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滿族地名的特點——以植物命名的滿族地名

滿族先民早在漁獵時代很少種植蔬菜,多採集山野菜和野果。

另在醫藥方面也認識一些野生藥材,現沙蘭鎮一處叫“臥龍泉”的地方(現已變成村),當地老年人都說不出為什麼叫這個地名,只說“早頭人們都叫這個名”,經考查,知道它是滿語“臥裡圈”,即薇菜(現外貿出口),也叫野雞膀子菜;甯安、東寧兩縣都有“鷹歌嶺”的山名,按漢字字面理解這地名肯定是以鳥類來起的。其實它是滿語“稠李子”(一種野生結漿果的灌木)。牡丹江市東郊現青梅村,
解放前叫“茨梅夥羅”,滿語含意為野玫瑰溝(也叫刺玫果溝),因此地過去這種植物多的緣故。那麼東寧縣“大肚川”地名是怎麼來的呢?這是來自滿語“達肚扒”,就是“桔梗”,也叫“萌芽菜”,現在仍為人們喜食的一種山野菜,根部可做藥材。東寧縣還有“育山”(沙草又名香附子)、“樹山”(龍膽草),這都是藥用植物。當然有這種植物不止這一處,不過是人們認為產量集中或初次發現,因與滿人生活有關才予以定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