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美人物」黔西“喻媽媽”:“人民服務員”一做18年

黃昏時分,走進黔西縣水西街道水西社區,記者見到了黔西縣水西社區黨支部書記喻朝芬。作為貴州省第十二次党代會代表的她,如今已過古稀之年,從1999年當選為水西社區黨支部書記到現在,

為社區工作傾注了全部的愛和熱情,幫助困難居民,呵護弱勢群體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她被社區居民群眾親切地稱為“水西喻媽媽”。

喻朝芬正在接受記者採訪。張慧 攝

做群眾滿意的“服務員”

“水西喻媽媽,頭髮白花花。社區她當家,

群眾人人誇。”這是黔西縣水西街道水西社區一居民說到喻朝芬時,豎起大拇指脫口而出的一首順口溜打油詩。

談到“水西喻媽媽”,莎莎感觸最深。她說:“是喻媽媽再次給了我生命。”

莎莎曾因接受不了父母的離異,從教學樓跳下導致雙腿落下殘疾。在對未來一片迷茫和無助時,喻朝芬在寬慰莎莎的同時,帶她去電腦培訓班報名,替她交學費,幫她聯繫工作,讓她重燃生的希望。

在喻朝芬關愛中“重生”的還有吸毒青年劉某。他是喻朝芬的幫教對象。沾上毒☆禁☆品的他,在喻朝芬鼓勵和幫助之下,重燃起了對生活的信心,走出戒毒所,開始了創業之路。如今的劉某已成為資產達數百萬元的個體戶,並連續3年被評為社區先進青年。在喻朝芬的感化下,劉某還積極向社區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劉某說,“如果不是喻媽媽的鼓勵和幫助,那我的一生就這樣毀了。

喻朝芬回憶道,當選水西社區黨支部書記的第一天,她就為自己定下了“規矩”:忠實踐行黨的政策,做一個堅定的共產黨員;及時傳達党的福音,做一個群眾滿意的“服務員”。

但沒想到,這“服務員”一做就是18年!這本該是喻朝芬退休後享受天倫之樂的18年,但她卻把這18年投身到為水西社區居民群眾服務的工作中去,“最美夕陽紅”溫暖了水西社區的群眾。

群眾利益無小事

“群眾利益無小事。

”這是在喻朝芬的日記本裡讓記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她有一個寫日記的習慣,社區裡的大事小事都記在本子裡,這一記就記了18年,這些事也深深記在了社區群眾的心裡。

殘疾人姐弟想創業需要扶持,她去聯繫幫扶,幫助開辦殘疾人按摩中心;有夫妻因家庭經濟困難而鬧矛盾,她多次去調解並協調貸款,幫助這對夫妻當上了老闆,走上富裕道路……

在2008年的冬天,

黔西縣遭遇了百年難遇的雪凝災害,社區不少群眾面臨斷水斷炊等困難。喻朝芬一面組織人員調查統計災情,一面組織抗災救援隊伍為困難群眾送煤、米、油等生活用品。她剛剛獲得的1萬元勞動模範獎金,也全部用來購買救災物資送到困難群眾手中。她走遍了社區3680戶群眾,套在鞋上防滑的襪子就用去17雙。

2010年,喻朝芬將自己在群眾家中瞭解到社情民意撰寫成20多篇調查報告,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解決了不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2011年,她學習外地先進經驗成立了社區“愛心超市”,除了自購部分生活用品平價銷售給困難群眾外,每月還將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進行合理分配,送到困難群眾家中。

事事為民想

看到因水管破裂不能用水的王光橋等6戶人家,喻朝芬一次又一次地到供排水公司協調解決,她說:“我不怕辛苦,我就一趟一趟地跑,直到水龍頭流出自來水。”

看到無兒無女體弱多病的朝鮮退伍老軍人羅本書,她堅持每月送去生活費和藥。到老人病故時,她主動為老人辦理了後事,她說:“我就是羅本書老人的女兒,我給他送終……”

這些只是喻朝芬對這個常住人口的老社區負責的一個縮影。她帶領著為孩子們創辦了“四點半學校”“社區假期補習班”“媽媽學校”幫助因父母上班而耽誤功課的孩子。社區還建立了“老年活動中心”,讓社區老年人有一個安全而享樂的地方。

“關心群眾疾苦,事事為民著想,群眾就沒有哀聲;密切聯繫群眾,公心待人對事,群眾就沒有怨氣。”喻朝芬常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也正因為她的無私與奉獻、執著與追求,先後榮獲“中國十大傑出母親”、“優秀共產黨員”等表彰數十項。水西社區也獲得國家、省、市、縣各種獎勵70餘次。

2008年,在“第三屆中國十大傑出母親”的頒獎詞中這樣評價喻朝芬:“是她,將瑣碎點化成細膩,讓每一個的危難病苦,都在關愛中化解;是她,將繁雜演變成單純,讓每一天的雜亂紛呈,都在關愛中濃縮。小善積成大愛,和睦生成和諧,她用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了社區6000人的生活感受和價值信念……”

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熊江睿 張婷

編輯 | 曹喆宇

編審 | 林茂申 彭奇偉

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解決了不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2011年,她學習外地先進經驗成立了社區“愛心超市”,除了自購部分生活用品平價銷售給困難群眾外,每月還將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進行合理分配,送到困難群眾家中。

事事為民想

看到因水管破裂不能用水的王光橋等6戶人家,喻朝芬一次又一次地到供排水公司協調解決,她說:“我不怕辛苦,我就一趟一趟地跑,直到水龍頭流出自來水。”

看到無兒無女體弱多病的朝鮮退伍老軍人羅本書,她堅持每月送去生活費和藥。到老人病故時,她主動為老人辦理了後事,她說:“我就是羅本書老人的女兒,我給他送終……”

這些只是喻朝芬對這個常住人口的老社區負責的一個縮影。她帶領著為孩子們創辦了“四點半學校”“社區假期補習班”“媽媽學校”幫助因父母上班而耽誤功課的孩子。社區還建立了“老年活動中心”,讓社區老年人有一個安全而享樂的地方。

“關心群眾疾苦,事事為民著想,群眾就沒有哀聲;密切聯繫群眾,公心待人對事,群眾就沒有怨氣。”喻朝芬常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也正因為她的無私與奉獻、執著與追求,先後榮獲“中國十大傑出母親”、“優秀共產黨員”等表彰數十項。水西社區也獲得國家、省、市、縣各種獎勵70餘次。

2008年,在“第三屆中國十大傑出母親”的頒獎詞中這樣評價喻朝芬:“是她,將瑣碎點化成細膩,讓每一個的危難病苦,都在關愛中化解;是她,將繁雜演變成單純,讓每一天的雜亂紛呈,都在關愛中濃縮。小善積成大愛,和睦生成和諧,她用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了社區6000人的生活感受和價值信念……”

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熊江睿 張婷

編輯 | 曹喆宇

編審 | 林茂申 彭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