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狗年說狗,說狗解字,狗吠“汪汪”,寓意“旺旺”

“狗” 字,形聲字,從犬,從句,古代勾與句同音同意,都讀gou(夠) ,

表示尾巴彎曲,狗是勾的諧音,犬是圈(quan)的諧音, “犬”字,“大”字右上角加一點,這是一隻獵犬的形象。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許慎《說文解字》中對犬的解釋:犬,狗之懸蹄者也,象形。犬有五指,有一指不著地,為之懸蹄,狗小無懸蹄,犬大有之,因此狗,犬也,大者為犬,小者為狗。

犬和狗的區別主要有三點:其一,時代不同,犬是產生在甲骨文或更早一些的年代裡,具體年代至少有五千多年,這是此物的原始稱謂。而狗字的使用才二千多年,是屬於派生物的稱謂。其二,範圍不同,犬是泛稱,無論大狗小狗,長毛狗,短毛狗,現在的狗,過去的狗,均可稱犬。而狗則不同,嚴格名意上的狗就是指小狗或小型狗。其三,聲譽不同。查閱相關資料,就會發現在用犬字的文章資料中幾乎沒有貶意。

而用狗的文章資料中,大多是貶意的。

“犬”字內含人字,有人說: “犬介於人畜之間”。都說狗通人性,通常狗給人帶來的歡樂與藉慰,人狗之間情感的粘著,是每個養狗人都經歷過的。一位美國名人感歎:“不曾養過狗的人,很難想像與狗一起生活是什麼樣子;養過狗的人,則無法想像沒有狗的日子該怎麼過。”狗作為人類飼養的最為普遍的寵物,

融入現代人的家庭生活,並充當“明星”角色 。

凡用犬做偏旁的字都與犬有關,如:

“獒” 字,獒字最早見於金文,其代表字形作敖。敖和獒字通假。馬高大出眾稱作驁,蟹大足稱作螯,龜大稱作鼇,鳥大稱作鷔,凡高大雄健兇猛之犬皆可稱為獒。犬稱為獒到現在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大約比犬叫做狗早一千年。

獒犬由於有高大聰明雄健兇猛的特點,被統治者所看中,並把它當作維護自己統治的工具—護衛犬。由於獒犬珍貴稀少。周朝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少數民族把自己最心愛的獒犬作為貢品獻給周天子,以博其心歡。最初的獒犬就是指的藏獒。

“狀” 字,狀字的繁體為“狀”,《說文解字》中解:“狀,犬形也。”有食狗族解釋說,“狀”字就是把狗肉切成片,

切片狗肉。原來“狀元”是“犬形也”,告狀者是“犬形也”,而狀元和告狀的都必須吃一頓切片狗肉,否則就會自動喪失相應資格。

“獄” 字, 《說文解字》中解:“獄,二犬,所以守也。”獄字作牢獄之義時,是用兩條狗看守犯人的。但是《周禮•大司徒》:爭罪曰獄。而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獄”:朝廷曰獄,取相爭之意。原來“獄”字作打官司之義時,是原告和被告像兩隻狗一樣打起來了。《說岳全傳》中說,當年嶽飛奉詔回京時晚宿金山寺,金山寺方丈念岳飛忠臣,想保護他,便從中周旋,第二天起早,方丈問岳飛,晚上可曾夢到什麼?嶽飛說夢中見到兩條狗爭相交談。方丈說岳飛北去有牢獄之災。二狗爭言,應了“獄”字的字形。

“臭” 字, 《說文解字》中解: “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獵者,放犬入山,隨其後,犬臭露草,知貛狸所在。”犬的嗅覺靈敏,是狩獵的好幫手。

“獲” 字, 《說文解字》中解:“獵所獲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故從犬,引申為凡得之稱。”犬通人性,能夠知曉並執行人發出的指令,利於捕獲獵物。

“獻” 字, 繁體獻 ,《說文解字》中解:“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從犬鬳聲。”用肥犬做祭祀祖先的祭品。另一種解釋則是犬銜獵物獻給主人。

“伏” 字,從“人”從“犬”, 人類始祖伏羲,就是一個帶犬伏獵的人。

“吠”字,從口從犬,動詞,常被解釋為狗的叫聲。出自《說文》中"吠,犬鳴也"。

“猋” 字( biāo),同“飆”, 狗飛快奔跑的樣子。

“器” 字,“四口用力,一犬能及”,倉頡造“器”字,用犬來說明器具的重要性。一條看家犬能頂四個保安,狗能24小時值班,而保安一人一天八小時,連續值班三天,輪休一天。"保",人呆也,若有一技之長能當保安?一條狗能頂四個保安,氣(器)人吧。狗是中國人看家護院的理想保安,比個別堅守自盜的物業公司強多了。

