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預計820萬高校畢業生,難道真的還沒畢業就已經失業了嗎?

2018屆畢業生,又到了求職或是考試的關鍵時期!今年畢業生人數有多少?就業市場有什麼最新動向?哪些工作比較熱門?又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

對於還未走入大學,將要面臨高考及志願填報的高考生及家長來講,

這些資料顯得尤為重要。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在還未進行志願填報之前,先來瞭解一下專業、職業前景是十分必要的。

創新高!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

眼下,各高校大型校園雙選會已經陸續啟動,2018年就業大幕拉開。

12月6日,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路視訊會議在京召開,在會上,透露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

就業創業工作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

2013-2018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

雖說又將是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一年,就業創業形式嚴峻,不過今年就業市場的新動向也值得關注:

就業難?這些專業已成贏家

人工智慧火爆,年薪30萬起

在西安交通大學2018屆畢業生冬季招聘會現場,

來自24個省市的300多家單位攜14000多個崗位虛位以待,吸引了不同高校的4000多名學生參加。

今年,人工智慧、移動終端、雲計算、大資料等相關專業應屆生備受企業關注,同學們都是被幾家企業同時搶著要。

資料顯示,我國人工智慧相關人才缺口超過500萬,“坑多蘿蔔少”的現狀讓企業展開了校園人才爭奪戰。

戰略新興產業受青睞

今年,電子資訊及互聯網等IT行業、機械製造業、房地產建築業對畢業生的需求旺盛,

物聯網、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畢業生的需求也呈上升趨勢。隨著國家大戰略的佈局,特別是與“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港珠澳等相關的項目行業,對人才吸引力巨大。

2017年專業就業競爭力排行榜

據有關直聘平臺發佈的《2017年專業就業競爭力榜單》,2017年最具競爭力的專業排名如下:

排名專業名稱競爭力指數1軟體工程134.82資訊安全132.83電腦科學與技術129.14資訊與電腦科學127.85電子科學與技術127.86數學與應用數學127.67電腦應用技術127.58應用物理學126.79網路工程126.610電子與通信工程126.211

資訊工程

125.112統計學124.213通信工程124.114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123.515金融學122.716材料科學與工程122.117經濟學120.518高分子材料與工程118.919視覺傳達藝術設計118.520光資訊科學與技術118.421交通工程117.322電子資訊工程117.123新聞學117.024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117.025物流工程116.726生物科學116.527測控技術與儀器116.428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116.329水利水電工程116.230數位媒體技術115.8

數學上演完美逆襲 成競爭力提升最快學科

榜單顯示,電腦和數學成為目前就業競爭力最高的兩大學科,相關專業在十強中佔據七席,而傳統金融類專業則風光不再,無緣前十。

從具體榜單來看,電腦類專業雖然幾經起伏,但在近五年中競爭力非常穩健。在本次榜單中,電腦類專業包攬前三,軟體工程排名第一,資訊安全緊隨其後。在互聯網已成為“基礎設施”的情況下,相關專業保持了極高的競爭力。

數學是近兩年專業就業競爭力提升最快的學科,這與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密不可分。目前,“資料驅動”已經滲透了許多行業,成為大量企業的共識,具有演算法研究和建模能力的數學人才高度稀缺。

2016年,資料技術類人才需求已較2012年增長5倍以上,薪資同樣成倍增長,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資料應用場景愈發廣泛,有數學教育背景的人才將具有持續增強的競爭力。

相比數學、物理等基礎科學學科的逆襲,經濟類專業競爭力則呈現相反的走勢,三十強榜單中,經濟類學科只有兩個專業入圍,而且排名均在10名以外。曾經的熱門專業國際貿易甚至未躋身前50。銀行、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行業面臨監管和轉型,人才向其他領域流動,是造成經濟類專業競爭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些專業,如高分子材料、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光資訊科學與技術等,此前一直不溫不火,甚至被認為是“大坑專業”,這幾年隨著新興行業的發展變得吃香,專業熱度不斷上升,競爭力也有明顯增強。

主要學科大類就業競爭力對比

而從學科整體來看,更偏實際應用的工學是目前就業競爭力最高的學科。理學、經濟學、醫學分列二至四名,彼此之間差距不大。文學、管理學儘管在綜合競爭力上不及上述學科,但在某些特定方面具備明顯優勢,例如在就業面上,文學類專業比工學類的就業寬度高。

技術類專業漸成高薪主角

單純從薪資數值來看, 具有5年工作經驗後,平均薪資最高的專業為電腦和數學類學科,這與上述專業人才多數從事技術崗位,薪資回報率更高有關。而金融和經濟學作為傳統的高薪專業,正在逐步落後於技術類專業。

2017年,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工作5年且擁有數學、電腦相關教育背景的求職者中,73%月薪高於1萬,18%高於2萬。

工作五年後薪資最高的十五個專業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經濟和金融類專業人才整體薪酬競爭力出現下降,但學歷對金融經濟類專業的加成作用十分明顯。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金融專業求職者,薪資往往高於同等學歷的電腦、數學類人才。因此對於經濟專業的學生來說,想要獲得高薪酬回報率,讀研深造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步。

