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故事告訴你!為進大公司而自降身價,到底是否划算?

下面兩種情景,你會如何選擇?

A:你到家門口的家樂福買巧克力,

價格是20元,20分鐘路程外的大潤發很便宜,只賣10元,你是去家樂福,還是大潤發?

B:你到家門口的家樂福買微波爐,價格是350元,10分鐘路程外的大潤發便宜一點,只賣340元,你是去家樂福,還是大潤發?

理性分析的話,都是便宜了10元,兩種情景下,我們的選擇應該差不多。但實際上,大部分人是這樣想的:微波爐只降了個零頭,而巧克力打了五折,所以我們更有理由為了巧克力多跑一點路。

這個案例講了一件事,在選擇了"錨定點"後,我們如何衡量一個機會的價值?答案很明顯:我們更在乎的是相對變化(折扣多少),而不是絕對數量(直減多少)。

這也是為什麼,你小時候覺得"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得太慢"(每一年都是過去生命的幾分之一);長大後,

一年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每一年只是過去生命的幾十分之一)。

比如說,你同時應聘了兩家公司,待遇都差不多,其中一家公司出差貼補少5%,而另一家,年假的天數少了一半。

如果折算成錢的話,兩者都差不多,但你往往更傾向於前者,因為出差貼補只少了5%,而年假少了50%。

再比如說,很多人從小公司跳到大公司,只求薪水不變,甚至還會降薪降頭銜,這種選擇很難說理性,

因為大小公司這兩種平臺,應該是各有優劣勢。

其實一般的創業的失敗率高達88%,就算挺過去了,收入也不一定比得上原來在高管的位置上,所以也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

但在他們看來,薪水變多變少只是量的變化;但平臺不同、事業不同,

才是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