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快來看看古代懷孕都有什麼禁忌?

因為孕媽咪的體內多了一個寶貝,因此食衣住行需要特別小心翼翼,但小心的程度要如何拿捏呢?其實只要掌握安全原則,孕媽咪可以更安心的看待自己的大動作,而不至於對該不該遵守禁忌而傷腦筋。

1.不宜搬動重物?

古代民間傳統認為懷孕時,有著一股「胎氣」來滋長與發育成型,若胎氣不足,擔心會損及胎兒的健康或使胎兒發育不全,因此,傳統上為顧全胎氣的充盈以保胎兒的健全與出生後的健壯,會禁止婦女于懷孕時搬移或提取重物。

以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雖然無法證實有所謂的胎氣存在,但懷孕期間避免提取重物,是為了避免孕婦發生意外或過於勞累,倘若覺得物品有沉重感,就請家人朋友代勞,以免過於辛勞,容易造成子宮收縮或身體不適。

2.手臂上舉不能高過肩膀?

古人相信胎兒是憑藉咬著媽媽的「奶筋」(乳☆禁☆頭)而懸吊于媽媽體內,因此,若懷孕婦女手臂上舉拿取高處物品或晾曬衣物,

便會擔心該舉動會讓胎兒因此咬不住「奶筋」而墜落,造成流產或胎兒餓死。

黃旭光醫師指出,手臂上舉過肩影響胎兒,在現代醫學的觀點並無根據,避免拿取高處物品或晾曬衣物,可視為是為了避免孕媽咪過於辛勞或發生重心不穩跌倒的意外所給予的建議。

3.孕期中不能行房?

民間生育習俗相信婦女懷孕時應避免夫妻行房,認為親密行為的發生會影響母體中的穩定環境與驚動胎氣,

讓子宮內環境變得不寧靜,進而妨礙胎兒的發育或造成母體健康上的損害。

以醫學的角度而言,懷孕期間的性行為並不會對胎兒發育有所影響,除了因為懷孕初期的不穩定與懷孕後期接近臨盆須特別小心之外,只要與醫師確認為非慣性流產體質或非高危險妊娠情況,在安全的範圍內,孕媽咪可視自身情況與另一半溫柔進行。

4.不可騎乘機車?

古時候雖然沒有機車,但由於中國人對於「傳宗接代」的重視,因此,對於妊娠中婦女的外出也發展出許多禁忌,其中包含不宜夜間出遊,以免遭鬼魅傷及胎兒,或不能觀看月蝕以免觸犯月娘或導致生出四肢不健全的胎兒等。

乘坐機車雖然並沒有絕對禁止的理由,但礙於現在交通不若以前單純,懷孕初期、接近臨盆或有流產風險的孕媽咪,仍應儘量避免騎乘機車。

建議儘量有家人或朋友的陪伴外出,讓孕媽咪有任何立即性的需求時,能獲得及時的照顧。

家中是孕媽咪最能放鬆的場所之一,但最親近的地方卻也是傳說中胎神最常停留的所在地,居家禁忌雖多如牛毛,但孕媽咪仍可在理解源由後,決定是否遵循或參考,以確保孕期能安心又放心。

1.不能觸犯胎神?

根據記載,胎神每日雖會停留於家中的不同位置,但孕婦及其家人仍可從農民曆上確認其位置並小心行為,避免觸動胎神,以保胎兒安全。蔡上機老師認為,所謂的胎神,應是指將來嬰兒出生後,預備投注在嬰兒肉體的靈體,亦即寶寶的靈魂、魂魄,或可視為是前來投胎的靈體。

胎神的存在與否,無法以科學的角度解釋,也無法證實,只要媽咪于懷孕期間能保持心情平穩與安心,是否遵循信仰都可自行決定。

2.不能使用剪刀、指甲刀、針線或釘子?

