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冬天容易著涼?寶媽這樣穿衣蓋被可不行!

寒冷的冬天已經來襲,對於在寒冬帶寶寶的寶媽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怎樣給寶寶取暖,讓自己的寶寶溫暖地度過這一次的冬季。

但是,很多寶媽會發出這樣的牢騷,明明都把孩子裹成粽子了,

但是為什麼!!!

他還是比別家孩子容易感冒發燒!是他太身嬌體弱?

一位當醫生的朋友告訴小編,家長們往往是關心則亂,憑藉一些所謂“常識”給寶寶穿衣服,反而使寶寶更容易生病了。

1、給孩子穿保暖內衣

快要臨盆了

需要再給孩子買件保暖內衣嗎?

只備了幾件薄薄的內衣……

千萬別買!保暖內衣

寶寶穿著不舒服還更容易生病

將厚厚的保暖內衣貼身穿著,寶寶一活動就滿身汗,衣服的絨毛沾上汗後黏糊糊的,想給寶寶換,必須把寶寶的衣服先脫精光;不換的話,汗焐在孩子身上又易生病。

另外,貼身的衣物容易產生靜電,而這種靜電又可以在人的周圍產生大量陽離子,使皮膚水分減少,繼而皮屑增多引起皮膚瘙癢。

有些娃穿了保暖內衣,就更容易出現渾身不舒服,甚至捂出皮疹、濕疹。

寶寶穿的貼身衣服,透氣性、舒適性是放在第一位的,保暖的功能應該交給中間的夾層衣物,或者外面的擋風外套。

2、給孩子穿得越厚越好

每次帶孩子出門

婆婆總是要讓我再給孩子多套上一件

我說孩子穿夠了

婆婆說我不心疼孩子,心累死了!

把孩子包成粽子不是愛,是偷懶是傷害!

只因為怕孩子著涼,所以就努力地讓孩子穿多些?明明自己就穿了兩三層衣服,卻給寶寶套五六件衣服,哪裡是走心?分明在坑娃呢!

(1)穿得太厚,輕則捂出痱子、毛囊炎等皮膚疾病,讓孩子更少接受冷空氣的刺激,身體對氣候的變化更脆弱,更容易生病。

(2)而最糟糕悶出捂熱綜合征,長久的高溫導致孩子高熱、脫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迴圈衰竭。每年醫院都有不少因為穿衣過厚而悶出捂熱綜合征的寶寶,千萬別覺得這病陌生離孩子很遠。

3、孩子冷不冷,摸摸手腳就知道?

為什麼給孩子穿那麼多?手腳還是那麼冰!!

有朋友說是因為我家孩子很虛寒要再多穿一些?

還有朋友說我家寶寶是貧血了!!

只能說朋友們……腦補太多!寶寶手腳冰冷,不一定代表身體冷。

孩子的心臟力量相對較弱,每次泵血後到達四肢末端的血量很少,我們就會感覺孩子的手腳比較冷。只要家長摸著孩子的頸部溫暖,就不用擔心。

周圍氣溫低,手腳涼一點很正常。只是不少新手爹媽一摸手腳冰冷,就惶恐地給孩子加衣服,把孩子悶出汗了,這反而更容易生病了

4、和大人同蓋一張被子

天氣越來越冷了,

不忍心讓孩子單獨自己睡,

老公說讓寶寶和我們同蓋一床被子,

這樣就不容易著涼了。

聽起來不錯,但真相並不是如此啊!

