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照顧婆家幾年,婆婆卻不肯照顧你一個月子?

01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篇帖子。

女人嫁給男人後,每天的一日三餐都是她在做,

後來懷孕了,還要挺著大肚子給一家人做飯。

家裡做點好吃的,婆婆總是往兒子碗裡夾,有時候,還沒有等自己動筷子,菜就被夾完了。

有一次,老公給她夾了一點菜,婆婆就不高興了,然後盛了滿滿一碗菜給她,說如果吃不完就給她好看。

生孩子的時候,因為胎兒不順,醫院要求剖腹產,婆婆在病房裡就責怪她:怎麼娶了你就這麼不順,生個孩子還要剖腹產,

浪費多少錢。

後來出院在家坐月子,婆婆照顧她竟要給她要勞務費。

女人說:“等老公工資發了就給她。”

婆婆聽了居然要拉著她走,把孩子留下,讓她自己一個人走。

女人只要給公公打電話,在公公的勸說下,她才留了下來。

老公下班回來要求看媳婦,婆婆卻攔住說道:“又不是小孩子了,有什麼好看的。”

真的是個孝順的兒子,這下好了,一個月都沒有進去看自己的媳婦。

晚上婆婆和她睡在一個房間,

但婆婆只知道睡覺,孩子吃奶,換尿布,都是女人自己來幹。

最後,她留下疑問:為什麼我照顧他們一家人幾年了,他們卻不肯照顧我一個月子呢,你說這樣的婆婆,我以後怎麼養她?

看到這裡,或許所有人都覺得造成婆媳關係不好的問題在於這個婆婆太自私。

我覺得問題還是在於她們夫妻兩個,女人無論婆婆怎麼折騰卻還一直依附著婆婆,而她老公呢,

卻是個沒有主見和立場的男人。

02

關鍵問題還是在於她老公。

帖子發出後,有人反問道:“婆婆都對你這樣了,你還有心思想以後怎樣對待婆婆?”

女人卻回到:“我都是看在老公的面子上,不想讓別人說他是個不孝子。”

看到女人的回答,才知道女人太為老公著想,

壓根不知道她跟婆婆的問題,實際上是自己的老公造成的。

有一句話,相信大家都看過:婆婆對你的態度,都是老公允許的。

一個家庭裡,老公其實就是一桿秤,誰輕誰重都是老公做出來的。

想想,老公為自己懷著孩子,卻還要為一家人做飯,因為媽媽的一句話,可以一個月不見自己的老婆。

嫁給這樣的男人,註定一生都是悲劇。

如果有一天他媽媽提出更過分的要求,我想依她老公的性格,

肯定會痛快的答應。

其實,在一個家庭裡,如果自己的男人足夠愛自己,懂得維護自己,那麼婆婆肯定不會有過分的要求。

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責任反而不全在婆婆身上。因為這個男人從小太依賴自己的父母,以至於長大後,媽媽還要插手他的生活。

有人說:婆媳自古是天敵,但造成這種問題的大多數原因還是男人。

當然並不說男人就可以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而是要懂得你不只是一個兒子,還是一個丈夫。

那你就必須承擔起這兩個角色的責任,讓自己有能力去應對生活工作,才能更好的解決家庭矛盾。

03

想起朋友以前給我講過一個故事。

她去逛超市的時候,看見一個婆婆在訓斥自己的兒媳。

原因是:小倆口逛超市,把兒子弄丟了,不過後來還好,兒子在超市的幫助下找到兒子。

男人聞風趕來,拿著媽媽的手就朝自己打了幾個耳光,說責任全在他,和她媳婦一點關係都沒有。

後來才知道,原來兒子是爸爸走丟的,因為爸爸接了一個電話就走出超市,而孩子也追著出去,看到一個賣玩具的,就跟著走了。

妻子的尊嚴一半是靠丈夫來維護的。

婆婆後來給兒媳道了歉,說自己剛才太衝動了。

媳婦笑著說:“孩子找到就好,自己也有責任,婆婆因為著急,表示可以理解。”

