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域無垃圾 秦州在行動」天水郡街道王家磨社區

★★★★★【天水郡街道王家磨社區】★★★★★

這是一個處在城鄉結合部的老舊社區,垃圾棄物堆積面廣,範圍大已成為這個社區在開展全域無垃圾創建活動中最大的難題,如何讓這一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得以有效實施,

天水郡街道王家磨社區在創建活動中,合力精准把脈,對症下藥,開出了一劑卓有成效的藥方。

————————————————————————

◆天天天水網記者何永德

————————————————————————

王家磨社區:一劑“良藥”除“頑疾”

“全域無垃圾能夠提高居民的思想認識和衛生公德意識,改善良好的衛生習慣,給我們社區優化環境、促進發展、展示文明形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社區高度重視全域無垃圾工作,明確了工作目標,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監督檢查機制,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成立了領導小組並制定王家磨社區全域無垃圾方案,認真安排、部署全域無垃圾工作任務。以環境集中整治和大力宣傳教育相結合的工作方法組織開展創建全域無垃圾工作。”這不是應付上級檢查的務虛之詞,從今年 8月5日社區組織轄區單位、居民、志願者召開全域無垃圾及河長制動員大會至今,轄區單位聯動和群防群治相結合,
把握各個階段的工作重點,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集中整治活動,顯著的成效在得到了廣大居民認可的同時。較好地完成了王家磨社區既定目標。

12月19日,當記者完成“全域無垃圾 秦州在行動”四個社區的專題採訪報導後,

來到天水郡王家磨社區,適逢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垃圾清理清運活動,呂豔紅作為這個社區的“一把手”,用“團團轉”來形容這位17年社區工齡的“老手”,已遠遠不夠,聯繫清運車,接待來訪群眾,組織清掃,電話鈐聲與扯開嗓子齊飛,“社區裡的事就從來沒有間斷過,本來人手就不夠,這兩天社區裡的兩個男同志又都住院了,現在一個人要頂兩個人用都忙不過來。”呂豔紅一邊忙碌一邊說,雖然人手緊張,但社區工作卻開展的井井有條。

提升社區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著力創造整潔舒適的人居環境,清除垃圾“頑疾”,建立城鄉環衛一體化格局,早日實現全區實現範圍內無垃圾的工作目標,是王家磨社區開展全域無垃圾創建活動以來始終努力方向。

為此。王家磨社區採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全域無垃圾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宣傳,營造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氛圍,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開闢社區環境整治活動園地,提倡文明新風,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樹立公共衛生意識;在整個環境衛生整治活動過程中,積極宣傳湧現出來的先進個人,充分發揮榜樣和先進的示範帶頭作用,營造社區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保證此項活動深入開展。自開展全區無垃圾創建及河長制工作以來,開展大型宣傳活動5次、參與人數2500人次,發放宣傳單發放宣傳單2600餘份。發放全域無垃圾倡議書680余份社區充分利用轄區單位的電子顯示幕,網路、媒體、微信、居民QQ交流群等方式,大力宣傳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形成全民知曉、全民支援、全民重視、全民參與的工作局面。動員廣大居民、黨員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生活社區開始,主動撿拾垃圾、清潔環境,形成了居民全員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

王家磨社區在此次創建活動中,沒有停留在為創建而工作的“腳痛醫腳,頭痛療頭”的短暫效果上,在廣泛宣傳形成全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的基礎上,加強網格化管理,圍繞重點領域全力開展綜合整治 ,採取“大網格,小網點,人人都是巡查員”的工作方式。此次網格化管理的劃分,社區根據所管轄區域、居民院落、社區分佈的實際情況,以社區為單位,劃分成3個網格點,將4個居民社區,2條溝渠、一條主沿街幹道實行保潔制的背街小巷、居民院落進行分配,讓每個網格員都有一塊自己“承包”的衛生巡查“責任田”,巡查路段範圍清晰,責任明確。與轄區單位、沿街門店逐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發放門前三包責任牌66塊,並按照定路段、定人員、定時間的“三定”要求,對“門前三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定期考核督促網格內各戶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職責,在其“門前三包”責任牌上進行星級考核,對於2星以下考核不合格的門店和單位提出批評教育,及時整改。

