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部評分9.1的紀錄片,不是電影卻勝似電影

最近的紀錄片似乎都非常不錯,平淡深刻的《二十二》,BBC高品質的《藍色星球》,以及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國家寶藏》,看的時候都是一種學習與享受,今天小妹要推薦的《臉龐,村莊》亦是如此。

該片獲得洛杉磯(和紐約)影評人獎以及第4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並且已經申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豆瓣評分9.1。

這部紀錄片跟隨著阿涅斯·瓦爾達與JR,兩人駕駛著JR的小貨車穿越法國的村莊,這輛小貨車身兼兩職,攝影室與製作超大型貼畫的沖印室。

阿涅斯·瓦爾達就是“心靈雞湯裡的有趣靈魂”,她頭頂“富士山”髮型,與一個不曾謀面,卻熟悉彼此作品的一名拒絕摘下墨鏡的年輕人,

說走就走。

瓦爾達是一位導演,也法國新浪潮祖母。1967年,越戰問題被世界關注,瓦爾達參加由新浪潮很多導演參加的集體創作《遠離越南》。

後來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榮譽金棕櫚獎和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獲終身成就獎。

JR是一個游走於藝術創作與行動主義的攝影家。對他來說,街頭是一個巨大的藝術畫廊,而城市則是他展覽的大舞臺。

JR創造了“全民藝術”。他在許多街頭藝術被禁止的地區和國家都張貼了他的巨幅照片,他將藝術帶去了巴黎的貧民窟,中東的隔離牆,非洲的斷橋,巴西的棚戶區。

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往往會認為包括藝術在內的許多事物沒有存在的必要。但JR通過張貼巨幅照片,讓中年婦女變成了模特,讓喜歡塗鴉的孩子變成了街頭藝術家。

就像這部紀錄片中的那些地方和人。

北部礦區的倔強女人,抱著對礦區的回憶不肯放下。

看似享受孤獨卻坦言與社會節奏脫節的農場作物員。

明明長得好看卻不自信的咖啡店女服務員。

海岸線附近廢棄的村莊,他們邀請來的人和流浪藝術家。

一直為村莊裡的人送信的郵差。

以及長著菱角的山羊,在他們的鏡頭下似乎都變得不一樣。

但瓦爾達和JR對彼此都不瞭解,他們也會出現分歧,瓦爾達想看JR墨鏡下的臉,但後者不願摘下墨鏡。

瓦爾達更希望取景地在村莊,但JR傾向在碼頭開始新的創作。但他們發現了一個碼頭就是村莊的地方。

這裡只有三個女人,他們幹著和男人一樣累的活。所以當她們的照片出現在集裝箱的時候,所有的工人都高興。

整個紀錄片就是跟隨著兩人的創作,深入平凡人群。看著一幅幅貼出去的畫,他們也會感慨,從畫作談到內心,那些畫中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故事,瓦爾達也有。

她回憶自己以前的電影電影,有懷念也有反思,在攝影大師布列松的墓地,她和JR討論起了死亡的意義:誰都不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你一直尋找,直到你找到它。

90歲的瓦爾達說出這話時,真的有重量。但她在片中個人的印象一直很可愛,絲毫不見老人的無力,有的全是熱情和好奇。

再看看自己,好像20多歲的年紀,出口都想說:“老了”,也許是玩笑話,但是這樣感覺似乎都失去了很多樂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

藝術的魅力總是神奇,一個人會因為一張大畫重新認識自己,也能重新認識生活。他們的旅行意義就是如此,給村莊的人帶去了不一樣的認知。

我們親身參與的生活,才是最成功的電影,也是最能打動人的藝術,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北部礦區的倔強女人,抱著對礦區的回憶不肯放下。

看似享受孤獨卻坦言與社會節奏脫節的農場作物員。

明明長得好看卻不自信的咖啡店女服務員。

海岸線附近廢棄的村莊,他們邀請來的人和流浪藝術家。

一直為村莊裡的人送信的郵差。

以及長著菱角的山羊,在他們的鏡頭下似乎都變得不一樣。

但瓦爾達和JR對彼此都不瞭解,他們也會出現分歧,瓦爾達想看JR墨鏡下的臉,但後者不願摘下墨鏡。

瓦爾達更希望取景地在村莊,但JR傾向在碼頭開始新的創作。但他們發現了一個碼頭就是村莊的地方。

這裡只有三個女人,他們幹著和男人一樣累的活。所以當她們的照片出現在集裝箱的時候,所有的工人都高興。

整個紀錄片就是跟隨著兩人的創作,深入平凡人群。看著一幅幅貼出去的畫,他們也會感慨,從畫作談到內心,那些畫中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故事,瓦爾達也有。

她回憶自己以前的電影電影,有懷念也有反思,在攝影大師布列松的墓地,她和JR討論起了死亡的意義:誰都不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你一直尋找,直到你找到它。

90歲的瓦爾達說出這話時,真的有重量。但她在片中個人的印象一直很可愛,絲毫不見老人的無力,有的全是熱情和好奇。

再看看自己,好像20多歲的年紀,出口都想說:“老了”,也許是玩笑話,但是這樣感覺似乎都失去了很多樂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

藝術的魅力總是神奇,一個人會因為一張大畫重新認識自己,也能重新認識生活。他們的旅行意義就是如此,給村莊的人帶去了不一樣的認知。

我們親身參與的生活,才是最成功的電影,也是最能打動人的藝術,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