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董姿彥中國拍節目 對留守兒童感觸深

董姿彥拍攝中國節目《逆轉歸來之樂活心發現》,體驗鄉村生活,

對“留守兒童”問題深有感觸。

董姿彥10月結束《中國新歌聲2》的比賽後,就開始拍攝《逆轉歸來》,會拍到明年1月,預計2月播出。她在節目裡以一個城市音樂旅者的身份,去歷經一趟從香格里拉長江第一灣到世界城市上海的愛地球之旅。從山村到城市,她和觀眾一起反思,什麼是我們地球人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城市與鄉村如何和諧共處,如何拉近城市人與土地的關係等。

貴陽受凍四五天

在長江第一灣的石鼓鎮,董姿彥與村民互動,有了很深的感觸。她說:“很多時候,我們城市人把鄉村生活浪漫化,其實村民也面對很多困難。像‘留守兒童’就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孩子們的父母都到城市打工,工作環境不允許他們把孩子接到身邊,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大,一年只在過年時見上父母一次。孩子們雖然居住環境山好水好,沒有城市孩子的壓力,

但他們也付出了代價,就是少了與父母相處的時間。”

在貴陽的一個部落,董姿彥則受凍四五天,印象深刻。她說當時氣溫只有三度,住的房子沒有暖氣,沒有電毯,也不能燒炭。“那裡提倡環保,所以我也不敢用暖暖包,因為暖暖包是一次性使用即丟。可是有一晚我真的撐不住了,就拆開一個暖暖包來救命。那四五天,我和工作人員都是濕冷的。”

被村民認出

最意外的體驗,是有一次到一個深山裡的小村落,

村民竟然認識她,知道她是《中國新歌聲2》的參賽者,並請她演唱幾首參賽時的曲目。董姿彥當然樂意奉陪,她說:“村裡的領導人告訴我,村民知道我要來,很激動,其實我也很激動啊!”

看到村民對有機生活的堅持,董姿彥不禁問自己:“作為城市消費者,我們能做什麼?”她認為:“我們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力量,或許一個人不能改變局勢,但累積起來就是一股大的力量。

”她也看到村莊人口漸少和老化、醫療設施不足等問題。她感慨:“這是城市化的必然趨勢,當地人也要去想,究竟哪些村莊值得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