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格薦劇|命運是個聾子,不論怎樣都是“你說什麼我聽不見”!

命運是個聾子!

這話可不是小格說的~~這是古希臘以為偉大的戲劇家歐裡庇得斯說的。想一想,真的是很對~~而且幾千年前的“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故事就告訴我們,不管你怎麼繞,

命運這個東西都是繞不開的...繞不開的...不開的...

“每個人與他的命運”--這是今年林兆華戲劇邀請展的主題。

既然命運已定,我們都是“從娘胎裡來到墳墓去”,為什麼不想辦法過好每一天呢~~~去看一場好戲,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兒,生活還是挺美好的!活得有意思了,

你命運就是有意思的~~所以,來跟小格一起看看這些和“命運”有關的戲吧~

《馬克白》

這是一部由俄羅斯波羅的海之家劇院帶來的新一版馬克白,而導演盧克·帕西瓦爾 (Luk Perceval)是歐洲戲劇界當之無愧的大導演~

帕西瓦爾一直致力於回歸莎士比亞。在《李爾王的痛苦》(2002)一劇中,他把李爾王改編成一個住在老人家裡的老年癡呆症患者,一個滿口胡言的老人將自己想像為李爾王。這部作品招來頗多評議(“shrunken theatre”)。他在慕尼克Kammer劇院演出的《奧賽羅》(2003)也引起了爭議性的評論。

“這是我第三次將《馬克白》搬上舞臺。此次改編和舞美設計都與以往完全不同。《馬克白》一直使我著迷,因為這是史上最震撼人心的詩篇之一。這些年來,這部‘黑色戲劇’逐漸揭開了自己的秘密:一個寓言般的噩夢,一個蠢貨口中有關生死的故事,一種擺脫孤獨、尋找歸屬的熱切需求。這是一次對自然和命運的令人心碎的抗爭。

小格薦語

作為2017第四屆天津曹禺國際戲劇節暨第七屆林兆華戲劇邀請展展演劇碼,這部《馬克白》將為觀眾帶來全新視感,這是一次對自然和命運的令人心碎的抗爭,也是一部逐漸揭開自己秘密的“黑色戲劇”!

天津站

演出日期:2017年5月6日

演出時間:19:30

演出地點:天津 天津大劇院歌劇廳

《戈多醫生或者六個人尋找第十八隻駱駝》

這部劇講述了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珀洛阿圖市精神病醫院嚴重精神分裂科的閱覽室裡的五位病人,都以為自己是20世紀歐洲最著名的劇作家——喬治·蕭伯納、路易吉·皮藍德羅、貝爾托·布萊希特、尤金·尤涅斯庫和撒母耳·貝克特。

五位病人分別以五位劇作家的第一人稱口吻和角度諧謔揶揄對方的戲劇形式、戲劇理念和戲劇成就。

這部戲劇模仿了所有這些劇作家所代表的戲劇形式:蕭伯納的“討論劇”、皮藍德羅的“後設戲劇”、布萊希特的“教育戲劇”、尤涅斯庫的“荒誕劇”以及貝克特的“玄劇”。

小格薦語

這絕對是一部精妙絕倫的劇~~不過一定要提前對戲劇史有一定瞭解喔!

演出日期:2017年5月26日~27日

演出時間:19:30

演出地點:北京 北京國話先鋒劇場

《4:48精神崩潰》

1998年8月,莎拉.肯恩進入了生命的最後六個月。我們無從得知當時她是否知道自己即將辭世,但她肯定曾向身邊至親的人提起或暗示過自殺這件事。即使有人知道她有這個意圖,

也不敢貿然或試圖揣測她會在什麼時候自殺,但可以想像到當時她令朋友和家人感到異常忐忑不安。

毫無疑問,自她20歲起抑鬱的徵兆便日趨嚴重,自殺這個意念,甚至是具體的實行方法,顯然已在她的腦海裡盤旋不休。缺乏醫學背景的我猜測,這可能還對她的創造力構成毀滅性的影響。作為藝術家,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也意味著創造力的終結。

縱然她的自尊已經沉淪,但每一個回想她在彩排或研討會工作的人都會這樣說:她是一個極為投入、甚至有點苛刻的作家。她熱愛戲劇、熱愛寫作(她信奉「憂思不止,努力不斷」)、熱愛文學。若一個人開始覺得自己所熱愛的東西沒有任何意義,隨之而來的憂患確實如殘疾般嚴重。

小格薦語

薩拉·凱恩被譽為英國繼莎士比亞與品特之後最偉大的劇作家,《4:48精神崩潰》是她的遺世之作。

劇名來自于時間,淩晨4點48分,是薩拉·凱恩在患抑鬱症期間時常醒來的時刻。全劇沒有時間、地點,甚至沒有人物和對白,只有朦朧詩般的語言,乃至醫療對話、臨床記錄、心理術語、數位排練等……

