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5歲白領做近視眼手術,雙眼突然失明,醫生說要角膜移植!

25歲的白領海棠,不顧家人的反對,堅持去醫院做了近視眼手術,

沒曾想,術後僅僅三個月,視力持續下降,海棠十分擔心自己會失明,悔恨自己當初一時衝動,沒能聽家人的話。

而一提到自己的妻子,丈夫也是怒不可止,他說,自己不是醫生,都知道近視眼手術有風險,要不,那麼多戴眼鏡的醫生,都沒看誰做過……

一怒之下,丈夫直接罵海棠,就是一根筋,太傻了。

說到這,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困惑,近視眼手術,真的有這麼不安全?近視眼手術,

術後出現視力下降,又是怎麼回事?

醫生說,近視一直是困擾大眾的一大健康問題,不管是兒童,還是成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有可能遭受近視的困擾,想想看,因為近視,看什麼都是模糊不清的,不得不長時間戴著眼鏡,這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事實上,為了能攻克近視,醫學界一直在努力。

最具革命性的發現是,1983年發明了准分子鐳射治療設備,1985年應用於臨床治療近視,使得治療近視的安全性和精確性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晃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准分子用於治療近視眼手術,也一直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依次經歷了PRK、IK、EK、TK四個發展階段。

因為准分子技術的普及,使得成千上萬人摘鏡,但新的疑問是,它真的安全嗎?

我們首先來瞭解下准分子技術的原理,我們眼球最前面有一層透明的膜,解剖上叫角膜。角膜的曲率過大,或者患者的眼軸偏長,就會造成近視眼。

而角膜由於和空氣接觸,折射率非常高,所以在角膜上做輕微的改變就能矯正近視眼,准分子鐳射就是通過改變角膜表面的曲率,達到改變角膜屈光力的效果,使光線能夠聚集在視網膜黃斑上,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

但是在角膜上動手術,

風險當然是有的,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圓錐角膜,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嚴重的甚至需要移植角膜來説明患者恢復光明,雖然准分子技術在不斷進步,但圓錐角膜依舊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

除了圓錐角膜之後,近視眼手術,術後最常出現的有三種情況,一是眼幹,二是術後眩光,夜視力下降,三是術後畏光。

雖然這些併發症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可能消失,但是從長遠來看,醫生也是無法完全打包票的,

畢竟是1983年准分子技術誕生至今,也就34年的時間,醫學上還缺乏一種長久的,大範圍的,準確的資料監測,無法預示更長的時間後,准分子手術對視力的影響。

不過為了降低風險,術後的護理和隨訪則尤為重要,很多人認為只要術後視力穩定,就肯定沒事,這種理解其實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