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青科大學霸考研宿舍 六姐妹全被名校錄取

考研錄取工作接近尾聲。昨天,記者從青島科技大學瞭解到,

該校環境學院慧園乙北129宿舍六人全部成功考研。其中,寧夏的王貝貝考上長安大學,黑龍江的那紅考上中國海洋大學,陝西姑娘鄒安妮與楊雪分別被北京科技大學和南開大學錄取,浙江的章瑩考上華東理工大學,四川的朱燕園則回到了家鄉,被四川大學錄取。記者瞭解到,慧園乙北129宿舍也成為該校環境學院連續三年來的第4個考研“學霸”宿舍。

宿舍六人“組團”考研

在大三學年身邊的同學開始陸續准備考研的時候,慧園乙北129宿舍的六人也先後將考研納入了自己的人生規劃。沒有熱鬧的宣洩,也沒有轟轟烈烈的宣誓,一如既往的默契中,開始了她們的考研之路。

為了在學習上可以互相督促,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顧,她們早早地就占好了考研教室的座位。

說起考研的初衷,六姐妹中有的是為了更好地就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有的是為了愛情而拼搏。 “通過考研,我跟男友的距離從五六個小時的高鐵縮短到二十幾分鐘的公交,這也是自己遇到複習瓶頸時的最大的動力源泉。 ”略帶羞澀的鄒安妮如是說。日復一日,六姐妹始終堅持如一,每天早晨6點多起床,晚上10點教室鎖門才離開。

自考研複習開始的那天起,六姐妹每天堅持自習。 “有一次那紅都發燒了,還去教室學到教室關門。她回到宿舍跟我們說她好冷,

我們才意識到她生病發燒。我們趕緊打來熱水,讓她把退燒藥吃下去,折騰到下半夜看她逐漸好轉才放心睡下。那天,是我們最遲到自習教室的一次,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宿舍舍長王貝貝拉著那紅的手說。話語間充滿著濃濃的姐妹情誼。

接到通知激動落淚

當問起六姐妹關於考研這一路是不是很辛苦時,六姐妹表示:“考研的確不容易,每天都要全身心投入到複習備考中,

其中有好幾個階段也想過要放棄,可每當自問‘我為什麼而來’‘為什麼選擇考研’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便還是選擇繼續前行。 ”

“有時候突然會覺得自己不知該何去何從,考研好像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想到自己都堅持了那麼久,怎能輕易說放棄就放棄。慢慢的,也就堅持了下來。 ”朱燕園說道。最後複試的章瑩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女生,平時的她有點“宅”,喜歡看韓劇。

當選擇考研時父母不是很支持,但她還是決定拼一把,最終她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父母的支持,以優異成績考入華東理工大學。 “因為我複試時間比較晚,當時有些複試早的可能結果都出來了,而我連複試安排都沒有,壓力真的很大,宿舍六個人,五個人都已經考上了,自己心裡也是挺著急的。 ”在採訪的時候,章瑩剛剛接到複試通過的通知,她開心、激動得不禁落淚,為之前一直努力的自己,也為與舍友一起考研奮戰時的相互扶持、鼓勵和包容。

“一定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只有好的精神狀態才能讓你事半功倍。 ”六姐妹說,她們的閒暇娛樂活動一般是一起到學校附近最大的超市買水果、優酪乳,或者是一起出去大吃一頓,或者分享考研資訊。六姐妹說,她們也是受到了上一屆考研宿舍的激勵。六姐妹很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經驗:考研是一場持久戰,有恒心、有毅力才能走到最後。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根據報考學校的不同,複習方向也有所側重。資料來源不僅僅是學校,還可以通過各種網路管道尋找前輩瞭解情況。

講述

家庭老師關懷增加考研動力

“考研,真的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來自家庭、學院和老師的支持給予了她們極大的動力。考取南開大學的楊雪說:“學院老師一直都很關注我們的學習。大一開學之初,學院便組織大四學長學姐給我們分享經驗,看著他們四年中獲得的各種成績、各種獎項,滿滿的都是羡慕。 ”

寧夏的王貝貝說,剛進入大學時,由於學習、生活、飲食方面的差異,自己並沒有進行很好的自我管理,所以在大一期間,學習成績並不理想。後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逐漸實現了自己的全面發展,最後還考研成功,去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長安大學。自己堅持4年的自主實習實踐經歷也給自己的複試加了很多分,獲得了導師的青睞。

環境學院在抓制度建設的同時,還注重人文關懷。學院的分團委書記同時也是她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賈可好,賈老師在她們大三下學期教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一課時,除了精准到位的知識點講解外,還將考研形勢與政策穿插進課堂。 “自從賈老師給我們上‘毛概課’,我們不僅厘清了考研思路,在考研擇校以及考研策略上也少走了許多彎路,而且在考研政治的複習過程中,我們也變得相當自信! ”樂觀的東北姑娘那紅如是說。

此外,作為畢業生的輔導員,王卉卉老師也分外關注考研學生,及時分享資訊,及時疏導心理壓力。 “王老師鼓勵我們好好複習,經常詢問我們的複習進度,也時常督促我們提高自習效率,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備考。老師經常在年級QQ交流群裡說一些鼓勵的話,在我們徘徊猶豫,甚至想要放棄的時候,一直在耐心地鼓勵著我們,增加我們考研的信心和決心。當然,美女輔導員暖心的‘考研激勵紅包’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每次看到這些,總感覺心裡暖暖的,很安心,對於考研也更有動力了。 ”六姐妹說。