自8月份以來集中力量對背街小巷內的亂張貼、亂噴塗、亂貼畫、小廣告等進行了徹底地清理,綠化帶內的枯枝敗葉、滯留垃圾,確保無紙屑、煙頭、塑膠袋、果皮等雜物;協同綜合執法局對安民家園、市衛校周邊占道經營、店外經營等不良秩序。開展“地毯式”垃圾清理清掃。在五公司、精表社區集中開展亂堆亂放雜物清理、垃圾清掃活動。日常管理與集中整治相結合在該社區得到了有效的實施。

為確保全社區全域無垃圾工作做到長效化、制度化,通過建立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劃區域包乾責任制度、成立了社區“二級河長”制、制定了王家磨社區河長制工作方案,成立由社區主要領導任組長、其餘社區副職領導任副組長、各相關單位領導為成員的王家磨社區全面落實河長制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牽頭組織對侵佔河道、超標排汙、傾倒垃圾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協調解決河長制實施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採訪中,該社區表示,將嚴格按照全域無垃圾及河長制工作部署,圍繞各項創建工作任務,強化工作措施,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檔次和水準。讓城全域無垃圾創建及河長制工作家喻戶曉,人人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

開展“六民”活動 打造“六園”和諧社區

全域無垃圾能夠提高居民的思想認識和衛生公德意識,改善良好的衛生習慣,給社區優化環境、促進發展、展示文明形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王家磨社區採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全域無垃圾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宣傳,營造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氛圍,提高整治工作的知曉率我社區積極配合新聞媒體的宣傳工作;廣泛發動社區志願者、公益崗位人員、低保人員做好社區宣傳。

社區號召廣大黨員群眾大力開設“五堂”( 紅色講堂、法制講堂、健康講堂、道德講堂、就業講堂)營造“四美”( 以綠為美、以淨為美、以節約為美、以服務為美),開展“六民”活動,打造“六園”和諧社區(知民活動贏民心,打造民情溝通家園;聚民活動連民心,打造自管自治家園;便民活動親民心,打造陽光服務家園;助民活動暖民心,打造愛心救助家園;為民活動安民心,打造平安和諧家園;樂民活動順民心,打造文明康樂家園。),走出了一條服務居民的新路子。

採取“大網格,小網點,人人都是巡查員”的工作方式。此次網格化管理的劃分,社區根據所管轄區域、居民院落、社區分佈的實際情況,以社區為單位,劃分成3個網格點,由街道包片領導和社區書記親手抓負總責,由3名社區幹部擔任網格長、網格指導員。在每個大網格內,再細分小網點,分配給各居民小組長。將4個居民社區,2條溝渠、一條主沿街幹道實行保潔制的背街小巷、居民院落進行分配,讓每個網格員都有一塊自己“承包”的衛生巡查“責任田”,巡查路段範圍清晰,責任明確。聯繫到社區報到的10家轄區單位,將312名黨員志願者和社區的178名黨員、共計490名黨員加入到社區網格中,實行“定格、定人、定責”的“三定”管理模式,以“政策宣傳員”、“治安消防員”、“保潔綠化員”、“愛心義診員”、“水暖維修員”、“心情疏導員”、“文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資訊收集員”等“九員角色”融入到社區每個角落,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360度無死角的網格化管理,密切黨群關係,讓居民擁有更多話語權、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社區建設活動。

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與轄區單位、沿街門店逐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發放門前三包責任牌66塊,並按照定路段、定人員、定時間的“三定”要求,對“門前三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定期考核督促網格內各戶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職責,做到“四無”即無亂搭亂建、無亂堆亂放、無亂倒垃圾、無污水橫流。認真落實週五社會衛生日活動,日常管理與集中整治相結合。

