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古代的“超級工程”有哪些?比現代還壯觀!

中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從古代開始就為了運輸水利等而進行大的改造工程。有的巨大的工程數百年來直至現在仍造福著人類,有的至今世界上無人能夠超越,還有的讓人歎為觀止。

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中國古代巨大的工程到底有多厲害。

1、大型城市

中國古代最大的超級城市是唐長安城。

除此,還有揚州,南京,杭州,開封……

例如,北宋的開封,面積27.37平方公里,城內商鋪有6400多家。如果你閱讀《東京夢華錄》,絕對會被當年開封的繁榮所震撼。

再如,南京的明城牆,現存25.1公里左右,也是現存世界上最長的城牆。

《清明上河圖》局部

2、大型建築群

1992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勘察,確認阿房宮遺址在宮殿類建築中名列世界第一。

今天的阿房宮遺址公園,核心區面積為2.3平方公里,阿房宮最大的建築,阿房宮前殿的遺址,長1270米,寬426米,高7至9米,占地面積接近60萬平米。

《阿房宮》 局部

明朝修建的北京故宮,是現存世界最大宮殿之一,72萬平米也就是比法國凡爾賽宮小一點,比白金漢宮,克里姆林宮都大的多。

還有世界最大的陵墓群之一的秦始皇陵,至今沒有完全發掘。[!--empirenews.page--]

3、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

中國在古代還建造了兩個超級工程: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全長1787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中國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隋朝開始,就把長江和黃河這兩大水系用人工河流連接到了一起。

今天,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就利用了京杭大運河及其平行河流向北方輸水。

萬里長城,在英語裡面獨享“Great Wall”一詞。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經過壕塹359.7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

特朗普說要在美墨邊境建隔離牆,美墨邊境總長度3169公里,就算美國人真的建成了,也就是世界第二而已,

只有長城長度的六分之一,只有現存的萬里長城長度的40%。

4、最古老的木塔

山西應縣木塔,建築使用木料2600多噸,高度67.3米,有20多層樓高,建於西元11世紀,距今1000年時間,經歷了多次地震仍然屹立不倒。

世界上為數不多能和應縣木塔比較的知名古代塔式建築,就是義大利的比薩斜塔。該塔建於西元12世紀,高度也有50多米,不過有趣的是,比薩斜塔從1173年開工,一直修了兩百年,到1372年才完工。[!--empirenews.page--]

5、最早的石拱橋

河北石家莊的趙州橋,全長50米,建成於605年,距今已經1400多年,是世界現存第二早的石拱橋,另外現存最早的小商橋,也在中國,小商橋就是宋代名將楊再興戰死的地方。

趙州橋是單拱橋,中國橋樑學家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中也提到:趙州橋建於西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3月8日邢臺發生7.6級地震,趙州橋距離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沒有被破壞。

對比歐洲最著名的古代橋樑——義大利裡亞爾托橋。該橋建於1503年,比趙州橋晚了900年。但是,不管是單拱的跨徑,還是弧度的平滑度,都比不過趙州橋。趙州橋的設計師李春如果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一定會被奉為座上賓。

6、亞洲最寬的人工護城河——襄陽護城河

天下護城河,以襄陽護城河寬度為最。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襄陽護城河的平均寬度就超過了180米,最寬處達到250余米,也正因為有護城河的庇護,襄陽城聲名顯赫,被稱為華夏第一城池。 襄陽,位居中華腹地,扼守漢水中游。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視襄陽為“恢復中原之基本”。

7、世界最早的鐵路系統——秦朝軌路

秦軌路的原理和現代鐵路相似,而且還是複綫的,只不過它不是用蒸氣機車牽引的火車,而是用馬力拉動的馬車。

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竟然已經有如此先進的交通設施,不得不令人驚歎,我大秦始皇帝所創造的奇跡!

現代的鐵路不是鐵鑄造的,而是輒制的鍘軌,秦始皇的軌路也不是鐵鑄造的,而是用木材製造的。作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同,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已經保存完好,不過枕木要已經腐朽不堪,顯然沒有經過防腐處理,而且材質也不如軌道堅硬。但歷經兩千餘年,今天還能夠看出其大致模樣。

這條軌道的路基非常結實,枕木就鋪設在路其上,這種枕木的材質比較軟,專家認為這樣的選擇不僅僅是為了減少工程量,或單純地為了廣泛地開闢木材開源,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比軟軟的枕木可以和非常堅硬的路其密切結合,從而使軌道平穩,車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穩地行駛。從中我們也可以看也古人極高的智慧。[!--empirenews.page--]

8、世界年代最久且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西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9、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淩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淩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10、世界最大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墓之首。秦始皇陵建于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園。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

陵塚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余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

秦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

秦始皇兵馬俑是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它們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超級工程?

綜合自:搜狐網、網易號

就是義大利的比薩斜塔。該塔建於西元12世紀,高度也有50多米,不過有趣的是,比薩斜塔從1173年開工,一直修了兩百年,到1372年才完工。[!--empirenews.page--]

5、最早的石拱橋

河北石家莊的趙州橋,全長50米,建成於605年,距今已經1400多年,是世界現存第二早的石拱橋,另外現存最早的小商橋,也在中國,小商橋就是宋代名將楊再興戰死的地方。

趙州橋是單拱橋,中國橋樑學家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中也提到:趙州橋建於西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3月8日邢臺發生7.6級地震,趙州橋距離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沒有被破壞。

對比歐洲最著名的古代橋樑——義大利裡亞爾托橋。該橋建於1503年,比趙州橋晚了900年。但是,不管是單拱的跨徑,還是弧度的平滑度,都比不過趙州橋。趙州橋的設計師李春如果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一定會被奉為座上賓。

6、亞洲最寬的人工護城河——襄陽護城河

天下護城河,以襄陽護城河寬度為最。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襄陽護城河的平均寬度就超過了180米,最寬處達到250余米,也正因為有護城河的庇護,襄陽城聲名顯赫,被稱為華夏第一城池。 襄陽,位居中華腹地,扼守漢水中游。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視襄陽為“恢復中原之基本”。

7、世界最早的鐵路系統——秦朝軌路

秦軌路的原理和現代鐵路相似,而且還是複綫的,只不過它不是用蒸氣機車牽引的火車,而是用馬力拉動的馬車。

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竟然已經有如此先進的交通設施,不得不令人驚歎,我大秦始皇帝所創造的奇跡!

現代的鐵路不是鐵鑄造的,而是輒制的鍘軌,秦始皇的軌路也不是鐵鑄造的,而是用木材製造的。作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同,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已經保存完好,不過枕木要已經腐朽不堪,顯然沒有經過防腐處理,而且材質也不如軌道堅硬。但歷經兩千餘年,今天還能夠看出其大致模樣。

這條軌道的路基非常結實,枕木就鋪設在路其上,這種枕木的材質比較軟,專家認為這樣的選擇不僅僅是為了減少工程量,或單純地為了廣泛地開闢木材開源,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比軟軟的枕木可以和非常堅硬的路其密切結合,從而使軌道平穩,車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穩地行駛。從中我們也可以看也古人極高的智慧。[!--empirenews.page--]

8、世界年代最久且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西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9、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淩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淩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10、世界最大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墓之首。秦始皇陵建于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園。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

陵塚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余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

秦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

秦始皇兵馬俑是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它們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超級工程?

綜合自:搜狐網、網易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