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次成功的情報活動為什麼反而讓法國遭遇了亡國之災?

眾所周知,情報活動在政治軍事鬥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與很多人的想像不同,情報活動雖然非常重要,但並不是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有時甚至會起到反作用。比如二戰時的法國就因為一次成功的情報活動,

反而遭遇了亡國之災。

1939年,成功攻佔波蘭的納粹德國準備進攻法國,德國陸軍總司令部便在1939年底制定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對法作戰計畫。“黃色方案”實際上是一戰時德國“施裡芬計畫”的翻版,即通過比利時中部進攻巴黎,

從而滅亡法國。

以曼施坦因為代表的新銳軍官反對“黃色方案”,認為這是重蹈一戰失敗的覆轍。於是曼施坦因提出了“鐮刀閃擊”計畫,即以法比交界的阿登地區為突擊方向。但曼施坦因的計畫遭到德國陸軍高層的堅決反對,德軍依然準備實施“黃色方案”。

可在1940年1月10日,德軍總參謀部的一名軍官因飛機迷航而迫降到了比利時,他所攜帶的“黃色方案”計畫也被法國的情報人員獲得。法國發現德軍的總體作戰計畫正如之前預測的一樣,長舒了一口氣,認為德國必將重蹈一戰失敗的覆轍。

“黃色方案”洩露後,德國陸軍高層並不想改變計畫,還將主張改變計畫的曼施坦因調離總參謀部去當軍長。可是曼施坦因利用元首接見各軍新任軍長的機會,將自己的“鐮刀閃擊”計畫彙報給了希特勒,並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力支持。

“黃色方案”已經洩露,

最高元首希特勒又大力支持,德國陸軍高層只得放棄了“黃色方案”,採納了曼施坦因的“鐮刀閃擊”計畫。而由於之前成功地獲得了“黃色方案”的情報,法國保守的軍事觀點進一步加強,完全沒有在意阿登地區的威脅。

1940年5月10日,在兩個集團軍群的戰略掩護下,

作為主力的德軍A集團軍群突破阿登地區,包抄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聯軍和馬奇諾防線法軍的後路。由於之前幾乎沒有防備,法軍的戰線和心理都走向了崩潰,德軍則在法國境內狂飆突進。

1940年6月14日,德軍兵不血刃地佔領巴黎。6月18日,法國政府宣佈停止法軍抵抗。6月22日,德法兩國簽署停戰協議,法國投降。於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納粹德國便滅亡了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6月22日,德法兩國簽署停戰協議,法國投降。於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納粹德國便滅亡了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