狠抓落實,建立河長制長效機制。由社區黨委書記、副書記擔任,負責領導本轄區內河長制工作,負責組織領導橋一溝、橋二溝溝渠的保護,環境治理等,牽頭組織對侵佔河道、超標排汙、傾倒垃圾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調解決河長制實施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統一製作了王家磨社區橋一溝、橋二溝河長制公示牌,公示牌已掛到位。

航視天水郡街道王家磨社區

天水郡街道王家磨社區地處秦州區北郊,東起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西至天水市衛生學校,狹長2.1公里,現有居民2266戶、5466人。社區黨委下設黨支部4個,共有黨員158人,其中在職黨員5人,下崗失業黨員29人,離退休黨員111名,居民黨員22人,流動黨員9人。社區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617人,其中90歲以上老年人7人。社區共有居民社區4個,住宅樓39棟,駐轄區單位9家,其中文明單位7家,商業性門店80個,大型超市2家。王家磨社區作為天水市首家“智慧天水”示範社區,在安民家園建成“智慧社區”示範社區,安民家園1074戶居民將率先體驗現代資訊技術帶來的智慧新生活。王家磨社區“智慧社區”最大的亮點就是引入互聯網+綜治資訊管理核心平臺。該平臺運用多級上下聯動的精細化管理模式,系統涵蓋黨建、綜治、計生、民政、無線覆蓋、監控、一鍵求助、健康小屋等八大領域,建立以“人、地、物、情、事、組織”為核心的資料中心,實現社區綜合服務管理的標準化、流程化、移動化,形成全面覆蓋、動態跟蹤、聯通共用、功能齊全的資訊系統。

王家磨智慧社區“互聯網+社區綜治”資訊平臺,分社區平臺和移動互聯兩大板塊,社區平臺設視頻監控、一鍵求助、一鍵報警、健康管理、運維管理五大功能;移動互聯設移動管理端和微信公眾端兩大功能。微信公眾號設置平安社區和智慧社區兩大板塊,平安社區設線上求助、視頻監看、線索舉報、法治宣傳和法律諮詢五大欄目;智慧社區設社區服務、社區論壇、社區風采、和意見徵集四大欄目,方便快捷地實現了社區居民和政法、綜治部門的互動。目前,“智慧社區”專案已在安民家園安裝一鍵報警器和環境監測器各一台,安民家園安裝智慧環保箱兩台,整合安民家園視頻監控攝像頭16個,並在社區設立後臺管理端。

12349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通過資訊化手段解決居家老人的生活需求,服務老人、關愛老人。該平臺採用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的模式,建成12349呼叫中心、智慧養老門戶網站、智慧養老手機APP用戶端,實現了老人、家人通過電話、手機、網路,向智慧養老資訊化應用平臺發出生活、健康服務等各種需求。為轄區4名老人得到了免費發放的手機。依託智慧社區建設,為安民家園480戶住戶配置了“一鍵求助”設備,老人遇到緊急情況可在第一時間得到幫助。健康小屋還為轄區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檔案,每天免費開放量血壓、測血糖血脂,針對不同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對症進行護理,每週都定期或不定期對他們進行體檢並開展健康知識講座。

智慧社區 “互聯網+社區綜治”的建設,為社區綜治工作搭建了新平臺,完善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了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對重點人群及時掌控,對轄區內矛盾糾紛及時排查、及時化解調處。社區通過開展活動,提升了服務水準,凝聚了人心,為和諧社會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促進了社區綜治工作再上新臺階。

社區先後被評為“國家級文明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省級婦女之家標準化建設示範點”、省級“文明社區”、“甘肅省綠色社區”、“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全市消防安全先進社區”、 “平安創建示範社區”、“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四星級社區”等稱號。

