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心學‧軍神‧求道 不一樣的王陽明(1)

心學‧軍神‧求道 不一樣的王陽明(1)

大明王朝的一代鴻儒王陽明學識淵博且深諳武事,

有「大明軍神」之美譽,他開創的「陽明心學」更是打破了朱熹學派獨霸天下的局面。然而後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事功,卻忽略了陽明先生一生追尋的做聖賢理想,以及他為求此「道」而走過的心路歷程。

先祖遺言,使得王氏幾代都不求聞達,而致力讀書,為王家奠定了濃厚的文化底蘊。王陽明一呱呱墜地就帶來了神異的夢兆,長至少年已有見地:人生最重要的大概不是當官,

而是學聖賢。

「彬彬三代」

如同一夜暴富的土財主不能稱為貴族一樣,「彬彬三代」方可稱為世家,王陽明恰恰出生在這樣一個「精神貴族」的家庭。

王陽明的六祖王綱(字性常),與兩個弟弟秉常、敬常,一併以文章名於元末,而且這位王綱老先生文武全才,尤其擅長相人,還曾向終南山道家高人趙緣督學過卜筮之法(就是預測學之類的高深學問),

可以說頗有點通天徹地的本事,通常這種人對世間的榮華都沒什麼興趣。有句成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王綱老先生年輕時與大明國師劉伯溫交情不淺,他曾對還未出山的劉伯溫說:「我喜歡住在山裡清靜的地方,你以後作了官,千萬別拖我一起去,那就最好了。」(老夫性在丘壑,異時得志,幸勿以世緣見累,則善矣。)但是元滅明興時,劉伯溫還是向朱元璋舉薦了王綱,時年王已經70歲了,
礙于老友的面子只得出山。朱元璋見他「齒發精神如少壯」,頗為驚奇,知道這人有些道行,又親自策問治國之道,王綱的回答也讓朱十分滿意,於是讓他做了兵部郎中。

後來,據說王綱在平息潮州變亂後,回京覆命的路上,被海盜殺害,他兒子王彥達沒錢給買棺材,只能縫羊皮包裹父親遺體歸葬於鄉。不過,鑒於王綱是被逼為官的,加上他一身非同凡常的本事,老先生詐死以求隱居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可是,朱元璋對此事的處理極其不妥,人家一把年紀不在家養老,出來幫老朱幹活,最後還因公殉職,「朱領袖」對此竟然漠不關心。因而,無論王綱之死是真是假,王家的人都寒了心了,王彥達回了老家余姚,在秘圖湖邊蓋了間小房,自在逍遙去了,還有個雅號--秘湖漁隱。

王彥達留下遺言,要子孫世代以耕讀為業,不去作官,他臨終前把祖上留下來的書都傳給兒子王與准,

並囑咐兒子:「(給你這些)只為別荒廢了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是指望你去當官。」(但毋廢先業而已,不以仕進望爾也。)王彥達這個決定,使王氏幾代都不求聞達,而致力讀書,為王家奠定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王與准恪守父訓,閉門讀書,學識淵深,再加上他繼承了家傳的蔔筮絕學,為人占卜百測百靈,想不出名都不行。中國的老人常說「人生在世命由天」,有人削尖腦袋想作官卻怎麼也作不了,王與准不想作官,卻躲不開。永樂大帝登基後,為了探訪道家一代宗師--張三豐,派官員到處搜尋人才,王與准逃進深山,避而不見,不小心從石崖上掉下去,摔傷了腳,於是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遁石翁」。徵召王與准的使者見他受了傷,於是改征他的次子王世傑,無奈之下,王與准只好讓二兒子當了領取「助學金」的秀才。

王世傑「年十四,盡通《四書》《五經》宋大儒之說」,果然是王家又一才子。後來趕上大考之年,按規定,為防止作弊,考生得散發脫衣,接受檢查,世傑覺的是侮辱,連考場也沒進,轉身就走,這氣節頗有乃祖風範。

王世傑有個兒子叫王倫(可不是梁山上被林沖砍了那位),字天敘,也就是王陽明的祖父。王天敘喜歡竹子,在自己住的小屋周圍還種了不少,因此得了個雅號「竹軒先生」。王天敘也是大器早成的人,剛一成年,浙東的名門望族就爭著聘請他作家庭教師,但他承繼了祖先淡泊名利的品性,雖然滿腹經綸,卻不願作官,當了一輩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可貴者,乃是他的「容人之美」,天敘的母親性格嚴厲,又偏愛他的弟弟,但天敘像舜一樣照樣孝敬母親、愛護弟弟。這種秉持仁義之道的涵養,正是中華文化推崇的君子之風,對王陽明的成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

