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季如何提高大櫻桃坐果率,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

淺析提高大櫻桃坐果率的技術

要想有效提高大櫻桃坐果率,必須瞭解影響大櫻桃開花授粉的因素及其結實特性、生理落果特性等,並採取針對性措施。

1.影響大櫻桃開花授粉的因素

影響大櫻桃花期的最主要因素是溫度。當日平均氣溫達到10℃左右時,大櫻桃的花芽開始萌動,日平均氣溫達15℃左右時即可開花。萌芽、開花到幼果生長的不同時期,大櫻桃對低溫的忍耐力也不同,其致害溫度分別是:花蕾期-5.5~1.7℃,開花和幼果期-2.8~-1℃。如果溫度急劇下降,

花芽受凍率可達到96%~98%;如果溫度緩慢下降,則花芽受凍率可降低至3%~5%。大櫻桃對低溫的適應性除與氣溫相關外,與樹體本身的養分貯藏水準也有直接關係。

瑞士紅肉蘋果種苗 紅色之愛119-06鮮食系列 【10株起郵】 ¥15 購買

地域、品種以及授粉期溫度、濕度等因素都是影響其有效授粉期長短和授粉品質的因素。在氣候正常條件下,大櫻桃的有效授粉期為開花後1~4天,較高溫度條件下授粉受精作用完成得快些。

4℃以下低溫嚴重影響授粉,會導致坐果不良甚至不能坐果。大風、低溫或連陰雨天氣不利於昆蟲活動,對大櫻桃花期授粉受精也十分不利。溫度越高花 期越短,溫度低則花期相對較長。同一品種幼、旺樹花期晚,老、弱樹花期早。花束狀果枝、短果枝開花早。

2.大櫻桃的結實特性

大櫻桃的絕大多數品種都有花粉,但自花不實或自花結實率極低,沒有外源花粉的單一品種幾乎沒有商品栽培價值,必須配置相應的授粉樹。自花結實率極低的大櫻桃品種,即使配置了授粉樹,其坐果率也不高,一般為20%左右,最高60%左右。據觀察,大櫻桃不同品種組合花粉親合率一般為30%左右,最高70%。

3.大櫻桃生理落花落果特性

大櫻桃的果實發育期從謝花後開始計算,早熟品種35~40天,中熟品種45~50天,晚熟品種55~60天。大櫻桃果實發育期大體分為3個階段:坐果後的第1次果實膨大期、硬核和胚發育期、成熟前的第2 次果實膨大期。其中,第1次膨大期的果實生長量占成熟時果實總品質的50%~75%,是大櫻桃果實管理的關鍵時期,也是大櫻桃與其他核果類果樹果實發育的明顯區別。

大櫻桃落花落果一般有3次高峰:第1次高峰是落花,

花朵自花梗基部形成離層而脫落,多發生在花後1~2周內。脫落的主要原因是花器中的雌蕊敗育,以及部分花朵未受精。

此外,花期前後及花期天氣狀況不良(發生凍害、低溫陰雨、大霧、大風等)造成雌蕊生殖機能衰退,或影響正常的授粉受精過程,也都會加劇這次落花。

第 2 次高峰是落花落果,發生在花後2~4周,品種間略有差異。以紅燈為例,花後10~16天是其第1次生理落果期,這次落果從外型上看是有一定大小的幼果脫落,但究竟是小幼果還是未曾受精的膨大子房脫落,認識上尚不一致。多數資料認為,這次脫落是由於受精不良和胚乳發育受阻所致。樹體養分不足、不良氣候條件均可引起胚乳中途敗育,加劇果實脫落。其第2次落果與第1次落果相同,均帶有花托和萼片。

第3次高峰是落果,發生在硬核期。花後24~30天是紅燈第2 次生理落果期。設施栽培的大櫻桃此次落果發生在果實生長第一期末(核尚未硬化)和第二期(核已硬化)之間。此次落果,離層多在幼果與果梗的花托間產生。幼果脫落後的一段時間內,花托和果梗殘留在枝上。落果的原因主要是供應果實生長與同化的養分不足,導致受精胚中止發育。觀察可見,凡競爭力較弱的果實,內部種子先端種皮首先開始發生褐變,而後果實萎黃脫落。著果過多、葉果比小和新梢旺長的樹,養分競爭激烈,落果較重。此外,有的品種還有采前落果現象,這次落果是在果梗與果實之間產生離層。

無花果種苗 當年結果盆景栽植包成活包結果【10株起郵】 ¥15 購買

核果類果樹的生理落果是樹體開花結果過多、造成相對負荷過重時樹體的一種回饋調節,通過擴大有效葉面積和增強葉功能,或降低營養器官的生長量(如疏剪無用新梢、摘心、噴布生長延緩劑等),都有利於提高坐果率,但坐果率的提高有一定限度。大櫻桃有25%左右的最終坐果率即能滿足生產需要,當花果密度過大時,用疏花疏果的方法比用其他措施對改善坐果狀況更加有效,這在生長衰弱的樹上應用效果尤為明顯。

4.提高大櫻桃坐果率的技術措施

(1)合理配置授粉樹。建園時的品種選擇 ,決定著產量的多少、品質的好壞和效益的高低。根據授粉品種配置原則選定授粉品種(品種間花期相遇並能互相授粉),栽植時要足量、合理地配置。一般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比例為3∶2,授粉品種3~4個,株行距以3m×5m較好。目前,適於栽培的品種有紅燈、岱紅、美早、先鋒、拉賓斯、黑珍珠、布魯克斯、雷尼等。