呂豔紅:社區裡的大忙人

呂豔紅在社區崗位上17年,社區對於她來說,是一本續寫不完的社會百科全書,酸甜苦辣五味雜陳,個中滋味作為王家磨社區“領頭人”感受頗深。尤以投入到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以來,呂豔紅的身影忙得更是分身乏術。

王家磨社區先後被評為“國家級文明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省級婦女之家標準化建設示範點”、省級“文明社區”、“甘肅省綠色社區”、“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全市消防安全先進社區”、 “平安創建示範社區”、“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四星級社區”等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說到底是社區幹部工作帶有溫情的責任心踐行的真實體現,更是呂豔紅心為想,事為民辦的真實寫照。

“豔紅是一熱心人,我們社區這些年的變化,居民都能夠切身感受到。”社區王大媽說起呂豔紅,不住地翹起大拇指。在王家磨社區採訪時,記者在採訪中能夠感受到會被她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節奏情不自禁地帶入她的氛圍裡,她的電話不時始終在工作狀態,無論是接電話通知幹部處理日常事務,還是打電話聯繫組織,她所表現出的熱情總是飽滿。

“全社區全域無垃圾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但還存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通過開展這項創建工作最終要讓居民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在不斷宣傳治理中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識”呂豔紅說,因我們社區租住戶較多,居民的環保意識和文明素質有待提高,由於我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衛生環境、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居民隨手扔垃圾現象時有發生。精表路市衛校門、安民家園馬路市場治理難度較大,流動攤點較多、車輛亂擺亂放嚴重,堵車現象時有發生,造成秩序混亂,希望在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中建議有關執法部門加大對車輛停放的集中整治。我社區老舊社區多,精表社區是五六十年代建成老小區,環境衛生設施落後,物業管理跟不上,再加之精表社區屬於區上棚戶區改造社區,外來人口多管理難度大。

這些客觀存在問題,在開展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中,形成的工作瓶頸,並沒有讓王家磨社區在此次創建工作中停滯不前。創建中她們堅持把整治與保持並重、宣傳與引導並舉,以治理髒亂差為重點,對居民院落、河道、道路沿線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地段環境進行嚴格整治。自開展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以共組織衛生整治20次,發動轄區單位幹部職工、居民、志願者黨員等共1600餘人次參加活動,深入到轄區背街小巷、居民、院落清理死角23處,清理小廣告360余條,清運各類垃圾2餘噸。自8月份以來集中力量對背街小巷內的亂張貼、亂噴塗、亂貼畫、小廣告等進行了徹底地清理,綠化帶內的枯枝敗葉、滯留垃圾,確保無紙屑、煙頭、塑膠袋、果皮等雜物;協同綜合執法局對安民家園、市衛校周邊占道經營、店外經營等不良秩序。開展“地毯式”垃圾清理清掃。在五公司、精表社區集中開展亂堆亂放雜物清理、垃圾清掃活動。

在記者採訪結束時,呂豔紅聯繫的區環衛處垃圾清運已經在開往王家磨社區的路上,她又要忙碌了。

雖然人手緊張,但社區工作卻開展的井井有條。

提升社區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著力創造整潔舒適的人居環境,清除垃圾“頑疾”,建立城鄉環衛一體化格局,早日實現全區實現範圍內無垃圾的工作目標,是王家磨社區開展全域無垃圾創建活動以來始終努力方向。

為此。王家磨社區採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全域無垃圾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宣傳,營造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氛圍,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開闢社區環境整治活動園地,提倡文明新風,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樹立公共衛生意識;在整個環境衛生整治活動過程中,積極宣傳湧現出來的先進個人,充分發揮榜樣和先進的示範帶頭作用,營造社區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保證此項活動深入開展。自開展全區無垃圾創建及河長制工作以來,開展大型宣傳活動5次、參與人數2500人次,發放宣傳單發放宣傳單2600餘份。發放全域無垃圾倡議書680余份社區充分利用轄區單位的電子顯示幕,網路、媒體、微信、居民QQ交流群等方式,大力宣傳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形成全民知曉、全民支援、全民重視、全民參與的工作局面。動員廣大居民、黨員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生活社區開始,主動撿拾垃圾、清潔環境,形成了居民全員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

