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請一定要認識那只下蛋的雞

如果你喜歡一個作家的作品,那麼你有沒有必要去瞭解這個作家的生平呢?

想像一下,孟浩然、杜甫和李白在同一時間從唐朝穿越過來了,他們齊刷刷地站在你面前……

哈!是不是很想沖上去求籤名?請大家克制一下,

我有更重要的任務留給你們:

請根據直覺給他們的年齡排序。

答案是:孟浩然>李白>杜甫。

如果你答對了,恭喜你。我猜你在讀書時很喜歡研究古人的生辰八字。

如果你答錯了,不要沮喪。我在朋友圈裡小範圍測試了一下,

大部分朋友都認為杜甫比李白年紀大。

實際上,李白比杜甫大了十幾歲,他們攜手同遊的時候,杜甫才三十出頭,李白已經四十好幾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很多人會錯以為杜甫比李白年長呢?

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想,那就是閱讀他們的作品會影響我們對他們形象的判斷。

我們想到杜甫會想到他的“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想到他哀歎“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杜甫就差沒在臉上刻著“我是老人”四個大字了。一個老年詩人的形象徐徐浮現。

而當我們想到李白時,會想到他走四方啊路迢迢水長長,啊不,是去廬山看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想到他跟朋友一起吃喝玩樂,“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像是一個不會老的中青年,永遠充滿活力,永遠熱血沸騰。

大膽假設過後,我們就來小心求證一下吧!我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統計了一下教科書上的李白和杜甫的詩。

我斗膽把四十歲看作一個分水嶺,李白的詩裡他四十歲前和四十歲後寫的各占一半,而且他三十歲之前的作品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一!

而杜甫的詩裡只有一首是他四十歲之前的作品,

其餘的都是他四十歲之後創作的,五十歲之後寫的詩更是占了將近一半。

如此看來,我的大膽猜想得到了印證。很多人誤以為杜甫是一個比李白更成熟的男子,實在是情有可原。

當然,我們能統計出這些資料,還得感謝專家學者整理編寫出詳盡的資料,否則我們是很難確定一些作品的創作時間的。

那麼,專家學者為什麼願意花精力編寫作家年譜、給作品系年呢?搞清楚作者的生平事蹟和創作時間,

重要嗎?

很重要。

舉一個小小的例子,我們來看一下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裡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這首詩寫的是杜甫跟一位老友久別重逢,似乎沒什麼值得注意的。

但如果你知道這些:這首詩是杜甫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寫下的,杜甫跟李龜年初次相遇時,杜甫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唐朝還處於燦爛奪目的“開元盛世”時期。如果你知道這些,再回頭看這首詩,我相信你會有更多感觸。

再比如李商隱的《舊將軍》:

雲台高議正紛紛,

誰定當時蕩寇勳。

日暮灞陵原上獵,

李將軍是舊將軍。

如果我們不瞭解李商隱的人際關係,可能只能讀出李商隱在為李廣打抱不平。

但如果你知道這些:李商隱的岳父跟李德裕的關係不錯,李商隱本人也很仰慕李德裕。有一年淩煙閣要添新畫像,入選標準自然是看誰對國家的功勞大,結果功勳卓著的李德裕根本沒被提名。不僅如此,沒過幾個月,他還被貶職了。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發現了,李德裕的遭遇跟李廣頗有幾分相似。所以很多詩評家認為李商隱是借李廣為李德裕打抱不平,這種解讀還是很有道理的。

講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文學批評中的“知人論世”,“知人論世”指要理解一個人的作品,除了要細讀文本,還應該去研究他的生平事蹟、所處的時代背景等。

所以專家學者願意花精力編寫作家年譜、給作品系年,讓他們的人生在紙上重現,讓他們更好地被欣賞,被理解。

希望大家在讀詩的時候,願意花時間去瞭解詩人的生平和創作背景,我相信,這樣做的你一定會有更多收穫。

P.S.這裡用資料統計來驗證猜想,算不上多麼科學,因為很多詩並不能反映出作者創作時的年齡。這樣做一是想博君一笑,二是想帶大家換個角度看詩歌。

P.S.S.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中也有一千個莎士比亞、李白、蘇軾、魯迅……也許在你的眼中,杜甫也有青春飛揚的面容,這恰恰說明你是一個幸運的讀者,能夠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偉大靈魂的另一面,何其幸也!

杜甫跟李龜年初次相遇時,杜甫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唐朝還處於燦爛奪目的“開元盛世”時期。如果你知道這些,再回頭看這首詩,我相信你會有更多感觸。

再比如李商隱的《舊將軍》:

雲台高議正紛紛,

誰定當時蕩寇勳。

日暮灞陵原上獵,

李將軍是舊將軍。

如果我們不瞭解李商隱的人際關係,可能只能讀出李商隱在為李廣打抱不平。

但如果你知道這些:李商隱的岳父跟李德裕的關係不錯,李商隱本人也很仰慕李德裕。有一年淩煙閣要添新畫像,入選標準自然是看誰對國家的功勞大,結果功勳卓著的李德裕根本沒被提名。不僅如此,沒過幾個月,他還被貶職了。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發現了,李德裕的遭遇跟李廣頗有幾分相似。所以很多詩評家認為李商隱是借李廣為李德裕打抱不平,這種解讀還是很有道理的。

講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文學批評中的“知人論世”,“知人論世”指要理解一個人的作品,除了要細讀文本,還應該去研究他的生平事蹟、所處的時代背景等。

所以專家學者願意花精力編寫作家年譜、給作品系年,讓他們的人生在紙上重現,讓他們更好地被欣賞,被理解。

希望大家在讀詩的時候,願意花時間去瞭解詩人的生平和創作背景,我相信,這樣做的你一定會有更多收穫。

P.S.這裡用資料統計來驗證猜想,算不上多麼科學,因為很多詩並不能反映出作者創作時的年齡。這樣做一是想博君一笑,二是想帶大家換個角度看詩歌。

P.S.S.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中也有一千個莎士比亞、李白、蘇軾、魯迅……也許在你的眼中,杜甫也有青春飛揚的面容,這恰恰說明你是一個幸運的讀者,能夠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偉大靈魂的另一面,何其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