為了避免不小心觸犯胎神,早期的人們會禁止孕婦接觸刀、剪、針線或釘子以杜絕後患,深怕孕媽咪一旦使用這些物品傷及胎神,就會讓寶寶的肢體或五官出現缺陷。

孕婦動用刀、剪、針線或釘子導致生出有缺陷的寶寶,以科學角度來檢視並不成立,唯一可參考的價值在於:可避免使用刀、剪、針線或釘子所帶來的意外傷害。

3.不能搬移傢俱、搬家或修繕?

古代民間家中若有懷孕婦女,搬家、修繕或移動傢俱都屬較重大的事件,老一輩的長者擔心大型傢俱的移動或穿牆鑿壁會驚嚇到胎神或傷害胎神,進而造成孕婦流產、難產或寶寶出生後的殘缺。

以現代觀點而言,懷孕時,媽咪因為腹中多了一個胎兒,重心可能較為不穩,搬移傢俱容易造成孕媽咪跌倒或受傷,不適合孕婦參與。建議孕媽咪若真有搬家、修繕與搬移傢俱的需求,只要把握安全原則,避開被碰撞的機會即可進行。

4.懷孕忌憂慮?

古代人相信母親的精、氣、神與胎兒相通,認為如果孕婦有愛哭泣的特徵時,寶寶出生後也會比較愛哭,因此,為了能讓新生兒出生後好帶又有人緣,多會要求孕婦在心情上要時常保持愉快。

研究發現,胎兒若在媽媽肚子裡時習慣好情緒的生理反應,將來出生後情緒會較穩定,反之,若媽媽的情緒長期處於低氣壓,身體釋放出的壓力荷爾蒙,不但會抑制胎兒生長激素的分泌並影響營養吸收外,也會使寶寶出生後對於負面情緒的生理反應感到熟悉,覺得猶如在媽媽子宮中一樣有安全感,而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

早期民間對於保胎十分重視,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讓胎兒從此不保,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禁忌聽起來雖然讓人無法理解,但深究之下,卻能在其中發現老一輩長者對於胎兒的深深愛護之情。

1.孕婦忌被拍肩膀?

民間信仰認為人身上有無形的三把火,分別位於頭上與兩邊肩膀上,具有避邪的防護功能,如果突然拍打頭部或肩膀,可能會不慎將護體的無形三把火熄滅。

懷孕期間孕婦的情緒有時比較不穩定,若遭到驚嚇使腎上腺素分泌,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穩定或造成流產與早產,因此,雖然拍打肩膀與流產沒有絕對關係,但在安全的考量下,避免拍孕婦的肩膀是比較好的選擇。

2.未滿3個月不能說?

早期傳統社會認為懷孕初期胎兒元神還不穩定(尚未穩定著床),是流產的高危險期,在未成定數前,某些長輩擔心會遭遇無形力量或冤親債主的藉機破壞,因而認為延遲公開懷孕消息較能保全胎兒。

由於胚胎著床的不穩定或胚胎本身的品質不佳,懷孕3個月前估計約有10%~20%的自然流產率。禁忌的遵守與否,以自己安心為原則,倘若不公開比較安心,建議孕媽咪就無須急著分享喜悅,應以心情的安穩為前提來考慮。

3.孕期用藥中藥勝於西藥?

中藥又稱本草,因取材天然且未經精製,傳統上便認為中藥較為溫和而不傷身,且古代人養胎或為孕婦補身常以中藥材為之,因而衍生至今。

懷孕期間(尤其是前3個月)能不使用額外的藥物是最理想狀況,但如果孕媽咪感到身體不適,為了不延誤就診時機,適時就醫是最安全的選擇,此外,無論是中藥或西藥,若醫囑有必須用藥的需求就不該一味抗拒,以避免病情加重。

4.孕期照射X光會危及胎兒?