王家磨社區在此次創建活動中,沒有停留在為創建而工作的“腳痛醫腳,頭痛療頭”的短暫效果上,在廣泛宣傳形成全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的基礎上,加強網格化管理,圍繞重點領域全力開展綜合整治 ,採取“大網格,小網點,人人都是巡查員”的工作方式。此次網格化管理的劃分,社區根據所管轄區域、居民院落、社區分佈的實際情況,以社區為單位,劃分成3個網格點,將4個居民社區,2條溝渠、一條主沿街幹道實行保潔制的背街小巷、居民院落進行分配,讓每個網格員都有一塊自己“承包”的衛生巡查“責任田”,巡查路段範圍清晰,責任明確。與轄區單位、沿街門店逐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發放門前三包責任牌66塊,並按照定路段、定人員、定時間的“三定”要求,對“門前三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定期考核督促網格內各戶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職責,在其“門前三包”責任牌上進行星級考核,對於2星以下考核不合格的門店和單位提出批評教育,及時整改。

自8月份以來集中力量對背街小巷內的亂張貼、亂噴塗、亂貼畫、小廣告等進行了徹底地清理,綠化帶內的枯枝敗葉、滯留垃圾,確保無紙屑、煙頭、塑膠袋、果皮等雜物;協同綜合執法局對安民家園、市衛校周邊占道經營、店外經營等不良秩序。開展“地毯式”垃圾清理清掃。在五公司、精表社區集中開展亂堆亂放雜物清理、垃圾清掃活動。日常管理與集中整治相結合在該社區得到了有效的實施。

為確保全社區全域無垃圾工作做到長效化、制度化,通過建立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劃區域包乾責任制度、成立了社區“二級河長”制、制定了王家磨社區河長制工作方案,成立由社區主要領導任組長、其餘社區副職領導任副組長、各相關單位領導為成員的王家磨社區全面落實河長制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牽頭組織對侵佔河道、超標排汙、傾倒垃圾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協調解決河長制實施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採訪中,該社區表示,將嚴格按照全域無垃圾及河長制工作部署,圍繞各項創建工作任務,強化工作措施,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檔次和水準。讓城全域無垃圾創建及河長制工作家喻戶曉,人人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

開展“六民”活動 打造“六園”和諧社區

全域無垃圾能夠提高居民的思想認識和衛生公德意識,改善良好的衛生習慣,給社區優化環境、促進發展、展示文明形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王家磨社區採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全域無垃圾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宣傳,營造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氛圍,提高整治工作的知曉率我社區積極配合新聞媒體的宣傳工作;廣泛發動社區志願者、公益崗位人員、低保人員做好社區宣傳。

社區號召廣大黨員群眾大力開設“五堂”( 紅色講堂、法制講堂、健康講堂、道德講堂、就業講堂)營造“四美”( 以綠為美、以淨為美、以節約為美、以服務為美),開展“六民”活動,打造“六園”和諧社區(知民活動贏民心,打造民情溝通家園;聚民活動連民心,打造自管自治家園;便民活動親民心,打造陽光服務家園;助民活動暖民心,打造愛心救助家園;為民活動安民心,打造平安和諧家園;樂民活動順民心,打造文明康樂家園。),走出了一條服務居民的新路子。