孩子最好擁有自己的被子。就算是特殊情況需要跟家長同床睡的寶寶,也不能跟家長用一床被子。畢竟大人的被子對寶寶來說太沉了,很可能對寶寶造成高熱和缺氧,引起危險。

可以用儘量輕薄、綿軟的毯子;給孩子蓋上後,把兩邊掖進床墊下面;露出嬰兒的臉和脖子,以防寶寶亂動後被毯子蓋住臉部導致窒息。

5、睡覺時裡三層外三層把寶寶裹住

有個愛踢被的寶寶太憂傷,

每天夜裡都要記得醒來好幾次給他蓋被子,

每次都給孩子裹上好幾層被子,

希望他不要因此著涼。

當媽的操心我們懂,然而這種“關心”要不得。

寶寶們的冷熱調節能力不如大人,長時間被厚厚的棉被捂住,會阻礙身體熱量散發,又悶又熱的寶寶也無法開口告訴父母。

而且長久的高溫可能導致寶寶高熱、脫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迴圈衰竭,也就是以上說的“捂熱綜合征”。

另外,但床頭堆疊太多的毯子和被子時非常危險,很多嬰兒窒息和嬰兒猝死綜合征就是這樣發生的!

6、感冒發燒的寶寶,捂出汗才會好

我媽說孩子感冒要捂出汗來才會好

但為什麼寶寶的小表情那麼痛苦啊!

寶寶感冒發燒後,大多數父母的做法是不讓寶寶把孩子密密實實地包起來,說是吹了風病會嚴重,必須把汗捂出來,病才能好。

唉,發燒需要的是散熱,不是捂熱!寶寶流汗不過是因為身體已經降溫散熱了,而不是靠捂熱捂好的!

高燒時捂熱,不僅不會讓寶寶好一點,還可能因為高溫、缺氧、脫水等造成嚴重的後果(包括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癲癇等),致殘、致死率都是極高的。

判斷孩子是冷是熱?方法其實很簡單

小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他的頸部和背部能迅速反應他的冷熱狀況。

如果摸起來是溫熱的,沒有出汗,說明穿得剛剛好;

如果寶寶出汗了,就說明衣服穿多了;

如果寶寶頸後摸起來有點涼,那就要給寶寶加衣服。

冬天該怎樣給孩子穿衣蓋被?

1、出門的時候:

隨時增減衣物。冬天早晨和夜晚,中午會有所回溫。所以,給寶寶穿衣服可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一定要及時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

給孩子戴上手套、圍巾、帽子,穿著襪子、靴子。寶寶頭部頸部怕冷,圍巾帽子可以防風。另外寶寶手腳末梢還未發育好,手套、襪子和靴子可以避免孩子被凍傷。

2、平時的時候:

新生寶寶:比成人多一件

新生階段的寶寶體溫調節能力較差,運動量較少,因此最好比成人多穿一件。

1歲內的嬰兒:跟成人一樣多

1歲內的寶寶好動,但是運動量有限,一般跟成人穿得一樣多就可以了。同時記住前面提到的:及時摸摸寶寶頸背部,溫暖無汗就表明穿對了!

1-3歲的寶寶:比成人少一件

這個階段的寶寶好動怕熱,身體代謝快,運動量較大時可以比成人少穿一件。

3歲以上的孩子:不覺得冷就沒必要多穿

3歲以上的孩子多半會自己表達冷暖了,這時根據孩子的需求,及時增減衣物即可。

3、睡覺的時候

不要跟孩子同蓋一張被子。

不要穿保暖內衣。

蓋被一要鬆軟,二不能過頸。需要先幫寶寶脫掉厚重的衣物,並選擇鬆軟的被子。寶寶睡了一段時間後,最好摸摸他的頸部和頭部,如果出現大汗淋漓的情況,趕緊換薄一些的被子。

選擇適合大小的睡袋。睡袋能夠預防孩子踢被又能保暖,如果室溫低於16度,可以在睡袋上面加一層薄毯,千萬別加羽絨被!

恩秀兒預防新生兒出生缺陷,引領孕期健康時尚新生活

把孩子悶出汗了,這反而更容易生病了

4、和大人同蓋一張被子

天氣越來越冷了,

不忍心讓孩子單獨自己睡,

老公說讓寶寶和我們同蓋一床被子,

這樣就不容易著涼了。

聽起來不錯,但真相並不是如此啊!

