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軍情銳評:步坦協同衛南疆 解析電影《芳華》中的戰鬥場景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 近日,著名導演馮小剛執導的軍旅題材電影《芳華》正在熱映。而影片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部分,無疑是反映1979年南疆邊界作戰的長達6分鐘的戰鬥鏡頭。這段場景記述了作為“伐木連”副連長的男主角在率領1個排執行運輸任務時,突遭敵軍伏擊並造成嚴重傷亡的經歷,也為影片整體的“懷舊”基調加上一筆濃重的註腳。

那麼,影片所講述的故事,在真實的戰爭中存在麼?影片所呈現的各種戰鬥細節,又是否符合那場戰爭的真實情景麼?筆者根據搜集的戰史資料,嘗試為觀眾解析《芳華》中的戰鬥場景。

在影片中,男主角、作為“伐木連”副連長的劉峰和副指導員帶領1個排,為向前沿輸送補給的運輸隊承擔掩護任務。然而,運輸隊在經過叢林茅草地帶時,遭到敵軍分隊伏擊並且傷亡慘重。

值此緊急時刻,作為戰鬥指揮員的男主角,勇敢地率領仍有戰鬥力的戰士們打響反伏擊戰鬥,並在前來增援的坦克火力支援下粉碎了敵軍進攻,為運輸隊掃清了前進道路。戰鬥結束時,運輸隊近半數成員已經傷亡,只剩16人還有戰鬥力,而身負重傷的男主角為看護陣亡戰友遺體,甚至放棄了隨坦克赴後方及時救治的機會。

那麼,在實際的戰事中,

存在與這段場景類似的戰鬥麼?

據筆者掌握的戰史資料,儘管電影場景在細節上難以“嚴絲合縫”地吻合實際戰例,但我軍後勤甚至戰鬥分隊在行軍過程中遭遇伏擊,在當時確定具有一定普遍性。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廣州軍區陸軍第41軍部隊向敵縱深穿插時,某師後勤梯隊在叢林山地遭到敵軍伏擊,導致逾百人傷亡的戰例。由於在1979年南疆作戰中,我軍的對手具有豐富的叢林遊擊戰經驗,

擅長運用偷襲、伏擊等戰術,而且由於在兵力、火力上均難敵我軍,許多敵方部隊化整為零,散落在我後方地域進行襲擾作戰。結合這一現象,不難看出《芳華》反映的這段戰鬥場景還是有跡可循的。

電影《芳華》劇照。

不過,令筆者稍感疑惑的,

是影片中男主角所在的“伐木連”這一建制單位的性質。從影片介紹的資訊來看,該連隊似乎是承擔“伐木”任務,因而給觀眾留下戰鬥力不強的印象。但根據筆者對當時我軍編制的瞭解,這種連隊似乎並不存在。筆者回顧了《芳華》的文字劇本,發現原文交代男主角劉峰來自某軍工兵營,在犯下“錯誤”後又調回原部隊。根據我軍在1970年代的編制,陸軍軍屬工兵營下轄舟橋連、工兵(地雷爆破)連和機械(築城)連。上述連隊似乎無一符合“伐木連”的特徵。而影片所反映的參加1979年邊界戰爭西線作戰的成都和昆明軍區參戰部隊,也不存在成建制參戰的農場/生產建設部隊。因此,大概“伐木連”是導演根據男主角敦厚而木訥的性格特徵,從而做出的藝術昇華吧。

在戰鬥細節方面,影片中的場景描繪了男主角所在的運輸隊在遭伏擊之初,指戰員們一時陷入慌亂,沿道路兩側以行軍隊形向敵軍盲目射擊。而在此時,作為副連長的男主角挺身而出,率先向敵軍發動反擊,進而在遭受嚴重傷亡的情況下打退了敵軍伏擊。影片一經公映,不少影評人和網友即對此情節議論紛紛,指責片中的指揮員沒有盡到責任,運輸隊受襲擊後的表現也不甚合理。那麼,真實的邊界戰爭中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排除影片因藝術加工需要而製造的情節外,我們也需要對應影片的細節去思考這一場景的合理性。儘管男主角是基層戰鬥連隊出身,但在文工團工作數年後,他的作戰指揮能力有一定減退應屬合理。同時,作為劇情設置的“伐木連”,所接受的反伏擊戰鬥訓練不夠強悍也是符合劇情的。此外,由於掩護分隊在護送以後勤人員為主的輸送隊,不僅分散了自身火力,也增加了戰鬥負擔。因此,這支運輸隊在受到襲擊之初的反映,還是符合常理的。