這個家族本身已經充滿了傳奇色彩,而王陽明的出現在傳奇之外又增加了幾分神秘。

從雲中來

成化八年(1472年)9月30日亥時,余姚王家的媳婦鄭氏,在龍泉山北麓的小樓上生下一個男孩,他就是後來的一代大儒王陽明。對於這孩子的出生,《明史》上寫的太簡略,只說「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夢神人自雲中送兒下,因名雲」。《瑞雲樓記》裡則比較詳細的記述了這件事:王陽明的奶奶岑氏夢見一位身穿紅袍、佩戴寶玉的神仙,在漫天瑞雪籠罩和鼓樂鳴奏聲中(看來王陽明待遇不低),從雲間緩緩降臨,抱了一個嬰兒交給她。岑氏說:我已經有兒子了,我兒媳婦對我很孝敬,能不能讓這孩子作我孫子,神仙很爽快的答應了,此時,一陣喧嘩把岑太夫人從夢中驚醒,原來是懷孕14個月的兒媳鄭氏終於正式當媽了,那個小樓後來被叫做「瑞雲樓」。大概因為一墜地就帶來了神異的夢兆,陽明先生一生與夢結下了不解之緣。

天降麟兒,王家上下都很高興,為了紀念這個神奇的夢,王天敘還給孫子取名王雲。可是這個神仙送來的孩子一直不會說話,實在是個愁人的事兒。直到王雲五歲那年,有一天,他正在路邊玩耍,一個路過的游方僧人走了過來,摸了摸他的腦袋感歎道:「好個孩兒,可惜(來歷被)道破(了)。」王雲的祖父恰好在旁邊,聽到這句話恍然大悟,於是給孫子改名為「守仁」,說來也奇,改了名字勝過靈丹妙藥,王守仁會說話了,而且一張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這類名句,家裡人大驚,問他從哪學來的,他說聽爺爺朗讀過,就記下來了,眾人無不嘆服他記憶力之強。

此時,王守仁的父親王華正忙著準備「公務員考試」呢。自王綱那一代開始,王守仁的祖先幾乎都有幾分仙風道骨,唯獨王華是個例外,與淡泊明志的先人們不同,王華更看重世間的功名,這倒不是因為王華發生了什麼基因突變,而是社會風氣使然,就像王陽明悟道後所說的——「良知天然現成,卻被聞見習氣給遮蔽了」。

當年孔老夫子帶著門人,不辭辛苦的到外國講學,寧肯挨餓,也不降低道德標準,希望大夥按照仁義忠恕之道向聖賢靠攏,千百年間,還真的教導出不少賢德之士。然而到宋朝出了一個朱熹,這位老兄喜歡「品」古典名著(這種不良的風氣一直延續到當代),他按自己的想法給《論語》、《孟子》等書加了不少評注,但是,因為「品」名著的人和原作者不在一個檔次,結果這些經典被「品」得變了味,如同珍珠外表包裹了厚厚的爛泥,反倒讓人更難看懂原著了,就像後來顏李學派提出的「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這間接導致了元朝非著名作家--無名氏在《馬陵道》裡,公然「教唆」廣大知識份子,要「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但是,朱熹同學的論文在趙宋年間並沒有形成太大的氣候,甚至還有一些同年級和低年級的校友們說他是「偽道學」。可是,到了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熹同學的文章成了範文,參加科考的人看儒家經典,得以朱熹「品」出的結論為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王華的行為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一等事

王華雖然沒有完全繼承祖先的風骨,但是王家濃厚的文化底蘊在他身上充分得到了體現。成化17年,王華中了狀元,進了明帝國「皇家科學院」(翰林院),十歲的王守仁也隨著搬到了北京。王狀元一心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也能作狀元,交了大筆學費,把王守仁送進了師資力量雄厚的北京某重點中學讀書。但是,王守仁好像沒有理解老爸的用意,放了學就和鄰居家的孩子們一起,玩排兵佈陣的戰爭遊戲,還特別喜歡下象棋。王華對此很是惱火,於是父子間有了這樣一段對話:「咱家代代都是讀書的,怎麼出了你這麼個孩子?」「讀書有啥用?」「讀書像你爸爸我這樣中狀元。」「爹中了狀元,兒子孫子還是狀元嗎?」「當然不是,你要中狀元,還得自己讀書。」王守仁一樂:「那沒意思,這樣的狀元不稀罕。」王華一聽,啥?不稀罕?小時候沒給你喝「三鹿」啊,怎麼腦殘了?於是「父益怒撲責之」,無辜的象棋也被送進河裡泡澡去了,王守仁因此以諸葛孔明自喻,作詩一首: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遊。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從此,王守仁讀書更刻苦了些,但是他讀書的目的卻與父親大人的希望不同。12歲那年,王守仁曾經問過老師一個深刻的問題:「何為第一等事?」其實這也是千百年來,無數智者都問過的問題--人生的價值是什麼?然而,這個問題出自一個小小少年之口,則突顯出王守仁的與眾不同。無奈那個老師是個有知無識的人,也只能給出個庸俗的答案:「就是讀書當官(只讀書登第耳)。」王守仁搖搖腦袋:「最重要的大概不是當官,而是學聖賢。」

