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夜十點孩子因為作業被趕出家門,孩子低頭啜泣這樣的媽媽太坑兒

深夜十點,隔壁又傳來雞飛狗跳稀裡嘩啦的打鬥聲,好是激烈。不是夫妻,而是母子,而且情況天天如此。最讓人詫異的是,這個男孩兒才二年級。

只聽見媽媽歇斯底里大喊道:“怎麼人家別的孩子都能做出來,

就你做不出來?上外邊站著去!”

孩子被推搡到門外,在黑暗的走廊裡啜泣。

感覺孩子特別可憐。

可能是當老師的原因,看見錯誤的教育方式,總想說兩句。

有一次下樓遇見他們母子,我跟他的媽媽說,這樣管教男孩兒是沒有效果的,

他將來一定會不聽你的,會有逆反心理的。

他的媽媽很不屑地說:“一二年級不管,這將來還了得!老師說了,挺喜歡我們家孩子的。”說完便騎車揚長而去。

我內心的潛臺詞是,老師看見誰家的孩子第一句話都是我挺喜歡你們家孩子的,這只是一種禮貌,不帶任何情感。

我們今天來說說這位媽媽到底有哪些教育上的錯誤。

第一,這位媽媽不理解孩子思維的局限性。

一二年級的孩子真的有的時候不是沒有聽課,而是就是不理解。他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我們去耐心的指導。

比如我的孩子在數學練習冊上就有這樣一道題:煮一個雞蛋是十分鐘,煮十個雞蛋是幾分鐘?

孩子掰著手指頭做加法運算。

我就給他講雞蛋不是煮一個熟了再放進去一個,

而是一塊兒去煮。這樣孩子才明白,煮十個雞蛋還是十分鐘。

這樣的題是因為孩子沒有經歷沒有經驗不理解題意給他講清楚就好了,何必怒氣衝天發脾氣呢?

而這個媽媽的想法就是只要你做錯了,那就是上課沒有認真聽講。她沒有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

原來孩子也有想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對待孩子的方式就是以暴制暴。

這個孩子的性格,現在已經被打得很倔強了。

如果他的媽媽去打他,現在他就去反抗。和我們家孩子玩兒的時候也喜歡發脾氣,亂扔玩具。以暴力的方式去解決任何他遇見的問題。這就是一種性格暴躁的傳遞。

第三,媽媽說話喜歡人身攻擊

對待孩子犯的錯誤,她不是指出具體錯誤的某一個點。

比如說你哪一個生字是錯的,你造的句哪一個是錯的,哪一個算式是錯的,而是說你什麼都不是,

你太笨了,你怎麼這麼不行。

這樣的話語不能説明孩子改正他的錯誤和缺點,反而去傷害他的自尊。不要用這種人身攻擊的話對待一個心靈脆弱的孩子。

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了跳樓,自殺,離家出走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很多是因為他在家庭當中沒有得到應該有的溫暖、理解和尊重。做父母的沒有不愛孩子的,但也許我們用錯了愛的方式。

網上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對待男孩子如果你現在不和他成為朋友,青春期就會成為他的敵人。

不要再去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換一種方式與孩子相處,也許我們就能收穫不一樣的家庭。

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比較,比如你看看人家誰誰誰,他怎麼考了100,你怎麼就考那麼點分呢?

別和他人比較,因為孩子從未拿你和別的媽媽去比較,你看誰誰的媽媽怎麼樣?

就錯論錯,只說錯,其他不說,說的越多孩子聽進去的越少。

做父母的沒有不愛孩子的,但也許我們用錯了愛的方式。

網上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對待男孩子如果你現在不和他成為朋友,青春期就會成為他的敵人。

不要再去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換一種方式與孩子相處,也許我們就能收穫不一樣的家庭。

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比較,比如你看看人家誰誰誰,他怎麼考了100,你怎麼就考那麼點分呢?

別和他人比較,因為孩子從未拿你和別的媽媽去比較,你看誰誰的媽媽怎麼樣?

就錯論錯,只說錯,其他不說,說的越多孩子聽進去的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