全劇用語言和想像展現一種現實與精神世界的模糊邊界,以及身處其中之人的體驗。薩拉·凱恩用她近乎殘酷的方式迫使人們直面這個世界,以極端的叩問探討如何清醒地在這個崩壞的世界生存、如何去愛、以及與他人和孤獨相處。

天津站

演出日期:2017年5月27日~28日

《俄狄浦斯》

瘟疫肆虐著大地。俄狄浦斯王(King Oedipus)一邊派遣聯合攝政克瑞翁(Creon)尋求擺脫詛咒的神諭,一邊喚出先知忒瑞西阿斯(Tiresias)。但所有的徵兆都指向他自己:他是殺害先王拉伊俄斯(Laius)的兇手,從而激起眾神的討伐。

憤怒的俄狄浦斯開始懷疑克瑞翁和忒瑞西阿斯提供的線索,直到所有的證據都毫無疑問地指證,他是拉伊俄斯的兒子,他弑父娶母,他的母親是約卡斯塔(Jocasta)。探悉事實真相後,約卡斯塔在王宮懸樑自盡,俄狄浦斯用別針刺瞎雙眼。

這是義大利導演羅密歐·卡斯特魯奇(Romeo Castellucci)第三次根據荷爾德林的詩歌文本製作戲劇。

第一次是2012年的《四季餐廳》(The Four Seasons Restaurant);

第二次是2013年的《亥伯龍神,一名恐怖分子的信》(Hyperion. Letters of a Terrorist);

這也是他第一次使用德語在邵賓納劇院拍戲。

卡斯特魯奇用女性詮釋荷爾德林的文本,因為他認為,荷爾德林更像一位“典型的女性詩人”。他以盡可能遠的距離處理俄狄浦斯的素材,這對於展現荷爾德林詩句中經常出現的非戲劇語言所造成的突兀感是個不小的幫助。為了對“悲劇原型”進行新的闡述,劇中同時揭示了原生家族、性創傷和禁忌。

小格薦語

卡斯特魯奇是義大利著名意象派戲劇導演,他曾被一些人視為歐洲的羅貝爾·勒帕吉。

2001年到2004年之間,他有11個戲劇作品在歐洲10個城市的著名劇場或藝術節輪番上演。2008年,他從但丁的《神曲》獲得靈感創作了三部作品,在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上獲得了巨大成功。法國《世界報》稱之為“21 世紀震撼世界的10個文化事件”之一,受到世界戲劇界的矚目。

演出日期:2017年6月3日~4日

《瑪利亞的婚後生活》

赫爾曼和瑪利亞·布勞恩即將在小鎮上的禮堂舉辦他們的婚禮,而這裡剛剛經歷二戰戰火的洗禮。兩天自後,赫爾曼不得不重返前線,而且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回來。瑪利亞苦苦等待,在痛苦中勉強度日的她卻最終只等來丈夫的死訊。

她隨後在酒吧找到一份工作,並和一個美國黑人軍官比爾開始了戀愛。一天晚上,當瑪利亞正要和他上床的時候,赫爾曼走了進來。瑪利亞就把自己的黑人情夫打死了。法庭之上,瑪利亞的丈夫把罪名攬在自己頭上並替瑪利亞坐牢。瑪利亞也拼命希望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並憧憬著丈夫出獄的那一天。

那時,德意志共和國剛剛成立,在那個大發展的時期,她自己學習了經濟法,並深信自己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了,因為她認為這是由經濟法則決定的。然而,她很快就會為這樣的錯誤想法付出慘重的代價......

《瑪利亞的婚後生活》是法斯賓德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作的第38部電影,該作也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三部曲(《洛拉》《薇羅尼卡·福斯的欲望》)的第一部,更是法斯賓德關於這一話題的核心之作。

小格薦語

只是十足大膽的嘗試,驚人卻又真實!

演出日期:2017年7月19日~20日

演出時間:19:30

演出地點:北京 世紀劇院

五位病人分別以五位劇作家的第一人稱口吻和角度諧謔揶揄對方的戲劇形式、戲劇理念和戲劇成就。

這部戲劇模仿了所有這些劇作家所代表的戲劇形式:蕭伯納的“討論劇”、皮藍德羅的“後設戲劇”、布萊希特的“教育戲劇”、尤涅斯庫的“荒誕劇”以及貝克特的“玄劇”。

小格薦語

這絕對是一部精妙絕倫的劇~~不過一定要提前對戲劇史有一定瞭解喔!