感動

臨近畢業難舍姐妹情誼

“慧園乙北129不允許任何一個人掉隊”,這是六姐妹考研歷程中的誓言。也正是這種同舟共濟的姐妹情誼,讓她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患難與共”,彼此的心更加緊緊連在了一起。 “大家相互鼓勵,相互扶持,一起追夢,追逐夢想的感覺很踏實。 ”六姐妹說。雖然未來的人生道路還很長遠,但大學四年的旅途中,收穫的不僅僅是那份錄取通知,更有滿滿的回憶和深厚情意。

從大一開始,她們就形影不離,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玩耍,考研以來更是這樣。考研進行到後期,宿舍內部也出現過一些小摩擦,六個人坐在宿舍裡,很認真、很誠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發現這些小摩擦全都是因為誤會產生,講出來,誤會也就隨之消失了。也正是經過這樣的小插曲,她們之間的友誼才變得更加牢固。

經歷了那麼多的磨礪,當章瑩最後一個收到複試通過通知的那一刻,一切塵埃落定。面對最後的陪伴時光,六姐妹都格外地珍惜。當問到她們對彼此有什麼祝福的時候,六姐妹說道:“直到今天,我們都不想提起這個話題,不想離開,捨不得互相分離。這四年的時光,大家在一起,雖然也有吵吵鬧鬧、磕磕碰碰,但是我們之間的感情還是很堅固,真的捨不得離開大家,捨不得離開我們的129這個小家。 ”

為之前一直努力的自己,也為與舍友一起考研奮戰時的相互扶持、鼓勵和包容。

“一定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只有好的精神狀態才能讓你事半功倍。 ”六姐妹說,她們的閒暇娛樂活動一般是一起到學校附近最大的超市買水果、優酪乳,或者是一起出去大吃一頓,或者分享考研資訊。六姐妹說,她們也是受到了上一屆考研宿舍的激勵。六姐妹很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經驗:考研是一場持久戰,有恒心、有毅力才能走到最後。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根據報考學校的不同,複習方向也有所側重。資料來源不僅僅是學校,還可以通過各種網路管道尋找前輩瞭解情況。

講述

家庭老師關懷增加考研動力

“考研,真的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來自家庭、學院和老師的支持給予了她們極大的動力。考取南開大學的楊雪說:“學院老師一直都很關注我們的學習。大一開學之初,學院便組織大四學長學姐給我們分享經驗,看著他們四年中獲得的各種成績、各種獎項,滿滿的都是羡慕。 ”

寧夏的王貝貝說,剛進入大學時,由於學習、生活、飲食方面的差異,自己並沒有進行很好的自我管理,所以在大一期間,學習成績並不理想。後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逐漸實現了自己的全面發展,最後還考研成功,去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長安大學。自己堅持4年的自主實習實踐經歷也給自己的複試加了很多分,獲得了導師的青睞。

環境學院在抓制度建設的同時,還注重人文關懷。學院的分團委書記同時也是她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賈可好,賈老師在她們大三下學期教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一課時,除了精准到位的知識點講解外,還將考研形勢與政策穿插進課堂。 “自從賈老師給我們上‘毛概課’,我們不僅厘清了考研思路,在考研擇校以及考研策略上也少走了許多彎路,而且在考研政治的複習過程中,我們也變得相當自信! ”樂觀的東北姑娘那紅如是說。

此外,作為畢業生的輔導員,王卉卉老師也分外關注考研學生,及時分享資訊,及時疏導心理壓力。 “王老師鼓勵我們好好複習,經常詢問我們的複習進度,也時常督促我們提高自習效率,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備考。老師經常在年級QQ交流群裡說一些鼓勵的話,在我們徘徊猶豫,甚至想要放棄的時候,一直在耐心地鼓勵著我們,增加我們考研的信心和決心。當然,美女輔導員暖心的‘考研激勵紅包’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每次看到這些,總感覺心裡暖暖的,很安心,對於考研也更有動力了。 ”六姐妹說。

感動

臨近畢業難舍姐妹情誼

“慧園乙北129不允許任何一個人掉隊”,這是六姐妹考研歷程中的誓言。也正是這種同舟共濟的姐妹情誼,讓她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患難與共”,彼此的心更加緊緊連在了一起。 “大家相互鼓勵,相互扶持,一起追夢,追逐夢想的感覺很踏實。 ”六姐妹說。雖然未來的人生道路還很長遠,但大學四年的旅途中,收穫的不僅僅是那份錄取通知,更有滿滿的回憶和深厚情意。

從大一開始,她們就形影不離,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玩耍,考研以來更是這樣。考研進行到後期,宿舍內部也出現過一些小摩擦,六個人坐在宿舍裡,很認真、很誠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發現這些小摩擦全都是因為誤會產生,講出來,誤會也就隨之消失了。也正是經過這樣的小插曲,她們之間的友誼才變得更加牢固。

經歷了那麼多的磨礪,當章瑩最後一個收到複試通過通知的那一刻,一切塵埃落定。面對最後的陪伴時光,六姐妹都格外地珍惜。當問到她們對彼此有什麼祝福的時候,六姐妹說道:“直到今天,我們都不想提起這個話題,不想離開,捨不得互相分離。這四年的時光,大家在一起,雖然也有吵吵鬧鬧、磕磕碰碰,但是我們之間的感情還是很堅固,真的捨不得離開大家,捨不得離開我們的129這個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