帶有反犬旁的字大都與犬科動物有關,如:

“猜” 字,《說文解字》:“猜,恨賊也。犬旁從青聲。倉才切。” 根據狗叫猜想有賊。

“獨” 字, 獨字繁體為作“獨”,《說文解字》:“犬相得鬥,從犬,蜀聲。羊為群,犬為獨也”,“獨”字源自不合群的狗,聚集在一起就要爭鬥。 “群”字有羊字旁是因為羊群居,所以“獨”字用反犬旁是借用犬比較“獨”這個特點。後來用來形容人,指不合群的人。

“獵” 字, 《說文解字》: “獵,放獵逐禽也。”帶狗捕捉禽獸。

漢字簡化後,有些與狗無關的動物也用反犬旁,如:貓繁體為“貓”,豬的繁體為“豬”。

十二地支中,狗年的代號是 “戌”。方位是西北,以一天的時間來看,為下午7-9時,以季節論,是草木逐漸凋零枯萎,秋高氣爽的十月。在十二地支中排第十一位。 仔細觀看“戌”這個字,就像人手拿著戈。在原始的打獵生活中,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自古以來就由人類飼養,這種共同生活的關係從未改變。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並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夜幕降臨,是為戌時。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與之結為戌狗。

金山寺方丈念岳飛忠臣,想保護他,便從中周旋,第二天起早,方丈問岳飛,晚上可曾夢到什麼?嶽飛說夢中見到兩條狗爭相交談。方丈說岳飛北去有牢獄之災。二狗爭言,應了“獄”字的字形。

“臭” 字, 《說文解字》中解: “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獵者,放犬入山,隨其後,犬臭露草,知貛狸所在。”犬的嗅覺靈敏,是狩獵的好幫手。

“獲” 字, 《說文解字》中解:“獵所獲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故從犬,引申為凡得之稱。”犬通人性,能夠知曉並執行人發出的指令,利於捕獲獵物。

“獻” 字, 繁體獻 ,《說文解字》中解:“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從犬鬳聲。”用肥犬做祭祀祖先的祭品。另一種解釋則是犬銜獵物獻給主人。

“伏” 字,從“人”從“犬”, 人類始祖伏羲,就是一個帶犬伏獵的人。

“吠”字,從口從犬,動詞,常被解釋為狗的叫聲。出自《說文》中"吠,犬鳴也"。

“猋” 字( biāo),同“飆”, 狗飛快奔跑的樣子。

“器” 字,“四口用力,一犬能及”,倉頡造“器”字,用犬來說明器具的重要性。一條看家犬能頂四個保安,狗能24小時值班,而保安一人一天八小時,連續值班三天,輪休一天。"保",人呆也,若有一技之長能當保安?一條狗能頂四個保安,氣(器)人吧。狗是中國人看家護院的理想保安,比個別堅守自盜的物業公司強多了。

帶有反犬旁的字大都與犬科動物有關,如:

“猜” 字,《說文解字》:“猜,恨賊也。犬旁從青聲。倉才切。” 根據狗叫猜想有賊。

“獨” 字, 獨字繁體為作“獨”,《說文解字》:“犬相得鬥,從犬,蜀聲。羊為群,犬為獨也”,“獨”字源自不合群的狗,聚集在一起就要爭鬥。 “群”字有羊字旁是因為羊群居,所以“獨”字用反犬旁是借用犬比較“獨”這個特點。後來用來形容人,指不合群的人。

“獵” 字, 《說文解字》: “獵,放獵逐禽也。”帶狗捕捉禽獸。

漢字簡化後,有些與狗無關的動物也用反犬旁,如:貓繁體為“貓”,豬的繁體為“豬”。

十二地支中,狗年的代號是 “戌”。方位是西北,以一天的時間來看,為下午7-9時,以季節論,是草木逐漸凋零枯萎,秋高氣爽的十月。在十二地支中排第十一位。 仔細觀看“戌”這個字,就像人手拿著戈。在原始的打獵生活中,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自古以來就由人類飼養,這種共同生活的關係從未改變。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並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夜幕降臨,是為戌時。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與之結為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