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 窗 外 》灑在春天的記憶裡!

今天上午,閑下無事,打開電腦聽聽音樂,隨意點擊了一首李琛演唱的《窗外》,

聽得很入神。歌曲的旋律很優美,歌詞也十分引人陶醉。由此這一首《窗外》,讓我勾起了些許聯想。也好,正好沒有題材,就寫一篇《窗外》吧,與大家分享。

——題記

《 窗 外 》

文 / 彭儒華

有房子就有窗子,有窗子就有人。人生活在窗子裡面,可是窗外的世界比窗子裡美麗。許多年以來,時光已成了我的心念與習慣,窗子便成了我一份無形的佔有。在任何地方,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佇立在窗邊,

靜靜的看,心曠神怡。

學生時代,總是愣愣地站在窗邊,看校園來來去去的奔跑的同學。那時,窗子成了我的寄語,我喜歡望著窗外,不聲不響地看天地,看心空。

後來一直如此。你不說,這樣還挺有意思的。世間的風華從窗邊異彩紛塵的掠過,季節的色彩從窗邊輕柔的過渡,就好似窗外的風景拓進窗子的藝術中渾然而展。詩意般的那磅礴,那雄渾,那大氣,那深凜,

那精微,一一被窗子攘括在我的眼眸裡,印在我的腦海中。

我的房間有一張電腦桌寫字臺,寫字臺是靠著北牆的窗下的。在家時,早上或中午看書讀報,網上流覽,總有一片陽光從外面瀉進來,鋪在我的書上、我的桌上和我的心上。伏案久了,累了、倦了的時候總是會直起身子,習慣性地往窗外一瞥。即使是夜間,城市不是這麼喧囂,我仍習慣看看窗外。

記得那一年,爸媽從遙遠的家鄉到在讀學校來看我,

我喜出望外地緊緊盯著窗外爸媽的出現,期盼那種親人的身影瞬間從窗外投入我的眼簾的心緒表情,是多麼的幸福啊!儘管現在我早已為人之父了,但那時候窗外爸媽的模糊身影將成為永恆,成了我人生路上前進不竭的動力之泉。所以,我常常記起“窗外”。

跨入黃昏的門檻,命運,又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戶。我所擁有的學識,不僅僅是構建自己的心靈小屋,

更是去欣賞窗外的風景。生命的列車呼嘯而過,窗外的風景也變幻莫測。但是,有一些最美好最真摯的情感是永遠不會消失的。窗外的那個世界很大,大得可以包容日月;窗外的世界很小,小得如同一個和諧親切的家,生命和生命在這裡相互珍惜,心靈與心靈在這裡親密握手。

停下筆看看窗外,天空將綠色融成點滴,灑在春天的記憶裡,忽然覺得很幸福,因為自己學會用窗外的風景去點綴生命,

用窗內的風景去溫暖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