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佛系”這個詞突然火了?

佛系這個詞在17年下半年出現較多,在12月上旬比較火熱,12月11日 一個大號發佈了一篇《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徹底引爆佛系這次詞。

一時間佛系粉絲、佛系買家、佛系員工、佛系學生、佛系化妝、佛系健身、佛協戀愛、佛系備胎、佛系戒煙、佛系減肥等等等...一時間什麼詞語都可以加個佛系的首碼。

先說說為什麼佛系這個詞語會火吧。

目前大家對佛系的理解意思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得過且過。大概就是有點不積極的意思。

比如說想戒煙,可也就是嘴上說說,偶爾戒一兩天又開始抽煙了然後繼續說著戒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就可以被稱為佛系戒煙;還有佛系員工,老闆說什麼就是好的,恩,哦,知道了... 老闆怎麼說就怎麼做,基本不提問,不反駁,不反抗;佛系追星就是心如止水,

不動怒,不吵架,不控評,不反黑的一種愛與和平,默默關注的追星方狀態。

這種狀態是大部分90後們的基本處事風格,所以大號們幾篇佛系開頭的文章,戳到了大家的痛點,一下子引起瘋狂轉發,評論....慢慢的這個詞就火起來了。

但是!!!為什麼要把這類帶點消極的處事方式命名為“佛系”呢?是因為佛教徒以慈悲為本,忍辱為行。對於聲色貨利,五欲六塵,多遠避之。不似世人心無厭足,

惟得多求。

然後一批自命為積極前進的人,給加上消極逃世的帽子,認為佛教不適合於現代這種物競天擇的競爭社會。 從而出現佛系這個詞語呢?

但是佛教真的是消極逃世的宗教嗎?不,只要對佛法稍有瞭解的人,就會知道佛教積極入世的精神。比方從一對生老病死的看法,乃有中國黃老的清靜無為,魏晉名士的放浪形骸。而在佛教,卻慈悲勇猛,精進不懈。

這是佛教的偉大處,也表示佛教的積極性。

佛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使人積極奮發向上 。佛教說人的身體是空的、假的,目的在勸人不要“處處為我”,而要“我為人人”,因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麼功名利祿要來何用?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不能自私自利,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佛教勸人要“少欲知足”,並沒有要人逃避責任。佛教要人“鐵肩擔道義”,

不能做獨善其身的“自了漢”,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最好的說明。總之,佛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使人向善,使人積極奮發向上 。

這樣說或許不好理解,說個例子,兩千多年輕悉達多太子看到,每個人都受制於老病死,我們擁有的一切,包括在世間的一切努力,同樣受制於老病死。既然如此,就應該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無憂、無惱的解脫之道。否則的話,哪怕眼前擁有再多,也是轉瞬即逝、朝不保夕的,又有什麼意義呢?經過這番抉擇,他生起了堅定的求道之心,要去度己度人。

為什麼悉達多太子決定出家而不是在家修行呢?因為他看到,世俗生活充滿羈絆,違緣重重,不容易專心修道。所以,真正想要解脫生死,通達涅槃,出家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出家需要完全割捨世俗的生活(離開親人、家庭、事業這樣的世俗世界)到寺院裡做尼姑、和尚。 一般梯度出家後的每天得吃齋修行,受具足戒,成為真正的僧人,放下俗世之事,一心學法講法,受十方供養。這樣又有多少人能敢於去做這件事呢?所以佛教是積極向上的,並不是“佛系”一詞表達的意思!!!

否則的話,哪怕眼前擁有再多,也是轉瞬即逝、朝不保夕的,又有什麼意義呢?經過這番抉擇,他生起了堅定的求道之心,要去度己度人。

為什麼悉達多太子決定出家而不是在家修行呢?因為他看到,世俗生活充滿羈絆,違緣重重,不容易專心修道。所以,真正想要解脫生死,通達涅槃,出家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出家需要完全割捨世俗的生活(離開親人、家庭、事業這樣的世俗世界)到寺院裡做尼姑、和尚。 一般梯度出家後的每天得吃齋修行,受具足戒,成為真正的僧人,放下俗世之事,一心學法講法,受十方供養。這樣又有多少人能敢於去做這件事呢?所以佛教是積極向上的,並不是“佛系”一詞表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