另外,在運輸隊遭伏擊後趕上來提供重要幫助的我軍坦克,也是《芳華》中的一大亮點。在電影場景中,一輛我軍62式輕型坦克從後方前來增援,用車載高射機槍壓制敵軍火力,為運輸隊擺脫困境立下了“汗馬功勞”。事實上,坦克部隊在1979年邊界戰爭中也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影片所反映的劇情,是雲南方向我軍陸軍第13軍的真實戰鬥歷程。當時,配屬第13軍作戰的是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的下屬連隊,後者完成了協同步兵部隊偷渡紅河、步坦協同向敵縱深穿插、掩護步兵部隊攻堅,以及為防禦反襲擊戰鬥提供火力支援等多項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步兵作戰的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是在1976年剛剛從北方調歸該軍區,並且在戰前數年訓練和裝備相對匱乏的一支部隊。儘管戰備情況不甚理想,作戰任務又複雜艱巨,但該團依然成功履行了戰鬥職責,為戰鬥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儘管筆者認為,由於參戰部隊的坦克數量很少,一支小規模運輸隊也能獲得坦克支援的劇情略顯“奢侈”,但畢竟瑕不掩瑜,能通過瞬間的光影展現我軍坦克部隊的戰鬥榮譽,《芳華》亦可謂善莫大焉。

資料圖:我軍坦克搭載步兵執行突擊任務的場景

上述連隊似乎無一符合“伐木連”的特徵。而影片所反映的參加1979年邊界戰爭西線作戰的成都和昆明軍區參戰部隊,也不存在成建制參戰的農場/生產建設部隊。因此,大概“伐木連”是導演根據男主角敦厚而木訥的性格特徵,從而做出的藝術昇華吧。

在戰鬥細節方面,影片中的場景描繪了男主角所在的運輸隊在遭伏擊之初,指戰員們一時陷入慌亂,沿道路兩側以行軍隊形向敵軍盲目射擊。而在此時,作為副連長的男主角挺身而出,率先向敵軍發動反擊,進而在遭受嚴重傷亡的情況下打退了敵軍伏擊。影片一經公映,不少影評人和網友即對此情節議論紛紛,指責片中的指揮員沒有盡到責任,運輸隊受襲擊後的表現也不甚合理。那麼,真實的邊界戰爭中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排除影片因藝術加工需要而製造的情節外,我們也需要對應影片的細節去思考這一場景的合理性。儘管男主角是基層戰鬥連隊出身,但在文工團工作數年後,他的作戰指揮能力有一定減退應屬合理。同時,作為劇情設置的“伐木連”,所接受的反伏擊戰鬥訓練不夠強悍也是符合劇情的。此外,由於掩護分隊在護送以後勤人員為主的輸送隊,不僅分散了自身火力,也增加了戰鬥負擔。因此,這支運輸隊在受到襲擊之初的反映,還是符合常理的。

另外,在運輸隊遭伏擊後趕上來提供重要幫助的我軍坦克,也是《芳華》中的一大亮點。在電影場景中,一輛我軍62式輕型坦克從後方前來增援,用車載高射機槍壓制敵軍火力,為運輸隊擺脫困境立下了“汗馬功勞”。事實上,坦克部隊在1979年邊界戰爭中也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影片所反映的劇情,是雲南方向我軍陸軍第13軍的真實戰鬥歷程。當時,配屬第13軍作戰的是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的下屬連隊,後者完成了協同步兵部隊偷渡紅河、步坦協同向敵縱深穿插、掩護步兵部隊攻堅,以及為防禦反襲擊戰鬥提供火力支援等多項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步兵作戰的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是在1976年剛剛從北方調歸該軍區,並且在戰前數年訓練和裝備相對匱乏的一支部隊。儘管戰備情況不甚理想,作戰任務又複雜艱巨,但該團依然成功履行了戰鬥職責,為戰鬥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儘管筆者認為,由於參戰部隊的坦克數量很少,一支小規模運輸隊也能獲得坦克支援的劇情略顯“奢侈”,但畢竟瑕不掩瑜,能通過瞬間的光影展現我軍坦克部隊的戰鬥榮譽,《芳華》亦可謂善莫大焉。

資料圖:我軍坦克搭載步兵執行突擊任務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