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媒體平臺再洗牌:內容分發“號”大戰白熱化!

這些號具有怎樣的特色,各號之間又有什麼差異,

其產生的背景、市場反應乃至未來前景如何,都是需要認真探討的。

“號”:技術進步下的平臺與用戶的利益共同體

如今是“我的媒體我做主”的自媒體時代,各類機構、各類人群都想利用自媒體平臺營造自身的形象,得到社會尤其是自己圈定的用戶認可的同時,獲取自身的利益。用戶越多影響力就越大,如果圈定的是有利於行銷的人群,自然就會有利益回報。當然進駐者與平臺創建者需要有良好的互動。

隨著大資料的不斷發展,媒體為了改善人們的閱讀體驗,將散沙般的碎片化資訊聚攏,並對使用者進行個性化資訊推薦,使資訊流和使用者之間精確匹配起來,互聯網行業的各種內容分發的自媒體平臺應運而生,並正成為一種新的行業熱點,系統的精准推薦讓內容重新散發魅力。

對於媒體來說,掌握了使用者獲得內容的管道,也就具備了移動端的入口能力。

國內幾大主流的資訊用戶端,幾乎都在爭奪內容方面發力。

從下列的圖表中,可看出各類號紛紛推出扶持助力優質內容生產計畫,力求實現新的贏利模式的突破:

市場趨向成熟,但競爭異常激烈

具體表現在:

其一,各類內容分發平臺雖然基本的技術模式類似,

但不同平臺生成用戶畫像的方法有所不同。今日頭條是根據使用者的流覽點擊來捕捉用戶畫像,一點資訊是通過用戶搜索來構建用戶興趣。不同的平臺定位也有所不同,南方號是定位於廣東的政務資訊,企鵝號則更多面向年輕的受眾群體。

其二,演算法型內容分發成為主體。根據《中國移動資訊資訊分發市場研究專題報告2016》,中國現有的移動資訊資訊分發市場,

大體上分為三類:媒體型、關聯式、演算法型。

以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搜狐新聞為代表的媒體型平臺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由編輯人工地把控資訊,將社會資訊彙聚在一起,編輯整理後展現給大眾。這樣的內容是經過平臺和編輯把關的,使用者看到的內容帶有平臺本身的取向和特點,但是其缺點是無法處理海量的長尾資訊,與互聯網“去中心化”相背離。

演算法型資訊分發平臺的特點是演算法對流量(流量=用戶數x使用時長)的分配獨立於社交關係,不出現流量被壟斷的現象,能夠對用戶的社交推薦機制進行二次過濾優化,滿足不同讀者個性多變的興趣愛好。

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通過大資料的分析可以使內容創作者更精准的找到自己的潛在受眾,更有效的實現用戶價值,讓自己的內容被真正感興趣的人看到。

2016年,在資訊資訊分發市場上,演算法推送的內容占比超過50%,這意味著受眾接觸到的資訊,相當大量的是由“智慧型機器人”來為受眾準備和推送。

儘管許多人看好內容分發這個市場,但演算法型的內容分發現已成為互聯網商家們激烈爭奪的市場,誰勝誰負難以預料。

今日頭條快速崛起爆發後,2015年起,以人工推送為主的門戶新聞端紛紛做出變革,在專業編輯的基礎上加上“機器演算法”以求創新。新媒體紛紛謀求轉型,網易有網易號,鳳凰自媒體8月更名鳳凰號,“南方+”用戶端推出南方號。

阿裡旗下有UC頭條,和阿裡電商形成照應。這些巨頭在媒體領域有著豐富積累,用戶基石強大,運營經驗豐富,技術成熟,因此一出現就吸引了市場關注,分割了大塊的市場用戶,這也預示著內容分發市場入口爭奪的白熱化。

避免同質化,強化創新能力才能贏得生機

現有的內容分發市場逐漸出現野蠻生長、同質化平臺太多、內容品質下滑、紅利收益緩慢等問題。

今日頭條作為最早的人口紅利獲得者,身後早已湧起一批其他的相似平臺爭奪市場,市場幾近飽和,就連今日頭條也難以再保持曾經的400%的年增長率。

內容創作紅利走進下半場,收益下滑。內容分發平臺分成也遵循市場殘酷的二八定律,最大的紅利永遠掌握在20%的少數人手中,剩下大部分80%的人得到的收益卻很少。一旦普通的創作者難以在一定時期內獲得回報,就會紛紛投身於另一個提供更好效益的平臺,因此自媒體人出走平臺成為常事,平臺流失大量的內容創作者,造成平臺內容的不定性。

同時平臺給予的紅利也在慢慢過去,雖然各大平臺為了留住創作者,給了很多的政策優惠,不管是“千人萬元”還是“芒種計畫”,但是對於現在入場的內容生產者來說已經是下半場了。