孩子最好擁有自己的被子。就算是特殊情況需要跟家長同床睡的寶寶,也不能跟家長用一床被子。畢竟大人的被子對寶寶來說太沉了,很可能對寶寶造成高熱和缺氧,引起危險。

可以用儘量輕薄、綿軟的毯子;給孩子蓋上後,把兩邊掖進床墊下面;露出嬰兒的臉和脖子,以防寶寶亂動後被毯子蓋住臉部導致窒息。

5、睡覺時裡三層外三層把寶寶裹住

有個愛踢被的寶寶太憂傷,

每天夜裡都要記得醒來好幾次給他蓋被子,

每次都給孩子裹上好幾層被子,

希望他不要因此著涼。

當媽的操心我們懂,然而這種“關心”要不得。

寶寶們的冷熱調節能力不如大人,長時間被厚厚的棉被捂住,會阻礙身體熱量散發,又悶又熱的寶寶也無法開口告訴父母。

而且長久的高溫可能導致寶寶高熱、脫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迴圈衰竭,也就是以上說的“捂熱綜合征”。

另外,但床頭堆疊太多的毯子和被子時非常危險,很多嬰兒窒息和嬰兒猝死綜合征就是這樣發生的!

6、感冒發燒的寶寶,捂出汗才會好

我媽說孩子感冒要捂出汗來才會好

但為什麼寶寶的小表情那麼痛苦啊!

寶寶感冒發燒後,大多數父母的做法是不讓寶寶把孩子密密實實地包起來,說是吹了風病會嚴重,必須把汗捂出來,病才能好。

唉,發燒需要的是散熱,不是捂熱!寶寶流汗不過是因為身體已經降溫散熱了,而不是靠捂熱捂好的!

高燒時捂熱,不僅不會讓寶寶好一點,還可能因為高溫、缺氧、脫水等造成嚴重的後果(包括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癲癇等),致殘、致死率都是極高的。

判斷孩子是冷是熱?方法其實很簡單

小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他的頸部和背部能迅速反應他的冷熱狀況。

如果摸起來是溫熱的,沒有出汗,說明穿得剛剛好;

如果寶寶出汗了,就說明衣服穿多了;

如果寶寶頸後摸起來有點涼,那就要給寶寶加衣服。

冬天該怎樣給孩子穿衣蓋被?

1、出門的時候:

隨時增減衣物。冬天早晨和夜晚,中午會有所回溫。所以,給寶寶穿衣服可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一定要及時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

給孩子戴上手套、圍巾、帽子,穿著襪子、靴子。寶寶頭部頸部怕冷,圍巾帽子可以防風。另外寶寶手腳末梢還未發育好,手套、襪子和靴子可以避免孩子被凍傷。

2、平時的時候:

新生寶寶:比成人多一件

新生階段的寶寶體溫調節能力較差,運動量較少,因此最好比成人多穿一件。

1歲內的嬰兒:跟成人一樣多

1歲內的寶寶好動,但是運動量有限,一般跟成人穿得一樣多就可以了。同時記住前面提到的:及時摸摸寶寶頸背部,溫暖無汗就表明穿對了!

1-3歲的寶寶:比成人少一件

這個階段的寶寶好動怕熱,身體代謝快,運動量較大時可以比成人少穿一件。

3歲以上的孩子:不覺得冷就沒必要多穿

3歲以上的孩子多半會自己表達冷暖了,這時根據孩子的需求,及時增減衣物即可。

3、睡覺的時候

不要跟孩子同蓋一張被子。

不要穿保暖內衣。

蓋被一要鬆軟,二不能過頸。需要先幫寶寶脫掉厚重的衣物,並選擇鬆軟的被子。寶寶睡了一段時間後,最好摸摸他的頸部和頭部,如果出現大汗淋漓的情況,趕緊換薄一些的被子。

選擇適合大小的睡袋。睡袋能夠預防孩子踢被又能保暖,如果室溫低於16度,可以在睡袋上面加一層薄毯,千萬別加羽絨被!

恩秀兒預防新生兒出生缺陷,引領孕期健康時尚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