演出日期:2017年5月26日~27日

演出時間:19:30

演出地點:北京 北京國話先鋒劇場

《4:48精神崩潰》

1998年8月,莎拉.肯恩進入了生命的最後六個月。我們無從得知當時她是否知道自己即將辭世,但她肯定曾向身邊至親的人提起或暗示過自殺這件事。即使有人知道她有這個意圖,

也不敢貿然或試圖揣測她會在什麼時候自殺,但可以想像到當時她令朋友和家人感到異常忐忑不安。

毫無疑問,自她20歲起抑鬱的徵兆便日趨嚴重,自殺這個意念,甚至是具體的實行方法,顯然已在她的腦海裡盤旋不休。缺乏醫學背景的我猜測,這可能還對她的創造力構成毀滅性的影響。作為藝術家,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也意味著創造力的終結。

縱然她的自尊已經沉淪,但每一個回想她在彩排或研討會工作的人都會這樣說:她是一個極為投入、甚至有點苛刻的作家。她熱愛戲劇、熱愛寫作(她信奉「憂思不止,努力不斷」)、熱愛文學。若一個人開始覺得自己所熱愛的東西沒有任何意義,隨之而來的憂患確實如殘疾般嚴重。

小格薦語

薩拉·凱恩被譽為英國繼莎士比亞與品特之後最偉大的劇作家,《4:48精神崩潰》是她的遺世之作。

劇名來自于時間,淩晨4點48分,是薩拉·凱恩在患抑鬱症期間時常醒來的時刻。全劇沒有時間、地點,甚至沒有人物和對白,只有朦朧詩般的語言,乃至醫療對話、臨床記錄、心理術語、數位排練等……

全劇用語言和想像展現一種現實與精神世界的模糊邊界,以及身處其中之人的體驗。薩拉·凱恩用她近乎殘酷的方式迫使人們直面這個世界,以極端的叩問探討如何清醒地在這個崩壞的世界生存、如何去愛、以及與他人和孤獨相處。

天津站

演出日期:2017年5月27日~28日

《俄狄浦斯》

瘟疫肆虐著大地。俄狄浦斯王(King Oedipus)一邊派遣聯合攝政克瑞翁(Creon)尋求擺脫詛咒的神諭,一邊喚出先知忒瑞西阿斯(Tiresias)。但所有的徵兆都指向他自己:他是殺害先王拉伊俄斯(Laius)的兇手,從而激起眾神的討伐。

憤怒的俄狄浦斯開始懷疑克瑞翁和忒瑞西阿斯提供的線索,直到所有的證據都毫無疑問地指證,他是拉伊俄斯的兒子,他弑父娶母,他的母親是約卡斯塔(Jocasta)。探悉事實真相後,約卡斯塔在王宮懸樑自盡,俄狄浦斯用別針刺瞎雙眼。

這是義大利導演羅密歐·卡斯特魯奇(Romeo Castellucci)第三次根據荷爾德林的詩歌文本製作戲劇。

第一次是2012年的《四季餐廳》(The Four Seasons Restaurant);

第二次是2013年的《亥伯龍神,一名恐怖分子的信》(Hyperion. Letters of a Terrorist);

這也是他第一次使用德語在邵賓納劇院拍戲。

卡斯特魯奇用女性詮釋荷爾德林的文本,因為他認為,荷爾德林更像一位“典型的女性詩人”。他以盡可能遠的距離處理俄狄浦斯的素材,這對於展現荷爾德林詩句中經常出現的非戲劇語言所造成的突兀感是個不小的幫助。為了對“悲劇原型”進行新的闡述,劇中同時揭示了原生家族、性創傷和禁忌。

小格薦語

卡斯特魯奇是義大利著名意象派戲劇導演,他曾被一些人視為歐洲的羅貝爾·勒帕吉。

2001年到2004年之間,他有11個戲劇作品在歐洲10個城市的著名劇場或藝術節輪番上演。2008年,他從但丁的《神曲》獲得靈感創作了三部作品,在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上獲得了巨大成功。法國《世界報》稱之為“21 世紀震撼世界的10個文化事件”之一,受到世界戲劇界的矚目。

演出日期:2017年6月3日~4日

《瑪利亞的婚後生活》

赫爾曼和瑪利亞·布勞恩即將在小鎮上的禮堂舉辦他們的婚禮,而這裡剛剛經歷二戰戰火的洗禮。兩天自後,赫爾曼不得不重返前線,而且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回來。瑪利亞苦苦等待,在痛苦中勉強度日的她卻最終只等來丈夫的死訊。

她隨後在酒吧找到一份工作,並和一個美國黑人軍官比爾開始了戀愛。一天晚上,當瑪利亞正要和他上床的時候,赫爾曼走了進來。瑪利亞就把自己的黑人情夫打死了。法庭之上,瑪利亞的丈夫把罪名攬在自己頭上並替瑪利亞坐牢。瑪利亞也拼命希望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並憧憬著丈夫出獄的那一天。

那時,德意志共和國剛剛成立,在那個大發展的時期,她自己學習了經濟法,並深信自己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了,因為她認為這是由經濟法則決定的。然而,她很快就會為這樣的錯誤想法付出慘重的代價......

《瑪利亞的婚後生活》是法斯賓德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作的第38部電影,該作也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三部曲(《洛拉》《薇羅尼卡·福斯的欲望》)的第一部,更是法斯賓德關於這一話題的核心之作。

小格薦語

只是十足大膽的嘗試,驚人卻又真實!

演出日期:2017年7月19日~20日

演出時間:19:30

演出地點:北京 世紀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