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開行首發3.5億美元“一帶一路”專項債 香港金管局“打call”

總裁陳德霖訪問國家開發銀行(簡稱“國開行”),與國開行行長鄭之傑先生會面時稱。

當天,國家開發銀行在香港以私募方式成功發行3.5億美元5年期固息“一帶一路”專項債。債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募集資金將用於支援國開行在“一帶一路”沿線支援的專案建設。本次專項債是國開行發行的首筆“一帶一路”專項債,該項目創新了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合作模式。

據悉,此次債券發行的交易商為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建銀亞洲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國開行方面稱,本次發行體現了香港在吸引全球高品質投資人、融匯全球金融資源共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優勢,對國際金融市場具有積極的宣傳和示範效應,有助於密切內地與香港的金融合作關係,推動兩地市場互聯互通,更好發揮香港在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倡議方面的建設性作用。

據介紹,國開行作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銀行和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

將提供25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支援“一帶一路”建設。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國開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發放貸款1789億美元,餘額超過1100億美元。下一步,國開行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攜手香港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助力香港繁榮穩定。

“國開行一直是金管局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IFFO)的主力合作夥伴,並與金管局於去年12月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透過IFFO促進更緊密合作。今次國開行于香港發行其首筆‘一帶一路債券’,突顯香港這個平臺在促進區內基建項目融資扮演關鍵角色。” 陳德霖說。

IFFO由金管局於2016年7月成立,致力彙聚區內和國際主要持份者,共同促進基建投資及其融資。迄今,IFFO共有78個合作夥伴。

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歷時兩年多的推動,目前亦初見成效。諸如,2017年11月20日,一家世界500強公司——中國華信與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一份石油供應協議,

力圖打造一條全球性連貫石油供應鏈。這項協議不僅擴大俄羅斯作為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領先沙特的優勢,中國華信也將因此成為全球前十大石油貿易商。

也有學者提議,外匯儲備是國民財富的一部分,財富的運用要確保財富回報的安全性、收益性;因此,外儲投資管理也應當與“一帶一路”戰略更好地結合,支持國家經濟戰略在全球的佈局,

實現國家總體中長期的經濟戰略。“一帶一路”戰略以走出去為主,既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也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這位元學者建議,不妨創新外匯儲備管理模式,建立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對外投資戰略相適應的管理框架。在管理目標上,可以按照流動性目標、收益性目標和戰略型目標進行分層次管理。在宏觀戰略上,要建立與各區域優勢產業、互補產業相一致,與各國監管政策與產業政策相適應的區域投資戰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上,要更多地和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優勢產業合作、中國優勢富餘產能轉移、產業園區建設等結合起來,兼顧經濟利益與地緣政治戰略。在日、韓等東亞國家的投資上,要和日韓等國家半導體產業、電子產業、醫療健康產業的優勢和中國的市場優勢有機集合。

無獨有偶,據一位中投高層接近人士透露,中投公司內部正在考慮加快改革步伐。諸如,加強中投公司直投能力的建設,科學制定策略。其邏輯是,針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注重發揮發展中國家資源豐富、成本低廉而中國在基礎設施和一些中低端行業的相對比較優勢,切實可行地推動,以期合作。

當前“‘一帶一路’的主要力量是企業,集中在基礎設施、能源資源和產能輸出等中長期投資和綠地投資領域,如何建立支持‘一帶一路’戰略的中長期融資體系和長效機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挑戰之一。”上述學者稱。

要建立與各區域優勢產業、互補產業相一致,與各國監管政策與產業政策相適應的區域投資戰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上,要更多地和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優勢產業合作、中國優勢富餘產能轉移、產業園區建設等結合起來,兼顧經濟利益與地緣政治戰略。在日、韓等東亞國家的投資上,要和日韓等國家半導體產業、電子產業、醫療健康產業的優勢和中國的市場優勢有機集合。

無獨有偶,據一位中投高層接近人士透露,中投公司內部正在考慮加快改革步伐。諸如,加強中投公司直投能力的建設,科學制定策略。其邏輯是,針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注重發揮發展中國家資源豐富、成本低廉而中國在基礎設施和一些中低端行業的相對比較優勢,切實可行地推動,以期合作。

當前“‘一帶一路’的主要力量是企業,集中在基礎設施、能源資源和產能輸出等中長期投資和綠地投資領域,如何建立支持‘一帶一路’戰略的中長期融資體系和長效機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挑戰之一。”上述學者稱。