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再見!西安第一座環形人行天橋,三十一年的風霜雪雨

更多發現請關注 西安城記

記錄城市的變遷

前言 | Preface

建築,是城市發展的見證者,也是一座城市的印記。也正因這些印記,才得以讓我們發現那些不經意之間的變化。

這一次,有三十一年歷史的西安第一座環形人行天橋——五路口天橋,隨著道路拓寬、商圈改造和地鐵施工等的進行,即將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告別這座城市。而這三十一年時間裡,它見證了這座古都商業、城市和發展的變遷。

XI'AN TIME

一橋三十年

迄今為止,西安只有三座環形人行天橋:一座是小寨天橋十字,

一座是李家村十字,還有一座就是今天的主角——五路口人行天橋。

它是西安最早的環形天橋,從1986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到今天,已整整三十一年。在火車時代,西安火車站的地位不言而喻:被譽千年古都的“第一窗”,可直達中國大陸所有省會城市的三大火車站之一。當年,西安的城市中心就在城牆內,幾乎雲集了西安所有知名的商場。五路口,也可以說是當年出了西安的第一路口。

西安五路口環形天橋俯瞰

由西向東看西安五路口環形天橋、裕華大廈等十三個專案,這十三個專案總投資超過百億元。

解放路改造,曾被稱為是解放路的“再生”,城市管理者正在重新塑造這條名街。浴火重生之後的解放路,

仍會再現昔日輝煌,解放路的故事不會成為傳說。但現實是,百億投資並未能讓解放路重回“金街”,這兩年能看到的是大商新瑪特的退出、民樂園萬達廣場商戶生意的冷清以及大量商鋪的轉讓!

如何找到個性,在商圈遍地開花的情形下殺出重圍;如何重塑新的商業精神,重新贏得市民的口碑……這些問題,都需要去正面面對。(本節內容:@地產房劍)

civilization

五路口的地下

為什麼它叫五路口?因為,

它是東、西五路和解放路的交叉口。未來,這裡將成為地鐵一號線和四號線的交匯中心。

目前,地鐵一號線五路口站的車站標識為朝陽門與西安火車站——意為五路口站是位於火車站與朝陽門之間的樞紐。2013年9月16日,隨西安地鐵1號線開通而開通。該站的文化牆主題,是“解放西安”:反映除一座城市發生的重大事件。

西安地鐵一號線五路口站

作為城牆內的核心區域和主幹道,五路口未來將成為地鐵一、四號線的交匯區。地鐵四號線,是西安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的第四條地鐵線路,是地鐵中軸線後的第二條南北方向地鐵。

地鐵四號線,由南至北貫穿三大國家級新區:航太新城、曲江新區和經開區;兩大世界文化遺產:大雁塔和大明宮。2017年12月20日上午,由西安製造的地鐵四號線列車正式交付。從此,西安買入了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本土化製造的時代。

西安地鐵四號線車身

《西安,你不是成都》

當“西成高鐵”開通,當都在談“虹吸”,當都在互相對比

特約作者聶海峰,萬字圖文下周見

我們重新認識西安這座城

編輯=CICI

《西安城記 ·吾城》線索徵集

《吾城》標誌:長安之城,是吾之城

無需言必“周秦漢唐”,無需言必“帝都過往”。西安,隱藏著許多的風物,不經意間散發著美的光輝。若把社會當河流,我們不能只關心河流裡的戰爭,卻忘記河岸兩邊的田園牧歌、秋收冬藏、匠人造園。

城記原創 · 我們一起發現吾之城

2017年12月20日上午,由西安製造的地鐵四號線列車正式交付。從此,西安買入了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本土化製造的時代。

西安地鐵四號線車身

《西安,你不是成都》

當“西成高鐵”開通,當都在談“虹吸”,當都在互相對比

特約作者聶海峰,萬字圖文下周見

我們重新認識西安這座城

編輯=CICI

《西安城記 ·吾城》線索徵集

《吾城》標誌:長安之城,是吾之城

無需言必“周秦漢唐”,無需言必“帝都過往”。西安,隱藏著許多的風物,不經意間散發著美的光輝。若把社會當河流,我們不能只關心河流裡的戰爭,卻忘記河岸兩邊的田園牧歌、秋收冬藏、匠人造園。

城記原創 · 我們一起發現吾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