除了上述專業外,通信工程、材料科學、數位媒體技術也入圍前十五名高薪專業,工作5年後,平均月薪均達到1萬元以上。

英語/會計/國際貿易就業面最廣,醫療/建築/工業工程類學科就業方向最集中。

高薪資、高就業率往往就是人們心中的好專業, 不過一個專業的就業面同樣不容忽視。有些專業的應屆生雖然在畢業起始階段不占優,但由於工作選擇面較廣,他們有更大幾率通過轉行,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來改變職場軌跡。有關直聘平臺通過不同專業學生在各個職位的分佈比例,計算出每個學科的就業分散度,數字越高代表學生畢業後可從事的工作越為廣泛。

就業面最寬的十五個專業

英語、會計及國貿是2017年就業面最廣的三大專業,其應屆生幾乎均勻分佈在所有領域。前五十個就業面最寬的專業中,絕大部分是能夠進入所有領域的萬金油專業,其中有65%的專業屬於管理、語言、經濟類學科。

就業面最集中的十五個專業

相應地,一些指向性極強的專業,如醫療、建築、工業工程類學科,應屆生的選擇餘地十分有限,畢業後多選擇去對口行業發展。此類學科就業面窄,轉行難度相對較大,不過這部分專業多為高知識壁壘、定向專業服務類行業,在就業穩定性和崗位不可替代性上有較大優勢。

資訊安全緊隨其後。在互聯網已成為“基礎設施”的情況下,相關專業保持了極高的競爭力。

數學是近兩年專業就業競爭力提升最快的學科,這與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密不可分。目前,“資料驅動”已經滲透了許多行業,成為大量企業的共識,具有演算法研究和建模能力的數學人才高度稀缺。

2016年,資料技術類人才需求已較2012年增長5倍以上,薪資同樣成倍增長,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資料應用場景愈發廣泛,有數學教育背景的人才將具有持續增強的競爭力。

相比數學、物理等基礎科學學科的逆襲,經濟類專業競爭力則呈現相反的走勢,三十強榜單中,經濟類學科只有兩個專業入圍,而且排名均在10名以外。曾經的熱門專業國際貿易甚至未躋身前50。銀行、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行業面臨監管和轉型,人才向其他領域流動,是造成經濟類專業競爭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些專業,如高分子材料、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光資訊科學與技術等,此前一直不溫不火,甚至被認為是“大坑專業”,這幾年隨著新興行業的發展變得吃香,專業熱度不斷上升,競爭力也有明顯增強。

主要學科大類就業競爭力對比

而從學科整體來看,更偏實際應用的工學是目前就業競爭力最高的學科。理學、經濟學、醫學分列二至四名,彼此之間差距不大。文學、管理學儘管在綜合競爭力上不及上述學科,但在某些特定方面具備明顯優勢,例如在就業面上,文學類專業比工學類的就業寬度高。

技術類專業漸成高薪主角

單純從薪資數值來看, 具有5年工作經驗後,平均薪資最高的專業為電腦和數學類學科,這與上述專業人才多數從事技術崗位,薪資回報率更高有關。而金融和經濟學作為傳統的高薪專業,正在逐步落後於技術類專業。

2017年,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工作5年且擁有數學、電腦相關教育背景的求職者中,73%月薪高於1萬,18%高於2萬。

工作五年後薪資最高的十五個專業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經濟和金融類專業人才整體薪酬競爭力出現下降,但學歷對金融經濟類專業的加成作用十分明顯。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金融專業求職者,薪資往往高於同等學歷的電腦、數學類人才。因此對於經濟專業的學生來說,想要獲得高薪酬回報率,讀研深造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步。

除了上述專業外,通信工程、材料科學、數位媒體技術也入圍前十五名高薪專業,工作5年後,平均月薪均達到1萬元以上。

英語/會計/國際貿易就業面最廣,醫療/建築/工業工程類學科就業方向最集中。

高薪資、高就業率往往就是人們心中的好專業, 不過一個專業的就業面同樣不容忽視。有些專業的應屆生雖然在畢業起始階段不占優,但由於工作選擇面較廣,他們有更大幾率通過轉行,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來改變職場軌跡。有關直聘平臺通過不同專業學生在各個職位的分佈比例,計算出每個學科的就業分散度,數字越高代表學生畢業後可從事的工作越為廣泛。

就業面最寬的十五個專業

英語、會計及國貿是2017年就業面最廣的三大專業,其應屆生幾乎均勻分佈在所有領域。前五十個就業面最寬的專業中,絕大部分是能夠進入所有領域的萬金油專業,其中有65%的專業屬於管理、語言、經濟類學科。

就業面最集中的十五個專業

相應地,一些指向性極強的專業,如醫療、建築、工業工程類學科,應屆生的選擇餘地十分有限,畢業後多選擇去對口行業發展。此類學科就業面窄,轉行難度相對較大,不過這部分專業多為高知識壁壘、定向專業服務類行業,在就業穩定性和崗位不可替代性上有較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