採取“大網格,小網點,人人都是巡查員”的工作方式。此次網格化管理的劃分,社區根據所管轄區域、居民院落、社區分佈的實際情況,以社區為單位,劃分成3個網格點,由街道包片領導和社區書記親手抓負總責,由3名社區幹部擔任網格長、網格指導員。在每個大網格內,再細分小網點,分配給各居民小組長。將4個居民社區,2條溝渠、一條主沿街幹道實行保潔制的背街小巷、居民院落進行分配,讓每個網格員都有一塊自己“承包”的衛生巡查“責任田”,巡查路段範圍清晰,責任明確。聯繫到社區報到的10家轄區單位,將312名黨員志願者和社區的178名黨員、共計490名黨員加入到社區網格中,實行“定格、定人、定責”的“三定”管理模式,以“政策宣傳員”、“治安消防員”、“保潔綠化員”、“愛心義診員”、“水暖維修員”、“心情疏導員”、“文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資訊收集員”等“九員角色”融入到社區每個角落,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360度無死角的網格化管理,密切黨群關係,讓居民擁有更多話語權、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社區建設活動。

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與轄區單位、沿街門店逐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發放門前三包責任牌66塊,並按照定路段、定人員、定時間的“三定”要求,對“門前三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定期考核督促網格內各戶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職責,做到“四無”即無亂搭亂建、無亂堆亂放、無亂倒垃圾、無污水橫流。認真落實週五社會衛生日活動,日常管理與集中整治相結合。

狠抓落實,建立河長制長效機制。由社區黨委書記、副書記擔任,負責領導本轄區內河長制工作,負責組織領導橋一溝、橋二溝溝渠的保護,環境治理等,牽頭組織對侵佔河道、超標排汙、傾倒垃圾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調解決河長制實施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統一製作了王家磨社區橋一溝、橋二溝河長制公示牌,公示牌已掛到位。

航視天水郡街道王家磨社區

天水郡街道王家磨社區地處秦州區北郊,東起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西至天水市衛生學校,狹長2.1公里,現有居民2266戶、5466人。社區黨委下設黨支部4個,共有黨員158人,其中在職黨員5人,下崗失業黨員29人,離退休黨員111名,居民黨員22人,流動黨員9人。社區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617人,其中90歲以上老年人7人。社區共有居民社區4個,住宅樓39棟,駐轄區單位9家,其中文明單位7家,商業性門店80個,大型超市2家。王家磨社區作為天水市首家“智慧天水”示範社區,在安民家園建成“智慧社區”示範社區,安民家園1074戶居民將率先體驗現代資訊技術帶來的智慧新生活。王家磨社區“智慧社區”最大的亮點就是引入互聯網+綜治資訊管理核心平臺。該平臺運用多級上下聯動的精細化管理模式,系統涵蓋黨建、綜治、計生、民政、無線覆蓋、監控、一鍵求助、健康小屋等八大領域,建立以“人、地、物、情、事、組織”為核心的資料中心,實現社區綜合服務管理的標準化、流程化、移動化,形成全面覆蓋、動態跟蹤、聯通共用、功能齊全的資訊系統。

王家磨智慧社區“互聯網+社區綜治”資訊平臺,分社區平臺和移動互聯兩大板塊,社區平臺設視頻監控、一鍵求助、一鍵報警、健康管理、運維管理五大功能;移動互聯設移動管理端和微信公眾端兩大功能。微信公眾號設置平安社區和智慧社區兩大板塊,平安社區設線上求助、視頻監看、線索舉報、法治宣傳和法律諮詢五大欄目;智慧社區設社區服務、社區論壇、社區風采、和意見徵集四大欄目,方便快捷地實現了社區居民和政法、綜治部門的互動。目前,“智慧社區”專案已在安民家園安裝一鍵報警器和環境監測器各一台,安民家園安裝智慧環保箱兩台,整合安民家園視頻監控攝像頭16個,並在社區設立後臺管理端。

12349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通過資訊化手段解決居家老人的生活需求,服務老人、關愛老人。該平臺採用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的模式,建成12349呼叫中心、智慧養老門戶網站、智慧養老手機APP用戶端,實現了老人、家人通過電話、手機、網路,向智慧養老資訊化應用平臺發出生活、健康服務等各種需求。為轄區4名老人得到了免費發放的手機。依託智慧社區建設,為安民家園480戶住戶配置了“一鍵求助”設備,老人遇到緊急情況可在第一時間得到幫助。健康小屋還為轄區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檔案,每天免費開放量血壓、測血糖血脂,針對不同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對症進行護理,每週都定期或不定期對他們進行體檢並開展健康知識講座。