據2015年的《自媒體人生存狀態調查報告》顯示,已經盈利的自媒體不到半數,超過60%的自媒體月營業收入不足10000元。雖然有平臺的獎金鼓勵扶持,但是今日頭條的的“千人萬元”計畫申請困難,普通用戶申請獎勵以及得到廣告收益並不那麼容易,平臺的資金長期支持對於平臺也是困難的事情。雖然流量可以帶來紅利,但是這些平臺的新聞資訊是在不斷刷新的,用戶也無法看完訂閱的每一條資訊,所以流量紅利十分有限。

針對存在的問題,在創新方面需從這幾方面下工夫:

其一,平臺定位垂直細分,抓住某一固定用戶。只有深入人心的標籤才能讓用戶記住品牌,在用戶心中形成第一認知。在大多同質化的競爭中,精准定位,深度理解使用者需求,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生產特色資訊產品,垂直細分,滿足個性化需求,才可能獲得成功。

例如南方號就垂直細分到了廣州的政務問題,呈現真實全面的廣州,打造最懂廣東的自媒體平臺。進駐的自媒體也都是廣東的政務發佈自媒體、廣東高校官方發佈自媒體等較為權威的自媒體,被譽為“業內首個專注于權威信源的自媒體平臺”。

對於平臺定位宣傳來說,大規模的廣告投放必不可少,廣告可以加快用戶的認知和積累,迅速建立客戶心中的對產品的認知。騰訊的企鵝自媒體平臺的天天快報打出的廣告攻勢就是“有料,有個性”。2016年6月,天天快報集結了範冰冰、吳亦凡、TFBOYS、Angelababy等有一批具有廣泛高關注度的明星,投放了大規模的有統一押韻的廣告語的極具震撼力的廣告,迅速建立起“一款讓你更有料的興趣閱讀App”的心理認知。同時騰訊也抓住了粉絲心理,在天天快報上建立明星頻道,通過粉絲來增加內容生產和使用者粘度。

其二,農村包圍城市,下沉二、三線市場。根據《中國“互聯網+”指數(2016)》報告,2015年,在二、三線城市的強力拉動下,“互聯網+”在全國351個城市均取得增長。徐州、佛山、泉州、金華等二、三線城市的增速全面超越一線城市。“互聯網+”將為一線以下城市帶來更多機遇。

其三,產出優質內容,打造獨特IP。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應該進行優質的內容生產,塑造內容的個人形象化,打造屬於自己的標籤。平臺也應該鼓勵原創的優質內容,讓越來越多的用戶能夠接收到有價值有意義的資訊,優質的內容才是留住客戶的最好方法。隨著近年來VR技術的成熟和短視頻的興起,這些領域也可能成為內容創業者的新的掘金地。

一點資訊的基於用戶搜索的推薦機制就比今日頭條的根據使用者流覽點擊的方式更為精准。因此對基於電腦演算法抓取使用者興趣的資訊分發平臺來說,除了閱讀習慣、標籤、訂閱資訊等,多維度的分析才能盡可能的準確,這也對電腦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助理教授羅賓·漢森為了解答費米悖論,提出了大篩檢程式理論。他認為,宇宙文明在進化過程中會遇到一個很危險的時期,絕大多數文明都會因為沒能渡過大篩檢程式而被滅亡,但是活下來的,卻能夠繼續享用宇宙的有限資源。

這個理論在外賣市場、網約車市場得到了印證,也同樣適用于現有的內容分發市場,在各家搶奪市場資源的時候,市場就像一個大篩檢程式,會淘汰過濾掉一批競爭者,最後留下的才是能夠佔領這個市場的成功者。內容分發行業的大篩檢程式時期,就在前面。

(作者吳鈺系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范以錦系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點贊是一種鼓勵 | 轉發傳遞友誼

有情懷的新媒體,有深度的閱讀,有角度的觀察,有態度的互動。部分文章來源網路,標注來源作者,只為分享價值,與商業利益無關。如有異議,請聯繫:reporterbbs@163.com。

2016年,在資訊資訊分發市場上,演算法推送的內容占比超過50%,這意味著受眾接觸到的資訊,相當大量的是由“智慧型機器人”來為受眾準備和推送。

儘管許多人看好內容分發這個市場,但演算法型的內容分發現已成為互聯網商家們激烈爭奪的市場,誰勝誰負難以預料。

今日頭條快速崛起爆發後,2015年起,以人工推送為主的門戶新聞端紛紛做出變革,在專業編輯的基礎上加上“機器演算法”以求創新。新媒體紛紛謀求轉型,網易有網易號,鳳凰自媒體8月更名鳳凰號,“南方+”用戶端推出南方號。

阿裡旗下有UC頭條,和阿裡電商形成照應。這些巨頭在媒體領域有著豐富積累,用戶基石強大,運營經驗豐富,技術成熟,因此一出現就吸引了市場關注,分割了大塊的市場用戶,這也預示著內容分發市場入口爭奪的白熱化。

