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寫作業慢,可能是得了“橡皮綜合症”!

點擊上方“博學少年”可以訂閱哦

對陪讀家長來說,最糟心的事,不是孩子作業不會做,而是寫作業速度太慢,磨磨唧唧,不能按時完成。

比如有的家長會有這樣的困擾:

我家女兒今年上小學一年級,

拖延症很嚴重,沒有一點時間觀念。

因為我要5點下班,回到家5點半。她都要等我回家才會寫作業,自己從來不主動。寫作業時也是東摸一下,西摸一下的,作業要做3個小時左右。

我知道我的教育方式非常不好,有時候耐心實在被耗盡,可孩子拖延症這麼嚴重,到底該咋辦呢?

更讓陪讀爸媽們抓狂的是,有時即使坐在孩子旁邊,一筆一劃地指導,也未必能改變這個寫作業磨蹭的毛病……

為啥會這樣呢?因為大家沒有找到孩子寫作業慢的真實原因,無法“對症下藥”。孩子寫作業拖拉,未必是得了“拖延症”,也有可能是“橡皮綜合症”或是其他原因。

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什麼叫條理性差?

不少家長抱怨孩子做作業磨蹭,

是因為孩子做題沒順序,或總是在亂找東西。

一位陪讀媽媽這麼總結:

一會找找橡皮,一會找找鉛筆,本來是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他就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而且一會寫幾道語文題,一會再去做做數學題,不按照順序來。

不僅如此,連老師也曾說:

我在批改作業時也發現,這類學生作業經常不按照順序做,也不寫題號,根本弄不清是哪道題。

面對條理性差的孩子,

父母們應該怎麼做,

才能幫孩子提高效率呢?

一方面,父母需告訴孩子,寫作業之前要做好準備。沒有條理,其實就是孩子事前沒有做計畫。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養成事前準備的好習慣,防止遇事慌亂。

例如,文具,作業的順序讓孩子來安排;讓孩子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讓孩子適當幫父母做家務等。

另一方面,父母也要學會慢慢地從各方面放手。孩子自立性不強,往往是由父母手太勤、忍不住幫孩子安排所有事情所致。

過於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症”

什麼是“橡皮綜合症”?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在做作業時,字跡、正確率樣樣達標,但寫作業特別慢,寫的字稍有不整齊或者不乾淨的地方,就會馬上擦掉重寫,有時甚至把本子擦破了。

在心理學專家眼中,有“橡皮綜合症”的孩子,往往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自己要求高(或者父母對孩子要求高)。

如果你家孩子真有“橡皮綜合症”,做父母的也不要過多指責,反倒是“先禮後兵”比較有效:

多用獎勵手段,鼓勵孩子”戒“掉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

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學習基礎差,對學習沒興趣

孩子學習基礎差,大概是所有家長最頭疼的硬傷了:孩子基礎差,上課老師講的很多知識點還沒聽懂,到回家做作業的時候,自然“能拖則拖”。

如果孩子學習基礎差,家長就要多操心孩子的學習情況了:

家長可以自己給孩子補習,或向任課老師求助,讓孩子及時消化掉新知識點。基礎是從小就要打好的,因此孩子上小學期間,家長一定要緊盯著孩子的作業學習情況,等到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也就能松一口氣了。

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父母要多想辦法,儘量調動孩子的寫作業興趣。

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

聽說你家孩子寫作業時也有這樣的毛病: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咬鉛筆,要麼咬手指;而且寫一會兒就起來溜達一圈,到外摸摸看看。

一位陪讀媽媽就吐槽:

孩子剛上初一,做作業總忍不住看手機,一會兒放個歌;一會兒看個帖子。想沒收手機,又怕孩子做作業需要查資料;不沒收手機,孩子寫作業能磨到12點。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們能用這兩招“殺手鐧”:

讓孩子分時間段寫作業。放學後,家長可以先問問孩子總共有多少作業;再給孩子劃分時間段寫作業(比如以20分鐘為一段),做20分鐘作業後,休息一會,讓孩子勞逸結合,注意力更集中;

給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不能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另外,家長須要求孩子在學習之前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避免寫作業的過程中又找東西。

感統失調

如果你的孩子上述四條硬傷都沒“中槍”,那你就需要注意了:孩子磨蹭,也有可能是因為協調性差。

感統失調的孩子在寫作業時會有何表現?

