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請你定期篩查!六種婦科疾病易癌變!

《性☆禁☆福綻放·生殖保健》

第一種:宮頸糜爛

這是已婚婦女的常見病,多由分娩、流產或手術操作損傷宮頸部,以及產褥期、經期不衛生及細菌感染而致病。據資料統計表明,宮頸糜爛發生宮頸癌者比未患此病者高 7-12倍,

故發現此病必須認真治療,直到徹底治癒。

第二種: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 myoma of uterus),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禁☆殖☆禁☆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症狀,少數表現為陰☆禁☆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症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

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本病確切病因不明,現代西醫學採取性激素或手術治療,尚無其他理想療法,子宮肌瘤好發於卵巢功能較旺盛的30~45歲的婦女,50歲以後,由於卵巢功能明顯衰退,肌瘤大多自行縮小。

第三種:子宮內膜增殖症

子宮內膜增生症是指子宮內膜在炎症、內分泌紊亂,或某些藥物的刺激下引起子宮內膜過度生長的一種疾病。子宮內膜增生會導致不規則陰☆禁☆道流血(66.5%),月經週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經量不定,甚至大量出血。有時先有數周或數月停經,然後陰☆禁☆道流血,血量通常較多,也可一開始即為陰☆禁☆道不規則流血,量少淋漓不淨,出血期間一般無腹痛或其他不適,出血量多或時間長繼發貧血,

大量出血可導致休克。子宮內膜增厚可以分為正常的子宮內膜增厚和異常子宮內膜增厚兩類。

第四種:葡萄胎

葡萄胎也稱水泡狀胎、水泡狀胎塊(Hydatidiform Mole) 是一種異常的人類妊娠,因其特徵為胎盤絨毛間質水腫,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薄壁水泡,形似葡萄,

故名。

葡萄胎分為兩類:

①完全性葡萄胎,胎盤絨毛全部受累,整個宮腔充滿水泡,彌漫性滋養細胞增生,無胎兒及胚胎組織可見;

②部分性葡萄胎部分胎盤絨毛腫脹變性,局部滋養細胞增生,胚胎及胎兒組織可見,但胎兒多死亡,有時可見較孕齡小的活胎或畸胎,極少有足月嬰誕生。臨床診斷葡萄胎皆系指完全性葡萄胎而言。葡萄胎是惡變率極高的疾病。據報導,大約有7%-16%的葡萄胎病人可能發展成為絨毛膜上皮癌或惡性葡萄胎,

故該症一旦確診,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發現可疑症狀,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第五種: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內分泌激素失調。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見的乳☆禁☆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見於25~45歲的女性。

第六種:外☆禁☆陰色素痣

外☆禁☆陰色素痣是發生于外☆禁☆陰皮膚上的黑色斑點,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可有毛髮生長。外☆禁☆陰色素痣比身體其他痣更容易惡變,這是因為外☆禁☆陰部分常受摩擦和刺激,又因色素痣對性激素的刺激作用較為敏感,往往在青春期和妊娠期增大、變黑。據報導,40%-80%的惡性黑色素瘤發生於色素痣,目前主張對外☆禁☆陰色素痣儘早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防惡變。

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見於25~45歲的女性。

第六種:外☆禁☆陰色素痣

外☆禁☆陰色素痣是發生于外☆禁☆陰皮膚上的黑色斑點,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可有毛髮生長。外☆禁☆陰色素痣比身體其他痣更容易惡變,這是因為外☆禁☆陰部分常受摩擦和刺激,又因色素痣對性激素的刺激作用較為敏感,往往在青春期和妊娠期增大、變黑。據報導,40%-80%的惡性黑色素瘤發生於色素痣,目前主張對外☆禁☆陰色素痣儘早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防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