隨著科學的進步,X光的發明讓醫學的進展向前跨出關鍵性的一步,然而,人們同時也發現長期暴露在超量的輻射線下有礙人體健康,也會危及胎兒的發育,因此在不瞭解詳情的情況下,一般都會建議孕媽咪絕對不要接受任何X光的診斷觀察。

牙醫診斷或胸部X光,其放射線強度不一定比家中的家電或3C設備強,因此,因應診斷而照射的X光,對於胎兒的影響並不大,除非是接受高放射線治療的照射,否則孕媽咪無需過於擔心。

孕期飲食禁忌,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有些是廣傳的習俗,如:因為食物的諧音、型態或習性,所以有禁食的說法,但有部分則是已被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的確對母體有影響,故須禁食,無論是何種原因,孕媽咪都該多加瞭解。

1.吃水產海鮮類對胎兒不利?

從古代文獻中可知,部分水產海鮮類是孕期要儘量避免的食物,可能是從經驗歸納出來,有些則是因為食材外型所致。

由於海鮮類食材本來就不容易保鮮,而不潔的海鮮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甚至是嚴重的食物中毒。由於水產海鮮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等,若適量補充,對母體及胎兒都很有幫助,若孕媽咪本身對海鮮類過敏就要避免食用。

2.懷孕不能喝冰飲?

從唐代孫思邈《千金藥方》:「妊娠食冰漿,絕胎」,可知傳統醫學上就有喝冰飲會影響孕程的可能,而元代賈銘的《飲食須知》中提到:「燒酒,令子驚癇。」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也出現「飲燒酒主子驚癇」,可得知飲酒會影響胎兒健康,所以自古代開始即對於孕婦飲用品已有禁忌。

如果孕媽咪喝了冰飲後,出現腹瀉或其他腸胃問題,就應儘量避免飲用。而飲酒的禁忌是從古至今皆有的,酒精已被證實會危及胎兒的腦部發育,造成腦部畸形、生長遲滯等。

3.懷孕不是每樣水果都能吃?

民間流傳的孕婦禁忌飲食包含性寒的瓜果類,如:木瓜、西瓜、苦瓜等,而顏色偏黃的食物,也被流傳容易使胎兒出生後出現黃疸症狀。

其實孕媽咪的飲食不需要太過於緊張地限制,可依季節或氣溫來調整蔬果進食。每天攝取的量以一份為主,過量水果也會有大量的糖分進入體內,若有糖尿病或肥胖的孕媽咪,更應該多加注意攝取量。

4.食用紅花會導致流產?

雖然中藥的藥性較弱,但對於孕婦仍有一定的影響力。許多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就容易引發早產,如山楂、紅花、黑木耳等,若過量食用會導致流產或早產。

使用中藥的傳統已相當久遠,無論是否有科學根據,都應有其參考價值,廖千惠醫師提到,懷孕期間的禁忌中藥,包含劇毒藥、藥性猛,以及墮胎功能較強的中藥,如巴豆、牽牛、麝香、三棱、莪術等,其中麝香有開竅醒神、活血散結、止痛或催產的功效,容易使胎死腹中。

因懷孕而須特別注意的禁忌場所,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但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有些禁忌漸漸變得不那麼重要,但是傳統上的禁忌也是其來有自,而且有許多還深植在老一輩長者的觀念裡。

1.醫院探病不能去?

許多長輩都禁止孕媽咪探病的行為,在傳統習俗上,探病除了可能會感染到病患身上的病菌外,醫院是一個經常有生死交替的場所,不僅有嬰兒出生,也有病患死亡,所以容易動到胎氣,造成流產或胎兒不健康的說法。

以現代醫學及科學的角度來看,孕媽咪若有探病需求,須確保自身的安全衛生。由於醫院或診所是公共場所,進出的人數很多,也是病毒及細菌最多的地方,若孕媽咪的抵抗力較差,被病菌感染的風險較大。

2.孕婦不入寺廟?

