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機關老秘總結:寫材料遇到瓶頸應該這樣做!

有學員問我們:現在看上級材料和文章,越看越不會寫了,

老想著語法和文字,考慮句子結構弄的自己不會寫文章了,請老師幫忙指導下。

德塞音老師說:語法和文字需要長時間鍛煉,先模仿著上級檔材料寫,關鍵是主題不能偏、結構不能散。我估計你現在是看的多,實際寫的少。多看也要多寫,這樣才能慢慢找到感覺。試著專門寫一種,比如領導講話,寫成功一次後印象深刻,再對照上級材料就能找到差距。總之,寫材料不是那麼容易上路的,

需要堅持不懈努力。祝你成功!

冬陽老師說:飯一口一口地吃,凡事有一個過程,不要急。學習是一個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在學的過程中也不能迷失了自己,你認為“不會寫”實際上並不是真的不會寫,而是你對自己的目標要求更高了,是向更高的標準對標、看齊了,但一時又很難達到這個高度,所以覺得有些茫然。

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急,先冷靜下來思考,

自己的薄弱環節在哪?哪些方面最需要儘快提高,語言、詞句很重要,但那是在材料基本成形的基礎上,雕琢、修飾用的,如果這方面比較弱,就多看、多積累,詞彙多了就能信手拈來。如果列提綱比較弱,那就多學學類似的文章是怎麼起的,多揣摩,有些能借用的借用、能借鑒的借鑒。

總之,不要心急,一步一步來,這東西很難速成,先把事情表達清楚,再講架構、講語言、講風格。

洪飛老師說:掌握實際情況,

是寫作的核心。從各位業務材料中來,從會議和領導部門講話中來,收集現狀問題和下一步。這讓你知道情況,想用素材的時候,要麼自己有,要麼知道哪裡有。

掌握同類材料佈局。寫材料都有大體套路。儀式類總結報告類經驗類各有特點,甚至約定俗成。多看看就瞭解,不難。這可以讓你拿到任務,知道大概寫幾塊。只是把掌握的素材填進去,不足的臨時找部門要一下而已。

多聽主要領導講話,他關注什麼,支持什麼反對什麼,心理有數,使得材料不跑偏。

笑天老師說:看上級的文章要看骨架具體肉還是你自己的。這就同書法中的創新一樣,你學習人家的結構、筆法熟練後,你可以加入自己的個性色彩,寫出來的字就有藝術感了。所以,還是要整體上把握,肯學是好事,但是要一步一步來,也不要扣的太細。

弘文老師說:文章不是寫出來的,

而是“做”出來的。只要親自經過地把事情做好,把做事情過程中看到的、想到的、體會到的、發現的問題、思考到的東西,逐一寫出來,就是一篇實實在在的好文章。

因此,說到文風轉變,就是不要過多地去琢磨“字”,而是要認真地琢磨“事”。

以上問答來自《秘書部落》,點擊下方瞭解老秘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