,是否有天賦就擅自按排孩子去學一些藝術特長或者是技能。

比如:畫畫,跳舞,鋼琴,圍棋等等,其實這些都屬於盲目學習,基本上不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積極的影響,反而可能會破壞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是否親厚,融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教育方向。假如親子關係惡劣,父母孩子的教育就無法起作用,孩子並不想聽父母的教育;但是如果親子關係良好,孩子就會好好配合父母,還會聽從家長的教導,在不知不覺中學到很多,比如關愛他人,

平等;父母的言傳身教,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學到公平行待人,富有責任感,將來孩子走上社會,就會成為受人歡迎的人。

其實3-6歲的孩子,最重要的還是親子關係,如果能夠培養起孩子對跳舞的興趣,或者其他一些藝術特長的興趣,我覺得可以去試試。佳寶就對畫畫情有獨鍾,每次看到畫室就哭著不肯走要學畫畫,拗不過她才讓去學了。

如果孩子真的沒有興趣,不如多陪陪,帶孩子去大自然更好,最強烈推薦的還是教孩子閱讀,因為閱讀基本上能解決孩子70%的成長問題,比如我們通過引導孩子看《我真的很生氣》這本書,教會孩子控制情緒等等。

不如多陪陪,帶孩子去大自然更好,最強烈推薦的還是教孩子閱讀,因為閱讀基本上能解決孩子70%的成長問題,比如我們通過引導孩子看《我真的很生氣》這本書,教會孩子控制情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