由於傳統中國文化普遍較男尊女卑,女性能執行的事情、能進入的場合都比較受限。女性之所以會懷孕是因為曾進行性行為,性行為被視為不潔的,而神明、法會及各種宗教儀式都是崇高的,所以孕婦不能接近或參與,否則就是褻瀆神祉、冒犯神明。但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怕孕婦誤入陰廟,影響了胎氣。

因為風俗民情的轉變,有許多禁忌漸漸消失,孕婦不入寺廟的傳統也逐漸式微,但寺廟仍然是人潮多的公共場所,可能會出現推擠碰撞的現象,對孕婦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3.喪葬場合須避免?

喪葬場合的氣氛較低迷,往往會讓孕婦產生不好的念頭,甚至為此鬱鬱寡歡,造成心理過度的壓力。另外也有沖煞的說法,若孕婦吃了喪葬用的祭品、看到封棺、使用喪家毛巾等,都有可能導致流產或胎兒夭折。

由於喪葬的流程難免較久,在長時間處於身心緊繃的情況下,的確是會造成孕婦的身心理有一定程度的壓力,一旦孕婦的壓力持續過大,就會間接對胎兒有不良的影響,若非得參與,孕婦也該自行斟酌時間長短。

4.婚宴場合「喜沖喜」不吉利?

以傳統角度而言,孕婦不能接觸喜慶活動,因為兩件喜事碰在一起,是無法將兩者相加的

,還可能以喜沖喜,由於新娘神當天最大,若兩者接觸,新娘神有可能會嚇到胎神,對新娘及孕婦都沒有好處。

為了尊重新人家族的習俗與長輩的顧忌,建議在出席前詢問並確認,以免造成雙方的誤會,讓兩件好事蒙上不必要的陰影。但對於孕婦來說,出入公共場合,最重要的還是注意衛生與安全。

避免觸動胎神,以保胎兒安全。蔡上機老師認為,所謂的胎神,應是指將來嬰兒出生後,預備投注在嬰兒肉體的靈體,亦即寶寶的靈魂、魂魄,或可視為是前來投胎的靈體。

胎神的存在與否,無法以科學的角度解釋,也無法證實,只要媽咪于懷孕期間能保持心情平穩與安心,是否遵循信仰都可自行決定。

2.不能使用剪刀、指甲刀、針線或釘子?

為了避免不小心觸犯胎神,早期的人們會禁止孕婦接觸刀、剪、針線或釘子以杜絕後患,深怕孕媽咪一旦使用這些物品傷及胎神,就會讓寶寶的肢體或五官出現缺陷。

孕婦動用刀、剪、針線或釘子導致生出有缺陷的寶寶,以科學角度來檢視並不成立,唯一可參考的價值在於:可避免使用刀、剪、針線或釘子所帶來的意外傷害。

3.不能搬移傢俱、搬家或修繕?

古代民間家中若有懷孕婦女,搬家、修繕或移動傢俱都屬較重大的事件,老一輩的長者擔心大型傢俱的移動或穿牆鑿壁會驚嚇到胎神或傷害胎神,進而造成孕婦流產、難產或寶寶出生後的殘缺。

以現代觀點而言,懷孕時,媽咪因為腹中多了一個胎兒,重心可能較為不穩,搬移傢俱容易造成孕媽咪跌倒或受傷,不適合孕婦參與。建議孕媽咪若真有搬家、修繕與搬移傢俱的需求,只要把握安全原則,避開被碰撞的機會即可進行。

4.懷孕忌憂慮?

古代人相信母親的精、氣、神與胎兒相通,認為如果孕婦有愛哭泣的特徵時,寶寶出生後也會比較愛哭,因此,為了能讓新生兒出生後好帶又有人緣,多會要求孕婦在心情上要時常保持愉快。

研究發現,胎兒若在媽媽肚子裡時習慣好情緒的生理反應,將來出生後情緒會較穩定,反之,若媽媽的情緒長期處於低氣壓,身體釋放出的壓力荷爾蒙,不但會抑制胎兒生長激素的分泌並影響營養吸收外,也會使寶寶出生後對於負面情緒的生理反應感到熟悉,覺得猶如在媽媽子宮中一樣有安全感,而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

早期民間對於保胎十分重視,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讓胎兒從此不保,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禁忌聽起來雖然讓人無法理解,但深究之下,卻能在其中發現老一輩長者對於胎兒的深深愛護之情。

1.孕婦忌被拍肩膀?