一個孩子,思想咋這麼深刻呢?原來此前有個小插曲,有一回,王陽明和幾個同學出去逛街,路邊一個相面先生追著要給他看相,說他的相貌難得一見,恐怕是萬里挑不出一。

近幾十年來,很多國人對相面算卦等預測的學問嗤之以鼻,並人云亦云的稱為「封建迷信」,其實,有句老話叫「醫蔔不分家」,只不過醫生是看病的,占卜者是看命的,就像不能因為有庸醫害人就否定醫學一樣,也不能因為占卜者中混雜著賣狗皮膏藥的,就把預測之術一概封殺。

這個相面先生還真不是賣大力丸的,他叮囑王守仁記住:「當你的鬍子長到衣領時,你就入了聖境;鬍子長到心口窩時,你就結聖胎了;鬍子長到丹田(小腹處)時,你就聖果圓滿了。(須拂領,其時入聖境;須至上丹台,其時結聖胎;須至下丹田,其時聖果圓。)這幾句話精煉地概括了陽明先生的一生,也開啟了他封存智慧的大門。(待續)

有人削尖腦袋想作官卻怎麼也作不了,王與准不想作官,卻躲不開。永樂大帝登基後,為了探訪道家一代宗師--張三豐,派官員到處搜尋人才,王與准逃進深山,避而不見,不小心從石崖上掉下去,摔傷了腳,於是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遁石翁」。徵召王與准的使者見他受了傷,於是改征他的次子王世傑,無奈之下,王與准只好讓二兒子當了領取「助學金」的秀才。

王世傑「年十四,盡通《四書》《五經》宋大儒之說」,果然是王家又一才子。後來趕上大考之年,按規定,為防止作弊,考生得散發脫衣,接受檢查,世傑覺的是侮辱,連考場也沒進,轉身就走,這氣節頗有乃祖風範。

王世傑有個兒子叫王倫(可不是梁山上被林沖砍了那位),字天敘,也就是王陽明的祖父。王天敘喜歡竹子,在自己住的小屋周圍還種了不少,因此得了個雅號「竹軒先生」。王天敘也是大器早成的人,剛一成年,浙東的名門望族就爭著聘請他作家庭教師,但他承繼了祖先淡泊名利的品性,雖然滿腹經綸,卻不願作官,當了一輩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可貴者,乃是他的「容人之美」,天敘的母親性格嚴厲,又偏愛他的弟弟,但天敘像舜一樣照樣孝敬母親、愛護弟弟。這種秉持仁義之道的涵養,正是中華文化推崇的君子之風,對王陽明的成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

這個家族本身已經充滿了傳奇色彩,而王陽明的出現在傳奇之外又增加了幾分神秘。

從雲中來

成化八年(1472年)9月30日亥時,余姚王家的媳婦鄭氏,在龍泉山北麓的小樓上生下一個男孩,他就是後來的一代大儒王陽明。對於這孩子的出生,《明史》上寫的太簡略,只說「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夢神人自雲中送兒下,因名雲」。《瑞雲樓記》裡則比較詳細的記述了這件事:王陽明的奶奶岑氏夢見一位身穿紅袍、佩戴寶玉的神仙,在漫天瑞雪籠罩和鼓樂鳴奏聲中(看來王陽明待遇不低),從雲間緩緩降臨,抱了一個嬰兒交給她。岑氏說:我已經有兒子了,我兒媳婦對我很孝敬,能不能讓這孩子作我孫子,神仙很爽快的答應了,此時,一陣喧嘩把岑太夫人從夢中驚醒,原來是懷孕14個月的兒媳鄭氏終於正式當媽了,那個小樓後來被叫做「瑞雲樓」。大概因為一墜地就帶來了神異的夢兆,陽明先生一生與夢結下了不解之緣。

天降麟兒,王家上下都很高興,為了紀念這個神奇的夢,王天敘還給孫子取名王雲。可是這個神仙送來的孩子一直不會說話,實在是個愁人的事兒。直到王雲五歲那年,有一天,他正在路邊玩耍,一個路過的游方僧人走了過來,摸了摸他的腦袋感歎道:「好個孩兒,可惜(來歷被)道破(了)。」王雲的祖父恰好在旁邊,聽到這句話恍然大悟,於是給孫子改名為「守仁」,說來也奇,改了名字勝過靈丹妙藥,王守仁會說話了,而且一張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這類名句,家裡人大驚,問他從哪學來的,他說聽爺爺朗讀過,就記下來了,眾人無不嘆服他記憶力之強。

