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羅瑱玲:小而美,也很好

《The Voice決戰好聲》沒有太絢爛奪目的特效,觀眾反而更能專注在學員們的演唱上。

(陳淵莊攝)

中國近年有許多音樂綜藝節目,砸錢製作,請來頂尖的樂團和音樂總監,還有華麗的舞臺和視效,打造聽覺和視覺上的饗宴。新馬協力製作的《The Voice決戰好聲》自開播以來,聽到身邊不少人拿來與《中國新歌聲》比較,認為水準有差,但這樣的比較不公平。

《中國新歌聲》總決賽是在北京鳥巢舉行,預算和觀眾人數是《決戰好聲》的幾萬倍,怎麼比?但預算和觀眾較少,

也能做得精彩,只要有心。

製作團隊用心錦上添花

我在現場觀看《決戰好聲》總決賽,真的要為製作團隊的用心鼓掌。八強的獨唱環節,每一首歌都有一個特別設計的場景。

劉國輝演唱《值得》和“I Don't Wanna Miss a Thing”組曲,背後的大螢幕以特效打出這名“全民帥爸”的臉蛋,頗有巨星氣勢,連伍思凱都忍不住說,像是在臺北小巨蛋看他的演唱會。

翁奕傑演唱《我願意》,頭頂有朵朵白雲,背景有蝴蝶飛翔,

一片詩意畫意。楊碧琪演唱《寂寞公路》,坐在秋千升到半空,對應背後的彎月,仿佛在月亮上吟唱,那畫面美如畫。林文蓀演唱《風之彩》,舞臺上白紗布飄揚,搭配她一襲白色長裙,宛如仙女下凡。

精心的舞臺設計,為學員們的精彩演唱錦上添花,也讓整個節目不像一個比賽,倒是像一場演唱會。而且沒有太絢爛奪目的特效,觀眾反而更能專注在學員們的演唱上,不會分了心。

一切,小而美,剛剛好,也很好。

看現場直播,也有許多有趣的觀察。歌與歌之間只有兩三分鐘的換景時間,也就是說,你在電視上看每一名學員出場前的介紹片段時,現場的工作人員是非常緊張的,因為要在限時內佈置好下一個學員的演唱場景。

例如蔡詠琪唱完《你敢不敢》之後,幾個工作人員拿著紙箱沖上臺,把地上的十幾根蠟燭都丟進箱子裡,然後搬出黃欣瑤演出需要的鋼琴。

楊碧琪一下臺,工作人員也是沖上臺,趕緊拆除秋千,然後掛上林文蓀演出需要的白紗布。

工作人員真的辛苦了,場務也很辛苦,要一直呼籲觀眾熱烈鼓掌、呐喊,還有熱情揮動手中的螢光棒。

我們幾個記者在演出時忙著做筆記,無法揮動螢光棒,結果場務說空中攝影機在拍攝全場畫面時,我們那個區塊是黑暗的,不好看。我們既要工作,也不想影響拍攝效果,於是儘量配合,

一邊做筆記,一邊揮動螢光棒,兩隻手有點難以協調。

攝影同事最搞笑,一隻手要握相機,一隻手要按快門,哪有多餘的手揮動螢光棒啊?結果他索性把螢光棒插在上衣的口袋。只是當他身子往前時,螢光棒就頂到胸口,畫面爆笑。

看著學員成長蛻變

其實從9月開始採訪《決戰好聲》,看著學員們的成長和蛻變,然後現場看總決賽,還頗有感觸的。他們從素人開始,初期有些生澀,但在決賽都展現了藝人般的魅力和實力。像丹尼爾載歌載舞《普通朋友》,陳宣清挑戰情歌《你為什麼說謊》,都讓我驚豔。

我心目中的冠軍是劉國輝,實力與顏值兼具,情感真摯,是我對“The Voice”的定義。我認為林文蓀勝在選歌,就像伍思凱所說,觀眾就喜歡這種飆高音展音域的演唱方式。當然她是有實力的,但情感層面仍欠缺,期待她接下來有更佳的表現。

但在決賽都展現了藝人般的魅力和實力。像丹尼爾載歌載舞《普通朋友》,陳宣清挑戰情歌《你為什麼說謊》,都讓我驚豔。

我心目中的冠軍是劉國輝,實力與顏值兼具,情感真摯,是我對“The Voice”的定義。我認為林文蓀勝在選歌,就像伍思凱所說,觀眾就喜歡這種飆高音展音域的演唱方式。當然她是有實力的,但情感層面仍欠缺,期待她接下來有更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