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人打掃祖屋時,無意間發現一器皿,專家說一番話讓老人臉色蒼白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每一件文物都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

所以這就讓很多文物有了很高的研究價值,甚至有些文物可以用價值連城來形容。然而歷經滄桑幾千年,能保存下來的文物寥寥無幾。但有時候一些價值連城的文物卻是在不經意間被發現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件國寶,就是一位老人在打掃祖屋時,無意中發現的。

話說在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山村,由於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村裡大部分都是一些留守老人。但是在這個村子裡有一戶老人,卻是同村人羡慕的對象。因為他的兒子在本地開廠,對老人非常孝順,還專門為老兩口蓋了新房子。

新房蓋成以後,老人就從祖屋搬出來了。這年春節,老人決定好好把祖屋打掃一下,不讓他顯得那麼荒廢沉寂。就在老人仔細打掃時,無意間在桌縫中發現一個器皿,而且這個器皿看起來年代非常久遠。於是老人就把他裝到口袋繼續打掃。

晚上吃飯的時候,

老人再次把這個器皿拿出來擦洗乾淨。此舉被老人的兒子看到,於是他建議老人拿這個器皿去找專家鑒定一番,說不定是個古董。這一句話也提醒老人了,因為老人小時候就聽長輩說過,他們這裡葬著滿清六位祖先,有點古物也是很正常的。

老人拿著這個器皿去相關部門找到了專家,經過鑒定,專家表示這是清朝少數民族使用的器皿,現存數量極少,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也可以說價值連城。老人聽到後也懵了,不過專家隨後的一番話,讓老人臉色蒼白。

專家說,由於這件器皿十分珍貴,

如果你不能證明這個器皿和祖輩的關係,私自收藏這件文物,那可是違法的,必須馬上上交給國家。老人想了想,這件器皿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留下來的,怎麼去證明啊,只能將他上交了,最後老人獲得五百元獎勵和一面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