(2)花期放蜂。花期放蜂輔助授粉能顯著提高坐果率,一般在大櫻桃花開 10%左右時釋放蜜蜂(每畝1箱)或壁蜂(每畝200頭)。注意放蜂前10天果園中應停止使用農藥,並將配藥的缸(池)蓋好,防止峰中毒。

(3)噴布葉麵肥,補充內源激素。開花前後噴布800倍液果樹黃腐酸+2000倍易得朋;盛花初期用pco,能顯著提高坐果率。

另外,在大櫻桃果實黃豆大時,噴芳潤400~500倍液1次,能夠促進果實發育、穩定樹勢、防止落果,保證花芽分化品質。

(4)平衡樹體營養分配,防止落花落果。大櫻桃萌芽開花過程需要的養分主要來自前一年樹體的貯藏,因此要提高坐果率,首先要抓好前一年秋施基肥工作,每畝施3~4t有機肥。落葉前1周噴施5%尿素可有效提高樹體養分貯藏水準。春季萌芽前土施速效氮肥,能夠滿足大櫻桃開花坐果後的養分需要。

大櫻桃開花後坐果和果實膨大所需養分均來自當年的養分供應,要提高坐果率,幼果期應加強肥水管理,對旺長新梢要及時摘心和留 5~6片葉剪梢,防止新梢和幼果爭奪養分。加強疏花疏果,減少營養消耗。此時果實發育、新梢生長、花芽分化同時進行,養分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要勤施促果肥。果實硬核後加強水分管理,因為水分過多過少都易造成果實黃化脫落。

第 2 次高峰是落花落果,發生在花後2~4周,品種間略有差異。以紅燈為例,花後10~16天是其第1次生理落果期,這次落果從外型上看是有一定大小的幼果脫落,但究竟是小幼果還是未曾受精的膨大子房脫落,認識上尚不一致。多數資料認為,這次脫落是由於受精不良和胚乳發育受阻所致。樹體養分不足、不良氣候條件均可引起胚乳中途敗育,加劇果實脫落。其第2次落果與第1次落果相同,均帶有花托和萼片。

第3次高峰是落果,發生在硬核期。花後24~30天是紅燈第2 次生理落果期。設施栽培的大櫻桃此次落果發生在果實生長第一期末(核尚未硬化)和第二期(核已硬化)之間。此次落果,離層多在幼果與果梗的花托間產生。幼果脫落後的一段時間內,花托和果梗殘留在枝上。落果的原因主要是供應果實生長與同化的養分不足,導致受精胚中止發育。觀察可見,凡競爭力較弱的果實,內部種子先端種皮首先開始發生褐變,而後果實萎黃脫落。著果過多、葉果比小和新梢旺長的樹,養分競爭激烈,落果較重。此外,有的品種還有采前落果現象,這次落果是在果梗與果實之間產生離層。

無花果種苗 當年結果盆景栽植包成活包結果【10株起郵】 ¥15 購買

核果類果樹的生理落果是樹體開花結果過多、造成相對負荷過重時樹體的一種回饋調節,通過擴大有效葉面積和增強葉功能,或降低營養器官的生長量(如疏剪無用新梢、摘心、噴布生長延緩劑等),都有利於提高坐果率,但坐果率的提高有一定限度。大櫻桃有25%左右的最終坐果率即能滿足生產需要,當花果密度過大時,用疏花疏果的方法比用其他措施對改善坐果狀況更加有效,這在生長衰弱的樹上應用效果尤為明顯。

4.提高大櫻桃坐果率的技術措施

(1)合理配置授粉樹。建園時的品種選擇 ,決定著產量的多少、品質的好壞和效益的高低。根據授粉品種配置原則選定授粉品種(品種間花期相遇並能互相授粉),栽植時要足量、合理地配置。一般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比例為3∶2,授粉品種3~4個,株行距以3m×5m較好。目前,適於栽培的品種有紅燈、岱紅、美早、先鋒、拉賓斯、黑珍珠、布魯克斯、雷尼等。

(2)花期放蜂。花期放蜂輔助授粉能顯著提高坐果率,一般在大櫻桃花開 10%左右時釋放蜜蜂(每畝1箱)或壁蜂(每畝200頭)。注意放蜂前10天果園中應停止使用農藥,並將配藥的缸(池)蓋好,防止峰中毒。

(3)噴布葉麵肥,補充內源激素。開花前後噴布800倍液果樹黃腐酸+2000倍易得朋;盛花初期用pco,能顯著提高坐果率。

另外,在大櫻桃果實黃豆大時,噴芳潤400~500倍液1次,能夠促進果實發育、穩定樹勢、防止落果,保證花芽分化品質。

(4)平衡樹體營養分配,防止落花落果。大櫻桃萌芽開花過程需要的養分主要來自前一年樹體的貯藏,因此要提高坐果率,首先要抓好前一年秋施基肥工作,每畝施3~4t有機肥。落葉前1周噴施5%尿素可有效提高樹體養分貯藏水準。春季萌芽前土施速效氮肥,能夠滿足大櫻桃開花坐果後的養分需要。

大櫻桃開花後坐果和果實膨大所需養分均來自當年的養分供應,要提高坐果率,幼果期應加強肥水管理,對旺長新梢要及時摘心和留 5~6片葉剪梢,防止新梢和幼果爭奪養分。加強疏花疏果,減少營養消耗。此時果實發育、新梢生長、花芽分化同時進行,養分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要勤施促果肥。果實硬核後加強水分管理,因為水分過多過少都易造成果實黃化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