比如:孩子寫作業時,思維比較快,但是表達和寫字都慢,所以就經常寫錯、漏寫、跳字甚至串列;有時寫了擦,擦了又寫,還經常把本子擦破,而孩子自己也很著急。

當然,孩子寫作業慢,究竟是不是因為感統失調,絕不能由家長主觀定論,而是應該去專業機構進行測評或者到醫院問診後確認。

如果孩子真有感統失調,家長又應如何應對呢?

堅持做一段時間的感統訓練。尋找正規的感統訓練機構,堅持做一段時間的感統訓練,孩子的症狀肯定有所緩解;

家長需細心陪伴孩子成長。孩子有感統失調,往往是因為家長不太細心所致。因此,家長一定要多點耐心,避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其他小問題。

這“五大硬傷”,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版權聲明:本文綜合自:19樓(ID:my19lou)、中國教育報、滿分學堂、升學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貴在分享,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2017年的餘額已不足2周

在即將迎新的日子裡

博學少年給大家發福利啦!

2015年合訂珍藏版【元旦禮物】

和大家見面啦

超實惠,還包郵哦

微店入口

淘寶入口

熱門閱讀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即可進入微店訂閱雜誌!

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學習基礎差,對學習沒興趣

孩子學習基礎差,大概是所有家長最頭疼的硬傷了:孩子基礎差,上課老師講的很多知識點還沒聽懂,到回家做作業的時候,自然“能拖則拖”。

如果孩子學習基礎差,家長就要多操心孩子的學習情況了:

家長可以自己給孩子補習,或向任課老師求助,讓孩子及時消化掉新知識點。基礎是從小就要打好的,因此孩子上小學期間,家長一定要緊盯著孩子的作業學習情況,等到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也就能松一口氣了。

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父母要多想辦法,儘量調動孩子的寫作業興趣。

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

聽說你家孩子寫作業時也有這樣的毛病: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咬鉛筆,要麼咬手指;而且寫一會兒就起來溜達一圈,到外摸摸看看。

一位陪讀媽媽就吐槽:

孩子剛上初一,做作業總忍不住看手機,一會兒放個歌;一會兒看個帖子。想沒收手機,又怕孩子做作業需要查資料;不沒收手機,孩子寫作業能磨到12點。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們能用這兩招“殺手鐧”:

讓孩子分時間段寫作業。放學後,家長可以先問問孩子總共有多少作業;再給孩子劃分時間段寫作業(比如以20分鐘為一段),做20分鐘作業後,休息一會,讓孩子勞逸結合,注意力更集中;

給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不能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另外,家長須要求孩子在學習之前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避免寫作業的過程中又找東西。

感統失調

如果你的孩子上述四條硬傷都沒“中槍”,那你就需要注意了:孩子磨蹭,也有可能是因為協調性差。

感統失調的孩子在寫作業時會有何表現?

比如:孩子寫作業時,思維比較快,但是表達和寫字都慢,所以就經常寫錯、漏寫、跳字甚至串列;有時寫了擦,擦了又寫,還經常把本子擦破,而孩子自己也很著急。

當然,孩子寫作業慢,究竟是不是因為感統失調,絕不能由家長主觀定論,而是應該去專業機構進行測評或者到醫院問診後確認。

如果孩子真有感統失調,家長又應如何應對呢?

堅持做一段時間的感統訓練。尋找正規的感統訓練機構,堅持做一段時間的感統訓練,孩子的症狀肯定有所緩解;

家長需細心陪伴孩子成長。孩子有感統失調,往往是因為家長不太細心所致。因此,家長一定要多點耐心,避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其他小問題。

這“五大硬傷”,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版權聲明:本文綜合自:19樓(ID:my19lou)、中國教育報、滿分學堂、升學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貴在分享,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2017年的餘額已不足2周

在即將迎新的日子裡

博學少年給大家發福利啦!

2015年合訂珍藏版【元旦禮物】

和大家見面啦

超實惠,還包郵哦

微店入口

淘寶入口

熱門閱讀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即可進入微店訂閱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