此時,王守仁的父親王華正忙著準備「公務員考試」呢。自王綱那一代開始,王守仁的祖先幾乎都有幾分仙風道骨,唯獨王華是個例外,與淡泊明志的先人們不同,王華更看重世間的功名,這倒不是因為王華發生了什麼基因突變,而是社會風氣使然,就像王陽明悟道後所說的——「良知天然現成,卻被聞見習氣給遮蔽了」。

當年孔老夫子帶著門人,不辭辛苦的到外國講學,寧肯挨餓,也不降低道德標準,希望大夥按照仁義忠恕之道向聖賢靠攏,千百年間,還真的教導出不少賢德之士。然而到宋朝出了一個朱熹,這位老兄喜歡「品」古典名著(這種不良的風氣一直延續到當代),他按自己的想法給《論語》、《孟子》等書加了不少評注,但是,因為「品」名著的人和原作者不在一個檔次,結果這些經典被「品」得變了味,如同珍珠外表包裹了厚厚的爛泥,反倒讓人更難看懂原著了,就像後來顏李學派提出的「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這間接導致了元朝非著名作家--無名氏在《馬陵道》裡,公然「教唆」廣大知識份子,要「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但是,朱熹同學的論文在趙宋年間並沒有形成太大的氣候,甚至還有一些同年級和低年級的校友們說他是「偽道學」。可是,到了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熹同學的文章成了範文,參加科考的人看儒家經典,得以朱熹「品」出的結論為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王華的行為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一等事

王華雖然沒有完全繼承祖先的風骨,但是王家濃厚的文化底蘊在他身上充分得到了體現。成化17年,王華中了狀元,進了明帝國「皇家科學院」(翰林院),十歲的王守仁也隨著搬到了北京。王狀元一心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也能作狀元,交了大筆學費,把王守仁送進了師資力量雄厚的北京某重點中學讀書。但是,王守仁好像沒有理解老爸的用意,放了學就和鄰居家的孩子們一起,玩排兵佈陣的戰爭遊戲,還特別喜歡下象棋。王華對此很是惱火,於是父子間有了這樣一段對話:「咱家代代都是讀書的,怎麼出了你這麼個孩子?」「讀書有啥用?」「讀書像你爸爸我這樣中狀元。」「爹中了狀元,兒子孫子還是狀元嗎?」「當然不是,你要中狀元,還得自己讀書。」王守仁一樂:「那沒意思,這樣的狀元不稀罕。」王華一聽,啥?不稀罕?小時候沒給你喝「三鹿」啊,怎麼腦殘了?於是「父益怒撲責之」,無辜的象棋也被送進河裡泡澡去了,王守仁因此以諸葛孔明自喻,作詩一首: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遊。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從此,王守仁讀書更刻苦了些,但是他讀書的目的卻與父親大人的希望不同。12歲那年,王守仁曾經問過老師一個深刻的問題:「何為第一等事?」其實這也是千百年來,無數智者都問過的問題--人生的價值是什麼?然而,這個問題出自一個小小少年之口,則突顯出王守仁的與眾不同。無奈那個老師是個有知無識的人,也只能給出個庸俗的答案:「就是讀書當官(只讀書登第耳)。」王守仁搖搖腦袋:「最重要的大概不是當官,而是學聖賢。」

一個孩子,思想咋這麼深刻呢?原來此前有個小插曲,有一回,王陽明和幾個同學出去逛街,路邊一個相面先生追著要給他看相,說他的相貌難得一見,恐怕是萬里挑不出一。

近幾十年來,很多國人對相面算卦等預測的學問嗤之以鼻,並人云亦云的稱為「封建迷信」,其實,有句老話叫「醫蔔不分家」,只不過醫生是看病的,占卜者是看命的,就像不能因為有庸醫害人就否定醫學一樣,也不能因為占卜者中混雜著賣狗皮膏藥的,就把預測之術一概封殺。

這個相面先生還真不是賣大力丸的,他叮囑王守仁記住:「當你的鬍子長到衣領時,你就入了聖境;鬍子長到心口窩時,你就結聖胎了;鬍子長到丹田(小腹處)時,你就聖果圓滿了。(須拂領,其時入聖境;須至上丹台,其時結聖胎;須至下丹田,其時聖果圓。)這幾句話精煉地概括了陽明先生的一生,也開啟了他封存智慧的大門。(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