最後,婆媳兩個挽著胳膊有說有笑,男人在後面抱著孩子,一家子走出了超市。

兒媳在家裡永遠都是個弱勢群體,這個婆婆確實很過分,不瞭解真實情況,就把責任推到兒媳身上。

好在這個男人很聰明,及時承擔了所有責任,才化解了婆媳之間的矛盾。

常聽人說:“遇見好婆婆,完全看運氣”。

其實婆媳矛盾大多數原因是:兩個人心裡給彼此設定了很多正當和不正當的要求。

比如,媳婦總是覺得婆婆就應該為自己照顧孩子。

比如,既然嫁給了我兒子,就應該照顧好我兒子的一切。

比如,媳婦不喜歡吃什麼,男人就立刻給媽媽說不要做這道菜。

比如,媽媽說媳婦的衣服太薄,男人就立刻跟媳婦說,別穿這件了,太暴露了。

而婆媳之間的矛盾,正是這一件件小事在影響著。

婆媳為兩代人,難免會出現一些摩擦,但因為同在一個屋簷下,我想大多數婆婆還是心甘情願的疼兒媳,媳婦也會心甘情願的照顧婆婆,只是在出現矛盾時,男人一定要適時出來平衡關係,這樣婆媳才會更好的相處。

寫在最後:有人說,這樣男人是不是太辛苦了,既要工作還要處理家庭關係,我想說,作為男人辛苦點怕什麼呢,每天每日每夜的工作,不就是為了有個幸福的家庭嗎,而掙的錢再多,沒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又有什麼用?

而是要懂得你不只是一個兒子,還是一個丈夫。

那你就必須承擔起這兩個角色的責任,讓自己有能力去應對生活工作,才能更好的解決家庭矛盾。

03

想起朋友以前給我講過一個故事。

她去逛超市的時候,看見一個婆婆在訓斥自己的兒媳。

原因是:小倆口逛超市,把兒子弄丟了,不過後來還好,兒子在超市的幫助下找到兒子。

男人聞風趕來,拿著媽媽的手就朝自己打了幾個耳光,說責任全在他,和她媳婦一點關係都沒有。

後來才知道,原來兒子是爸爸走丟的,因為爸爸接了一個電話就走出超市,而孩子也追著出去,看到一個賣玩具的,就跟著走了。

妻子的尊嚴一半是靠丈夫來維護的。

婆婆後來給兒媳道了歉,說自己剛才太衝動了。

媳婦笑著說:“孩子找到就好,自己也有責任,婆婆因為著急,表示可以理解。”

最後,婆媳兩個挽著胳膊有說有笑,男人在後面抱著孩子,一家子走出了超市。

兒媳在家裡永遠都是個弱勢群體,這個婆婆確實很過分,不瞭解真實情況,就把責任推到兒媳身上。

好在這個男人很聰明,及時承擔了所有責任,才化解了婆媳之間的矛盾。

常聽人說:“遇見好婆婆,完全看運氣”。

其實婆媳矛盾大多數原因是:兩個人心裡給彼此設定了很多正當和不正當的要求。

比如,媳婦總是覺得婆婆就應該為自己照顧孩子。

比如,既然嫁給了我兒子,就應該照顧好我兒子的一切。

比如,媳婦不喜歡吃什麼,男人就立刻給媽媽說不要做這道菜。

比如,媽媽說媳婦的衣服太薄,男人就立刻跟媳婦說,別穿這件了,太暴露了。

而婆媳之間的矛盾,正是這一件件小事在影響著。

婆媳為兩代人,難免會出現一些摩擦,但因為同在一個屋簷下,我想大多數婆婆還是心甘情願的疼兒媳,媳婦也會心甘情願的照顧婆婆,只是在出現矛盾時,男人一定要適時出來平衡關係,這樣婆媳才會更好的相處。

寫在最後:有人說,這樣男人是不是太辛苦了,既要工作還要處理家庭關係,我想說,作為男人辛苦點怕什麼呢,每天每日每夜的工作,不就是為了有個幸福的家庭嗎,而掙的錢再多,沒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又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