避免同質化,強化創新能力才能贏得生機

現有的內容分發市場逐漸出現野蠻生長、同質化平臺太多、內容品質下滑、紅利收益緩慢等問題。

今日頭條作為最早的人口紅利獲得者,身後早已湧起一批其他的相似平臺爭奪市場,市場幾近飽和,就連今日頭條也難以再保持曾經的400%的年增長率。

內容創作紅利走進下半場,收益下滑。內容分發平臺分成也遵循市場殘酷的二八定律,最大的紅利永遠掌握在20%的少數人手中,剩下大部分80%的人得到的收益卻很少。一旦普通的創作者難以在一定時期內獲得回報,就會紛紛投身於另一個提供更好效益的平臺,因此自媒體人出走平臺成為常事,平臺流失大量的內容創作者,造成平臺內容的不定性。

同時平臺給予的紅利也在慢慢過去,雖然各大平臺為了留住創作者,給了很多的政策優惠,不管是“千人萬元”還是“芒種計畫”,但是對於現在入場的內容生產者來說已經是下半場了。

據2015年的《自媒體人生存狀態調查報告》顯示,已經盈利的自媒體不到半數,超過60%的自媒體月營業收入不足10000元。雖然有平臺的獎金鼓勵扶持,但是今日頭條的的“千人萬元”計畫申請困難,普通用戶申請獎勵以及得到廣告收益並不那麼容易,平臺的資金長期支持對於平臺也是困難的事情。雖然流量可以帶來紅利,但是這些平臺的新聞資訊是在不斷刷新的,用戶也無法看完訂閱的每一條資訊,所以流量紅利十分有限。

針對存在的問題,在創新方面需從這幾方面下工夫:

其一,平臺定位垂直細分,抓住某一固定用戶。只有深入人心的標籤才能讓用戶記住品牌,在用戶心中形成第一認知。在大多同質化的競爭中,精准定位,深度理解使用者需求,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生產特色資訊產品,垂直細分,滿足個性化需求,才可能獲得成功。

例如南方號就垂直細分到了廣州的政務問題,呈現真實全面的廣州,打造最懂廣東的自媒體平臺。進駐的自媒體也都是廣東的政務發佈自媒體、廣東高校官方發佈自媒體等較為權威的自媒體,被譽為“業內首個專注于權威信源的自媒體平臺”。

對於平臺定位宣傳來說,大規模的廣告投放必不可少,廣告可以加快用戶的認知和積累,迅速建立客戶心中的對產品的認知。騰訊的企鵝自媒體平臺的天天快報打出的廣告攻勢就是“有料,有個性”。2016年6月,天天快報集結了範冰冰、吳亦凡、TFBOYS、Angelababy等有一批具有廣泛高關注度的明星,投放了大規模的有統一押韻的廣告語的極具震撼力的廣告,迅速建立起“一款讓你更有料的興趣閱讀App”的心理認知。同時騰訊也抓住了粉絲心理,在天天快報上建立明星頻道,通過粉絲來增加內容生產和使用者粘度。

其二,農村包圍城市,下沉二、三線市場。根據《中國“互聯網+”指數(2016)》報告,2015年,在二、三線城市的強力拉動下,“互聯網+”在全國351個城市均取得增長。徐州、佛山、泉州、金華等二、三線城市的增速全面超越一線城市。“互聯網+”將為一線以下城市帶來更多機遇。

其三,產出優質內容,打造獨特IP。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應該進行優質的內容生產,塑造內容的個人形象化,打造屬於自己的標籤。平臺也應該鼓勵原創的優質內容,讓越來越多的用戶能夠接收到有價值有意義的資訊,優質的內容才是留住客戶的最好方法。隨著近年來VR技術的成熟和短視頻的興起,這些領域也可能成為內容創業者的新的掘金地。

一點資訊的基於用戶搜索的推薦機制就比今日頭條的根據使用者流覽點擊的方式更為精准。因此對基於電腦演算法抓取使用者興趣的資訊分發平臺來說,除了閱讀習慣、標籤、訂閱資訊等,多維度的分析才能盡可能的準確,這也對電腦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助理教授羅賓·漢森為了解答費米悖論,提出了大篩檢程式理論。他認為,宇宙文明在進化過程中會遇到一個很危險的時期,絕大多數文明都會因為沒能渡過大篩檢程式而被滅亡,但是活下來的,卻能夠繼續享用宇宙的有限資源。

這個理論在外賣市場、網約車市場得到了印證,也同樣適用于現有的內容分發市場,在各家搶奪市場資源的時候,市場就像一個大篩檢程式,會淘汰過濾掉一批競爭者,最後留下的才是能夠佔領這個市場的成功者。內容分發行業的大篩檢程式時期,就在前面。

(作者吳鈺系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范以錦系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點贊是一種鼓勵 | 轉發傳遞友誼

有情懷的新媒體,有深度的閱讀,有角度的觀察,有態度的互動。部分文章來源網路,標注來源作者,只為分享價值,與商業利益無關。如有異議,請聯繫:reporterb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