智慧社區 “互聯網+社區綜治”的建設,為社區綜治工作搭建了新平臺,完善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了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對重點人群及時掌控,對轄區內矛盾糾紛及時排查、及時化解調處。社區通過開展活動,提升了服務水準,凝聚了人心,為和諧社會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促進了社區綜治工作再上新臺階。

社區先後被評為“國家級文明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省級婦女之家標準化建設示範點”、省級“文明社區”、“甘肅省綠色社區”、“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全市消防安全先進社區”、 “平安創建示範社區”、“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四星級社區”等稱號。

呂豔紅:社區裡的大忙人

呂豔紅在社區崗位上17年,社區對於她來說,是一本續寫不完的社會百科全書,酸甜苦辣五味雜陳,個中滋味作為王家磨社區“領頭人”感受頗深。尤以投入到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以來,呂豔紅的身影忙得更是分身乏術。

王家磨社區先後被評為“國家級文明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省級婦女之家標準化建設示範點”、省級“文明社區”、“甘肅省綠色社區”、“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全市消防安全先進社區”、 “平安創建示範社區”、“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四星級社區”等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說到底是社區幹部工作帶有溫情的責任心踐行的真實體現,更是呂豔紅心為想,事為民辦的真實寫照。

“豔紅是一熱心人,我們社區這些年的變化,居民都能夠切身感受到。”社區王大媽說起呂豔紅,不住地翹起大拇指。在王家磨社區採訪時,記者在採訪中能夠感受到會被她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節奏情不自禁地帶入她的氛圍裡,她的電話不時始終在工作狀態,無論是接電話通知幹部處理日常事務,還是打電話聯繫組織,她所表現出的熱情總是飽滿。

“全社區全域無垃圾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但還存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通過開展這項創建工作最終要讓居民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在不斷宣傳治理中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識”呂豔紅說,因我們社區租住戶較多,居民的環保意識和文明素質有待提高,由於我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衛生環境、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居民隨手扔垃圾現象時有發生。精表路市衛校門、安民家園馬路市場治理難度較大,流動攤點較多、車輛亂擺亂放嚴重,堵車現象時有發生,造成秩序混亂,希望在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中建議有關執法部門加大對車輛停放的集中整治。我社區老舊社區多,精表社區是五六十年代建成老小區,環境衛生設施落後,物業管理跟不上,再加之精表社區屬於區上棚戶區改造社區,外來人口多管理難度大。

這些客觀存在問題,在開展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中,形成的工作瓶頸,並沒有讓王家磨社區在此次創建工作中停滯不前。創建中她們堅持把整治與保持並重、宣傳與引導並舉,以治理髒亂差為重點,對居民院落、河道、道路沿線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地段環境進行嚴格整治。自開展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以共組織衛生整治20次,發動轄區單位幹部職工、居民、志願者黨員等共1600餘人次參加活動,深入到轄區背街小巷、居民、院落清理死角23處,清理小廣告360余條,清運各類垃圾2餘噸。自8月份以來集中力量對背街小巷內的亂張貼、亂噴塗、亂貼畫、小廣告等進行了徹底地清理,綠化帶內的枯枝敗葉、滯留垃圾,確保無紙屑、煙頭、塑膠袋、果皮等雜物;協同綜合執法局對安民家園、市衛校周邊占道經營、店外經營等不良秩序。開展“地毯式”垃圾清理清掃。在五公司、精表社區集中開展亂堆亂放雜物清理、垃圾清掃活動。

在記者採訪結束時,呂豔紅聯繫的區環衛處垃圾清運已經在開往王家磨社區的路上,她又要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