民間信仰認為人身上有無形的三把火,分別位於頭上與兩邊肩膀上,具有避邪的防護功能,如果突然拍打頭部或肩膀,可能會不慎將護體的無形三把火熄滅。

懷孕期間孕婦的情緒有時比較不穩定,若遭到驚嚇使腎上腺素分泌,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穩定或造成流產與早產,因此,雖然拍打肩膀與流產沒有絕對關係,但在安全的考量下,避免拍孕婦的肩膀是比較好的選擇。

2.未滿3個月不能說?

早期傳統社會認為懷孕初期胎兒元神還不穩定(尚未穩定著床),是流產的高危險期,在未成定數前,某些長輩擔心會遭遇無形力量或冤親債主的藉機破壞,因而認為延遲公開懷孕消息較能保全胎兒。

由於胚胎著床的不穩定或胚胎本身的品質不佳,懷孕3個月前估計約有10%~20%的自然流產率。禁忌的遵守與否,以自己安心為原則,倘若不公開比較安心,建議孕媽咪就無須急著分享喜悅,應以心情的安穩為前提來考慮。

3.孕期用藥中藥勝於西藥?

中藥又稱本草,因取材天然且未經精製,傳統上便認為中藥較為溫和而不傷身,且古代人養胎或為孕婦補身常以中藥材為之,因而衍生至今。

懷孕期間(尤其是前3個月)能不使用額外的藥物是最理想狀況,但如果孕媽咪感到身體不適,為了不延誤就診時機,適時就醫是最安全的選擇,此外,無論是中藥或西藥,若醫囑有必須用藥的需求就不該一味抗拒,以避免病情加重。

4.孕期照射X光會危及胎兒?

隨著科學的進步,X光的發明讓醫學的進展向前跨出關鍵性的一步,然而,人們同時也發現長期暴露在超量的輻射線下有礙人體健康,也會危及胎兒的發育,因此在不瞭解詳情的情況下,一般都會建議孕媽咪絕對不要接受任何X光的診斷觀察。

牙醫診斷或胸部X光,其放射線強度不一定比家中的家電或3C設備強,因此,因應診斷而照射的X光,對於胎兒的影響並不大,除非是接受高放射線治療的照射,否則孕媽咪無需過於擔心。

孕期飲食禁忌,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有些是廣傳的習俗,如:因為食物的諧音、型態或習性,所以有禁食的說法,但有部分則是已被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的確對母體有影響,故須禁食,無論是何種原因,孕媽咪都該多加瞭解。

1.吃水產海鮮類對胎兒不利?

從古代文獻中可知,部分水產海鮮類是孕期要儘量避免的食物,可能是從經驗歸納出來,有些則是因為食材外型所致。

由於海鮮類食材本來就不容易保鮮,而不潔的海鮮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甚至是嚴重的食物中毒。由於水產海鮮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等,若適量補充,對母體及胎兒都很有幫助,若孕媽咪本身對海鮮類過敏就要避免食用。

2.懷孕不能喝冰飲?

從唐代孫思邈《千金藥方》:「妊娠食冰漿,絕胎」,可知傳統醫學上就有喝冰飲會影響孕程的可能,而元代賈銘的《飲食須知》中提到:「燒酒,令子驚癇。」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也出現「飲燒酒主子驚癇」,可得知飲酒會影響胎兒健康,所以自古代開始即對於孕婦飲用品已有禁忌。

如果孕媽咪喝了冰飲後,出現腹瀉或其他腸胃問題,就應儘量避免飲用。而飲酒的禁忌是從古至今皆有的,酒精已被證實會危及胎兒的腦部發育,造成腦部畸形、生長遲滯等。

3.懷孕不是每樣水果都能吃?

