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4100萬英鎊!英國能否復興數學教育?

據說,英國人的數學很差,差的程度讓世人驚訝!

英國小朋友從剛學習數學起就依賴計算器。之前英國政府對10-12歲學生的數學進行測試,在不用計算器的情況下,27%的孩子沒有計算器甚至算不出2.36加1.49等於幾;36%的學生不知道415除於5等於幾。

英國國家數學能力中心表示,數學差導致工資水準降低、公司利潤減少、政府稅收削減,每年給英國政府帶來200億英鎊的經濟損失,這相當於GDP的1.3%。事實上,這一數位可能被低估,因為它給刑事司法系統和國家醫療服務系統帶來的損失難以量化。

有報導稱,1/3的英國人面對數學題時,如果沒有電腦的説明,就得數指頭。

很多民眾購物時因為不懂得計算貨品減價優惠每週損失10英鎊。

成人每年因購物時沒有發現商家找回的零錢不夠,而多花超過8億英鎊冤枉錢。

很多民眾不懂得在旅遊時把幣值換算,不懂計算銷售稅,收銀員算錯賬找錯錢更是常見。

這些聳人聽聞的資料竟然有圖有真相,看看下面這些圖片:

給人刻板印象的中國基礎教育在這方面卻表現優異,近年來,在針對15歲孩子的2009年、2012年連續兩屆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針對義務教育段初中教師的TALIS(教師教學國際調查)中,上海學生和教師的優異表現,逐步引發了國際教育同行的密切關注,

甚至成為英國等發達國家學習和效法的對象。

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間,61位上海數學老師和研究人員訪問了48所英國小學並示範教學。英國教育部委託謝菲爾德漢勒姆大學評估這項交流。

謝菲爾德漢勒姆大學的協力廠商評估報告將上海數學教育經驗總結為“上海掌握教學模式”。

在英國專家看來,在課內,上海教師通過“變式教學”和緊扣數學學習關鍵的練習,確保學生“掌握”所教內容目標的達成;在課後,上海教師還通過因人而異的作業,進行“小步前進”式的指導,加深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學會“流暢”運算的方法。

為了讓英國人結束“不會算數”的歷史,英國教育部將投入4100萬英鎊用於提高英國數學教育教學品質,

在全英國8000所小學校裡推行“上海數學教學法”、資助中英數學教師交流是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