民間流傳的孕婦禁忌飲食包含性寒的瓜果類,如:木瓜、西瓜、苦瓜等,而顏色偏黃的食物,也被流傳容易使胎兒出生後出現黃疸症狀。

其實孕媽咪的飲食不需要太過於緊張地限制,可依季節或氣溫來調整蔬果進食。每天攝取的量以一份為主,過量水果也會有大量的糖分進入體內,若有糖尿病或肥胖的孕媽咪,更應該多加注意攝取量。

4.食用紅花會導致流產?

雖然中藥的藥性較弱,但對於孕婦仍有一定的影響力。許多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就容易引發早產,如山楂、紅花、黑木耳等,若過量食用會導致流產或早產。

使用中藥的傳統已相當久遠,無論是否有科學根據,都應有其參考價值,廖千惠醫師提到,懷孕期間的禁忌中藥,包含劇毒藥、藥性猛,以及墮胎功能較強的中藥,如巴豆、牽牛、麝香、三棱、莪術等,其中麝香有開竅醒神、活血散結、止痛或催產的功效,容易使胎死腹中。

因懷孕而須特別注意的禁忌場所,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但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有些禁忌漸漸變得不那麼重要,但是傳統上的禁忌也是其來有自,而且有許多還深植在老一輩長者的觀念裡。

1.醫院探病不能去?

許多長輩都禁止孕媽咪探病的行為,在傳統習俗上,探病除了可能會感染到病患身上的病菌外,醫院是一個經常有生死交替的場所,不僅有嬰兒出生,也有病患死亡,所以容易動到胎氣,造成流產或胎兒不健康的說法。

以現代醫學及科學的角度來看,孕媽咪若有探病需求,須確保自身的安全衛生。由於醫院或診所是公共場所,進出的人數很多,也是病毒及細菌最多的地方,若孕媽咪的抵抗力較差,被病菌感染的風險較大。

2.孕婦不入寺廟?

由於傳統中國文化普遍較男尊女卑,女性能執行的事情、能進入的場合都比較受限。女性之所以會懷孕是因為曾進行性行為,性行為被視為不潔的,而神明、法會及各種宗教儀式都是崇高的,所以孕婦不能接近或參與,否則就是褻瀆神祉、冒犯神明。但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怕孕婦誤入陰廟,影響了胎氣。

因為風俗民情的轉變,有許多禁忌漸漸消失,孕婦不入寺廟的傳統也逐漸式微,但寺廟仍然是人潮多的公共場所,可能會出現推擠碰撞的現象,對孕婦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3.喪葬場合須避免?

喪葬場合的氣氛較低迷,往往會讓孕婦產生不好的念頭,甚至為此鬱鬱寡歡,造成心理過度的壓力。另外也有沖煞的說法,若孕婦吃了喪葬用的祭品、看到封棺、使用喪家毛巾等,都有可能導致流產或胎兒夭折。

由於喪葬的流程難免較久,在長時間處於身心緊繃的情況下,的確是會造成孕婦的身心理有一定程度的壓力,一旦孕婦的壓力持續過大,就會間接對胎兒有不良的影響,若非得參與,孕婦也該自行斟酌時間長短。

4.婚宴場合「喜沖喜」不吉利?

以傳統角度而言,孕婦不能接觸喜慶活動,因為兩件喜事碰在一起,是無法將兩者相加的

,還可能以喜沖喜,由於新娘神當天最大,若兩者接觸,新娘神有可能會嚇到胎神,對新娘及孕婦都沒有好處。

為了尊重新人家族的習俗與長輩的顧忌,建議在出席前詢問並確認,以免造成雙方的誤會,讓兩件好事蒙上不必要的陰影。但對於孕婦來說,出入公共場合,最重要的還是注意衛生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